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史思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史思明?—761

唐叛将、“安史之乱”的首领之一。营州宁夷州突厥人。本名窣干。曾与安禄山同为互市郎。天宝初年颇立战功,官至平卢兵马使。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反唐,令他南攻赵郡、常山等地,所过多残破,被禄山任为范阳节度使。至德二年(757年)他以十万人围李光弼于太原,时值安庆绪杀安禄山称帝,令其归守范阳。后安庆绪战败,派阿史那承庆、安守忠向范阳征兵,他用判官耿仁智计,杀安守忠,以十三州地降唐,被封为归义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乾元六年(758年)唐派乌承恩为节度副使,欲乘间将他谋杀,他即举兵反。次年,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称大圣燕王,引兵至相州救安庆绪,大败唐军。随即杀安庆绪,以范阳为燕京,称大燕皇帝,年号顺天。率兵攻占洛阳一带地区。上元二年(761年)领兵至陕州,因怒骂其子史朝义,被朝义设谋杀死。

史思明?—761

唐宁夷州突厥族人。本名窣干。与安禄山同里,先禄山一日生。及长,二人相善,俱以骁勇闻名。通六蕃语言,为互市郎。张守珪为幽州节度使,奏为折冲。天宝初,频立战功,至将军,知平卢军事。天宝十一年(752年),禄山奏授平卢兵马使。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反,使其略定河北。他带兵南下,攻讨饶阳诸郡,陷之。十五年正月六日,他与蔡希德围颜杲卿于长山。九日拔之,执杲卿送至洛阳。又围饶阳(今属河北)。会李光弼出土门(今河北井陉),拔常山郡,始解饶阳之围。范阳留守贾循被杀,以其代之。是年四月,与郭子仪、李光弼战于嘉山(今河北定县西),大败。披发跣足持半截枪而逃。李光弼等因潼关失守退入土门,他引兵击之。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以十万之众围李光弼于太原。会禄山死,安庆绪使归范阳,赐姓安,名荣国,爵妫川郡王。及安庆绪败北,唐军收复两京,形势不利时,乃以所辖十三郡、八万兵降唐。被任为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乾元元年(758年)六月,他降唐半年后决计再叛,与安庆绪互为声援。是年底,率军攻克魏州(今河北大名),杀死三万余人,平地流血数日。次年一月,于魏州筑坛,自称“大圣燕王”,建元“应天”。引兵救相州,杀安庆绪。又引军回范阳称“应天皇帝”,更国号“大燕”。不久,出兵攻占洛阳及其附近州县。上元二年(761年)三月,被其子史朝义杀死。

史思明?—761

唐宁夷州突厥族人。为“安史之乱”的罪魁之一。唐天宝十四年(755),随安禄山举兵反唐。后为叛军统帅,对抗唐军。乾元二年(759),僭号自立为大燕皇帝。上元二年(761),被其子所杀。

史思明?—761

唐安史之乱叛军首领。原名窣干,宁夷州(今贵州正安南)人。突厥族。早年为安禄山密友,因到长安奏事得玄宗宠,赐名思明,后官平卢兵马使。禄山叛乱时,任其为范阳节度使,率军破常山杀颜杲卿。禄山死后降唐。乾元元年(758年)复叛。次年据魏州(今河北大名)发兵助安庆绪解邺城之围,旋杀庆绪于范阳,称大燕皇帝,年号顺天。在邙山败李光弼后率兵进犯长安,途中被子史朝义杀死。

史思明?~761

唐代燕国建立者。宁夷州突厥族人。本名窣干。通六蕃语言,为互市郎。张守珪为幽州节度使,奏为折冲。天宝初,频立战功,至将军,知平卢军事。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反,使其略定河北。他带兵南下,攻讨饶阳诸郡,获胜而归。十五年正月六日,他与蔡希德围颜杲卿于长山。九日一战,擒住颜杲卿送至洛阳。禄山死后,唐军收复两京,以所辖十三郡,8万兵降唐,被任为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乾元元年(758年)六月,降唐半年后叛唐,与安庆绪互为声援。是年底,率军攻克魏州(今河北大名),杀死3万余人。次年正月,在魏州筑坛, 自称“大圣燕王”,建元“应天”。引兵救相州,杀安庆绪。又引军回范阳称“应天皇帝”,更国号“大燕”。不久, 出兵攻占洛阳及其附近州县。上元二年(761年)三月,被其子史朝义杀死。

