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台湾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台湾省(台北市)/台北市(建成区)/台北县(板桥市)/基隆市(中正区)/高雄市(盐埕区)/高雄县(凤山市)/台南市(市中区)/台南县(新营市)/台中市(市西区)/台中县(丰原市)/新竹市(民族路)/新竹县(竹北市)/嘉义市(福松里)/嘉义县(太保市)/屏东县(屏东市)/台东县(台东市)/花莲县(花莲市)/宜兰县(宜兰市)/桃园县(桃园市)/苗栗县(苗栗市)/彰化县(彰化市)/南投县(南投市)/云林县(斗六市)/澎湖县(马公市)

☚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台北市) ☛

台湾省Taiwansheng

中国东南部海上的省。介于北纬21°45′25″~25°56′30″,东经119°18′03″~124°34′30″。省境由台湾岛及其近邻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火烧岛等大小海岛组成。台湾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最近处距离约135千米。全省面积约3.599万平方千米,其中台湾本岛面积为3.57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99.4%;澎湖列岛(包括64个岛屿)面积127平方千米,其中澎湖岛64平方千米,其余多数岛面积皆小于10平方千米。全省人口 2200万。台湾省设台北和高雄2个直辖市,基隆、台中、台南、新竹、嘉义5个省辖市,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文、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16个县。民族主要有汉族和高山族,高山族人口33万,约占台湾总人口的2%。高山族又分为平埔族、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其中阿美族人口最多,约占高山族总人数的38.28%。省境内山地、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有海岸山脉(亦称台东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和阿里山山脉。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2座,玉山主峰海拔3997米,为台湾省最高点。全省有玉山、阳明山、太鲁阁、垦丁4大自然公园,其中玉山、阳明山、太鲁阁公园是以高山、峡谷和断崖景观为主的山地风景区。阿里山风景区以日出、云海、森林、晚霞、登山铁路而称为阿里山“五奇”。水库风景区包括日月潭、碧潭、澄清湖、鲤鱼潭等,其中日月潭的“双潭秋月”为台湾八景之最。台湾省有各级学校6400余所。著名的公立大学有台湾大学、清华大学、成功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阳明医学院等。私立大学有东吴大学、东海大学、中原大学、淡江大学、逢甲大学、辅仁大学等。
❶体育组织。1949国民党政权迁至台北。“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到台人员仍以协进会名义进行活动。1958年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因中国代表权问题,中断了与国际奥委会的联系,退出了国际游泳、田径、篮球等8个国际体育组织,董守义辞去了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职务。在这一段时间,台湾的体育组织占据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和一些单项国际体育组织的席位。1970年徐亨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88年吴经国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79年根据“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地区的奥委会改名为“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
❷竞技体育。台湾省普遍开展的运动项目田径、游泳、球类、射击、射箭、武术、自行车等。1954、1958年杨传广获两届亚洲运动会十项全能金牌。1986年王淑华获第1届亚洲田径赛女子全能金牌、400米接力金牌、跳远铜牌和100米低栏铜牌。台湾运动员曾参加过第17、19、23、24、25、26、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60年杨传广获第17届奥运会十项全能银牌,成为第1个获奥运会奖牌的中国运动员。纪政获第19届奥运会女子80米铜牌、蔡温义获第23届奥运会举重铜牌。台湾棒球队获第25届奥运会银牌。台湾地区的棒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少年棒球队曾8次蝉联世界冠军。青年棒球队自1974年首度参加世界青棒赛以来,已赢得了10次冠军。1987年在国际跆拳道锦标赛上台湾共获11枚金牌;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跆拳道项目上夺得2枚表演赛金牌、3枚铜牌;1989年在法国国际跆拳道锦标赛中获团体总分第1名。1987年木兰队获台北主办的国际女足邀请赛冠军,1989年台北女足获北京亚洲杯赛亚军。
❸重要赛事。每年1届的台湾地区运动会、民俗运动会和台湾大学生运动会是岛内3大运动会。每年在岛内举行的双边和多边国际比赛多达40~50次。大型国际邀请赛有女子足球、女子垒球、田径、网球、高尔夫球等。1987年台北主办了国际女子足球邀请赛。90年代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得以实现。台湾运动员参加了在大陆举行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的残疾人运动会。两岸运动员还联合举行长跑、登山等体育活动。
❹体育设施。台湾规模较大的体育设施集中在台北市,主要有林口综合体育馆、台北市立体育馆、棒球场、网球场、中山足球场、百龄运动场、台北市立台北体育场、台北市立天母运动园区。


