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叶名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叶名琛1807—1859清大臣。字昆臣,湖北汉阳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初任编修,后任知府,累迁至广东巡抚。二十八年与两广总督徐广缙利用广州附近各乡团练力量,拒阻英人进入广州城,封一等男爵。咸丰二年(1852年)镇压凌十八起义,升任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四年,得英、法、美驻香港侵略者的接济,打败包围广州的天地会起义军,旋于广州城外残酷屠杀无辜群众十余万人。五年,授协办大学士。七年,擢体仁阁大学士。同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进攻广州。僚属多次请求调兵设防,他坚不同意,却相信扶乩所说“过十五日,必无事”。他“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薛福成:《书汉阳叶相广州之变》)。英军入城后,藏在左都统署圃八角亭内,被英军搜出,押至香港。仍每天应外国人要求,写字作画,题名“海上苏武”。次年,押至印度加尔各答,囚于镇海楼。九年三月吞石自杀。 叶名琛1807—1859清朝大臣。字昆臣,湖北汉阳人。自幼在北京随父读书。道光进士。早入仕途,历任多职。因屡次镇压人民有功,受清政府重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任广东布政使。次年任广东巡抚。咸丰二年(1852年)击溃凌十八在广东罗空罗境圩起义,并捕杀凌十八有功,清政府提升为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咸丰四年在英、法、美侵略者支持下,镇压天地会起义,杀死起义民众达十几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轰击中国炮台时,他不务战守。广州失陷,于咸丰八年末(1858年1月5日)被俘,后送印度加尔各答。次年病死于印度。 叶名琛1807~1859清代大臣。字昆臣,湖北汉阳人。自幼在北京随父读书。道光进士。早入仕途,历任多职。因屡次镇压人民有功,受清廷重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任广东布政使。次年任广东巡抚。咸丰二年(1852年)提升为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咸丰四年在英、法、美侵略者支持下,镇压天地会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轰击中国炮台时,不务战守,广州失陷,于咸丰七年末被俘,后送印度加尔各答。次年病死于印度。 叶名琛1807—1859清末官员。字昆臣。湖北汉阳人。道光进士,选庶吉士。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任广东巡抚。1851年镇压罗境、南韶等地的天地会起义。翌年升两广总督。1854年,在英、法、美侵略者的支持下,镇压广东红巾军起义,屠杀十余万人。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船事件进攻广州,他不进行抵抗,1857年,英法联军再攻广州,他仍不作战守。同年12月29日广州失陷,被俘押往印度加尔各答。1859年死于囚禁中。 叶名琛1807-1859字崑臣,清湖北汉阳人,祖籍江苏。道光进士。历任知府、布政使等职。道光二十八年(1848)任广东巡抚。咸丰元年(1851)镇压广东罗境圩、南韶等地凌十八领导的天地会起义。翌年,升两广总督,咸丰四、五年间,在英、法、美等国侵略者支持下,残酷镇压佛山等地红巾军起义,杀十余万人。咸丰六年,英国借口亚罗船事件进攻广州,不进行抵抗。次年,英法联军再次进攻广州时,事前既不作充分准备,临战又不抵抗。十一月十四日广州失陷,被俘押往印度加尔各答。恬不知耻自称“海上苏武”,并为英国人作画。咸丰九年死于囚禁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