史思明

史思明?—公元761年

唐朝著名“胡将”,为“安史之乱”的罪魁之一。其母为突厥人,其父为史国的粟特胡人,所以《唐书·史思明传》说他是“突厥杂种胡”。与安禄山为邻居,生日只隔一天,少小互相亲爱,长大后与安禄山一同做营州(今辽宁朝阳)的互市牙郎(唐朝与突厥和契丹互市交易的中介人)。后参军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部将,屡立战功,进至平卢节度都知兵马使。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随安禄山举兵反唐。安禄山死后,他为叛军统帅,对抗唐军。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僭号自立为大燕皇帝。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为其子史朝义所杀。

☚ 安禄山   何满子 ☛

史思明Shi Siming

one of the two leaders of Anshi Rebellion of the Tang Dynasty

史思明?—761

唐朝叛将。初名窣干。宁夷州突厥人。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与安禄山同乡。骁勇,通六蕃语。历任将军、知平卢军事,迁大将军、北平太守。天宝十一年(752),从安禄山讨契丹,以战功官至平卢兵马使,为安禄山所宠信。十四年(755),与安禄山举兵反唐、率军南下,攻取河北地,被安禄山委任为范阳节度使,拥兵八万,占有十三郡。至德二年(757),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庆绪自立为帝后,惧为庆绪所图,又因围攻太原不利,屡兵败,遂降唐,封归义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肃宗虑其再反,谋杀之,事泄,再次起兵反唐。乾元二年(759),取魏州(今河北大名),自称大圣燕王,年号应天。引兵援安庆绪于相州,与郭子仪军战,旋袭杀安庆绪,进占范阳,称大燕皇帝,年号顺天,进占洛阳。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自与安禄山举兵反唐至西占洛阳,史称“安史之乱”。

史思明?—761

初名窣干,宁夷州突厥人,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与安禄山同为乡里。唐朝叛将。玄宗天宝初,累功升迁将军,知平卢军事。从安禄山讨契丹,表任平卢兵马使。禄山反,史思明略定河北,被禄山任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兵八万。及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庆绪自立为帝,思明为唐师所败,退守邺城,降唐。肃宗恐其再叛,设计杀之,乃起兵再反。乾元二年(759)拔魏州 (今河北大名),称大圣燕王,年号应天。后进兵解安庆绪邺城(今河南临漳西)之围,杀庆绪,还范阳,称帝,更国号大燕,建元顺天。又出兵攻占洛阳及附近州县。后为其子朝义所杀。

史思明?—761

唐叛乱者。初名窣干,玄宗赐名思明。宁夷州突厥族人。与禄山相友善。因战功擢为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叛乱,他率军南下,攻取河北地,被禄山任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兵八万。安庆绪杀禄山称帝,他降唐,任为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不久,再起兵叛乱。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魏(今河北大名)称大圣燕王,年号应天。出兵援安庆绪, 解邺城之围。继又杀庆绪,还范阳,称大燕皇帝,年号顺天。出兵攻占洛阳及附近州县。后被其子朝义所杀。

史思明703—761

唐营州宁夷州突厥族中杂胡。与安禄山同岁同乡,及长相善,骁勇有谋。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赏识,任为捉生将。在与奚、契丹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官至将军、知平卢军事。曾到长安奏事,玄宗赐名思明。天宝十一载(752)安禄山荐为平卢兵马使。禄山起兵,他经略河北,占有十三郡,任范阳节度使。至德二载(757)率兵十万围李光弼于太原。时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谋杀,思明遂撤回归守范阳。在与庆绪矛盾加剧情况下降唐,受封为归义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半年后,复叛。乾元二年(759)进援安庆绪于邺郡,大败唐九节度使之军,解邺城之围,并杀庆绪。还范阳,自称大燕皇帝,年号顺天。同年九月南犯,攻占洛阳及附近州县,唐廷震恐。上元二年(761)三月,为其子朝义所谋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