中国台北代表团在27届奥运会开幕式上


中国台北女足与中国女足在亚运会比赛中

台湾省

位于中国东南海面上,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简称“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古称夷洲。清代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全省面积3.6万km2,2005年2277万人。省会台北市。全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等大小岛屿200多个。山地占67%、丘陵占7%、平原占26%。自北而南1月平均气温13~20℃,7月平均气温24~29℃。年降水量约2000mm,山地3000mm以上。本省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四方流注入海,河长100km以上河流6条,最长的浊水溪,长186km。2005年本地生产总值111316亿元新台币。人均本地居民生产总值504480元新台币(15676美元)。台湾耕地占土地面积25%,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甘蔗,盛产香蕉、菠萝、柑橘、荔枝等水果。森林覆盖率高达55%,兼有热带、温带和寒带植物3500余种。199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水稻155.9万t,甘蔗325.6万t,茶叶2.1万t。矿产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金、银、铜等80多种。20世纪70年代以来,钢铁、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工业发展很快,成为台湾经济的主体。199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煤9.17万t,天然气8.48亿m3,发电量1457.6亿kW·h,小汽车34.5万辆,棉布10.62亿m,电脑1295.9万台。台湾交通发达,铁路营运里程1300多km,公路总长19600km。2005年,铁路客运量5.3亿人次;公路客运量10.1亿人次;航空客运,省内1929万人次,国际2249万人次。大型海港有基隆、高雄、花莲等。民航有台北桃园、松山国际机场等16个机场,有航线通美、日、东南亚等地。2005年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3710亿美元,出超78亿美元。有大专院校102所,研究所192所,科技人员13.63万人。主要名胜古迹有日月潭、阿里山风景区、野柳鼻风景区、台北承恩门、基隆炮台遗址、台南赤嵌楼等。

