字词 | 叶梦得《临江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叶梦得《临江仙》叶梦得《临江仙》叶梦得
叶梦得 西园右春亭新成 手种千株桃李树,参差半已成阴①。主人何事马骎骎②。二年江海路③,空负种花心。试向中间安小槛④,此还长要追寻。却惊摇落动悲吟⑤。春归知早晚⑥,为我变层林。 注释 ①参差:差不多,大概。成阴:绿叶覆盖成荫,谓繁茂状。②骎(qīn)骎:马疾速奔驰貌。③江海:指四方各地。江海路为浪迹四方之意。④小槛:小栏杆。⑤摇落:零落、凋残。悲吟:哀叹。⑥春归:春去。 桃花图 【宋】佚名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感怀的词。 本词题为“西园右春亭新成”。开篇写园子里一个亭子刚刚盖好,词人在亭中四顾,看到几年前亲手种植的桃李树,发出了“参差半已成阴”的感慨。乍看这两句是单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再看下文却不仅仅如此。“主人何事马骎骎”,似用桃李之口问出,略带责问之意,又似作者自问,略抱愧疚之心。到底是什么事情使词人匆忙来去,无暇他顾?最后二句像是给出回答,却又像是根本没有回答而依然是这个问题的延伸。两年间四海漂泊,天涯羁旅,没有能好好照料这些亲手种植的桃李树,空负了当年一番种花的心思。陆游在《梅花绝句》中写道“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他恨不得化身千亿来到每一株梅树前面细细赏玩、照料。而本词中“二年江海路,空负种花心”却正好与其相反,词人种下树后,便再也没有好好照料欣赏过,所以再见到时才会有开篇提到的“参差半已成阴”的恍然之感。读到此处,便可发现词人不单作光阴飞逝之叹,并且更进一步地感慨时光走过所带来的变化。两年前种花之时词人怎会想到两年后会在此慨叹空负了当初种花的心意,他是绝没有想过要冷落这些桃李的。而两年间的“马骎骎”和“江海路”,他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漂泊和遭遇,才会有家难回,连种花心都要负了。这其中的隐痛,自不必多说。 下阕开始看似与上阕无甚关联。作者想要在亭子中间安小栏杆,却还要追寻。这又是为何?原因已在上阕中给出了。词人当年种了桃李树,后来却完全负了那时的一番心意。如今试向安小槛,又哪知以后这番心意会变得如何呢? 如果再来需要主人马骎骎的事情,是不是又要辜负了这般心思呢?下句一个“惊”字把思绪突然扯开,忽见树叶飘零,不由悲从心起。此处之悲,一悲摇落,草木摇落自古就是可悲之事;二悲身世,应着上阕的“江海路”,飘零的又何止是落叶呢?但作者并没有一悲到底,任伤情一往无回,而是用最后两句把它消解了——春天归去的恰是时候,为我变出眼前这层层树林。这才令读者没有忘记,即便词人经历了“二年江海路”,可毕竟还是回到家中,还有这满园桃李和新成的小亭等候着他,慰藉着他漂泊的心。 上阕先写“半已成阴”的果,后写“江海路”的因,感情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令感怀意味深长。下阕情绪跌宕起伏,从“安小槛”的含蓄到“动悲吟”的伤情再到“变层林”的豁达,令全词的情感立体丰富,耐人寻味。(孙棣) 叶梦得《临江仙》《临江仙》·叶梦得
叶梦得 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恨无羯鼓打梁州。遗声犹好在,风景一时留。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拼双鬓成秋。会须击节溯中流。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 这首词当写于绍兴丙辰,即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作者时年60岁,闲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卞山。词的开始,“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他希望每年都能为今夜这样的月色共同一醉,共同驾着酒船在湖上漂浮,但因没有《梁州曲》和羯鼓而非常遗憾。“羯鼓”,古代的一种两面蒙皮、腰部细的鼓。 叶梦得是支持抗金事业、有志恢复中原的爱国志士,他曾经两次任建康(今江苏南京市)知府,对军事的补给工作做得很好。如今闲居吴兴,但他并没有忘记国家大事,因而在这月夜遨游太湖的时候,便很自然地想起了率部渡江、中流击楫、发誓要收复中原失地的东晋名将祖逖“会须击节溯中流”。 可是严酷的现实告诉他,这是梦想。“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忽然响彻云表的笛声,把他从幻想中惊醒,那水光和月光把水边的楼阁照得通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