  • 陶器
  • 瓷器
  • 玉器
  • 铜器
☚ 金箔饰件   陶器 ☛
台湾省

台湾省

台湾省简称台,位于中国东南海面,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公里)、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兰屿、彭佳屿、赤尾屿。全省共划7市16县。
台湾东临太平洋,离关岛约28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海峡宽处不及200公里,最窄处仅130公里;南接巴十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距300公里;东北越冲绳海槽,与琉球群岛毗邻。它东经横跨119°18′03″ (澎湖县望安乡花屿西端)至124°34′30″ (宜兰县赤尾屿东端),北纬相间21°45′25″(屏东县恒春镇七星岩南端)至25°56′30″(宜兰县黄尾屿北端)。它扼中国南北海上交通和西太平洋航线的要冲,是中国东南海域的一座天然屏障,也是与太平洋地区各国联系的交通枢纽,战略上素有中国“七省藩篱”之称。
台湾省由多组岛屿组成:一为台湾本岛及散布在周围的红头屿、火烧岛、龟山岛、彭佳屿、棉花屿等14个附岛;二为澎湖列岛,由64个岛屿组成。另外,加上由8个岛屿组成的钓鱼岛群岛及其他一些岛屿,台湾共有大小100多个岛屿。全省陆地面积35989.7573平方公里,其中台湾本岛面积35798.39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97%以上,是中国第一大岛,列世界海岛第28位。
台湾本岛南北长394公里,东西最大宽度为144公里,窄处不过十几公里。其地形的总趋势是东高西低,地貌类型十分复杂,有雄伟的高山、险峻的峡谷、起伏的丘陵、坦荡的平原,有台地和盆地、火山和沙丘,有各种类型的海岸、仪态万千的泥岩地形和隆起的珊瑚礁。
台湾从东海岸向西,台东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南北纵列、平行伏卧在岛上,成带状分布。中央山脉最高,号称“台湾屋脊”,北起苏澳,南至鹅銮鼻,全长约320公里,宽约80公里,主要高峰有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合欢山、屏风山、太鲁阁大山、能高山、秀姑峦山、关山等,其高度均在海拔3200米以上。雪山山脉位于中央山脉西北,北起三貂角,南至台中县的东势,主要高峰有甘木林山、凯兰特昆山、品田山、大霸尖山、大剑山、大雪山,其高度均在海拔3500米以上。玉山山脉在中央山脉以西,雪山山脉之南,玉山主峰海拔3997米,为台湾第一高峰,山势陡峻,山顶终年积雪,色白如玉,故而得名。其山势向西南低缓,止于屏东县境。阿里山脉,在台湾的最西侧,与玉山山脉平行,北起鼻头角,向西南延伸,山势平缓,主峰海拔2663米,其余均在1000-2500米之间。阿里山上植物达数百种之多,有台湾“森林宝库”之称。台湾山脉又称海岸山脉,在台湾的最东侧,纵贯台东和花莲两县,长约150公里,宽约16公里,南宽北窄,主峰新港山海拔1682米。除以上山脉外,在台湾北端还有自成体系的一群火山,即大屯山脉,也叫大屯火山群,其主峰大屯山海拔1090米,残留的火山口直径达360米。这群火山构成了别具风格的风景区。
纵贯南北的中央山脉将台湾本岛分成很明显的东西两部分,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地势。又由于高山多集中在中部偏东地区,造成东部多山地,且山势陡峭险峻,平地窄小;西部则多平原、盆地、丘陵和台地等地形。
台湾本岛丘陵大都围绕在五大山脉狭长的山麓地带,主要丘陵有四处:一为基隆竹南丘陵,北起基隆海边,西南至丰原一带,是台湾最大的丘陵地;二为嘉义丘陵,位于阿里山麓,北起浊水溪南,南至高雄、屏东之间;三为原丘陵,位于上述两丘陵地之间,由丰原经台中至南投一线之西,东面呈半圆形,伸入玉山山脉与阿里山脉之间;四为恒春丘陵,几乎占恒春半岛全部,西面与屏东平原相接。台地主要分布在本岛西侧的北部与中部,其中主要有林口台地(位于台北盆地西侧)、湖口台地(位于桃园县平镇乡、杨梅镇和新竹县湖口乡之间)、大肚台地(位于台中县大甲溪与大肚溪之间)、八卦台地(位于大肚溪与浊水溪之间)。
台湾本岛的平原和盆地约占总面积的1/3,全省主要城镇均集中于这一地区,河川纵横,沃野连绵,交通发达,人口稠密。平原主要分布于西海岸的中南部,其中主要有台南平原,北起彰化县,南至高雄县,长约180公里,东西最大宽度约43公里,面积4550平方公里,为海岸平原,是台湾最大的平原。屏东平原位于台南平原之南,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面积1160平方公里,为冲积平原,是台湾第二大平原。宜兰三角洲平原位于本岛之东北,宜兰浊水溪下游,呈边长约20公里的等边三角形。台东纵谷平原,北起花莲,南至台东,长约150公里,东西宽度仅在2-5公里之间。其他还有新竹、恒春等平原。与岛上东高西低的地形相反,台湾临海地形则东为深洋,西为浅海。据测,台湾岛东海岸数十公里外,海底深度骤然降低到2000米以下,而西面的台湾海峡,平均深度仅50-60米,最深处也不过80米左右。如果对台湾岛及其东西海域的地形做一个剖面,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东部高山与深沟相接,西部平原与浅海相连的地形大势。这表明,台湾本岛是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东缘的一个大陆岛,而它周围的许多附属岛屿如兰屿、绿岛以及澎湖列岛等,则基本上都是火山岛或珊瑚岛。
台湾盆地主要有两处:一是台北盆地,略呈三角形,面积为200平方公里,台北市就坐落在盆地中央;二是台中概况*地域文化盆地, 以台中市为中心, 南北长约38公里, 东西最宽处约16公里, 呈细长形, 面积370平方公里。 还有盆地群, 在大肚溪上游的北港溪与浊水溪中游之间,共有大小数十个山间小盆地,最大的面积为42平方公里,最小的仅0.1平方公里。
台湾本岛环岛全长1139公里。 海岸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西部上升海岸, 单调平直, 沙滩绵长; 东部断层海岸,山崖壁立, 峻峭如墙; 北部下沉海岸, 岬角很多, 奇岩林立; 南部珊瑚礁海岸, 浪蚀岩柱、 海成壶穴等分布普遍。
台湾地貌复杂, 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又有喀斯特地貌与海蚀地貌, 故多山水胜境、 火山群与温泉群。 西海岸沙滩平缓, 多海水浴场,而东海岸断崖陡峭,奇石怪岩。清代即有“八景十二胜”之说,包括: 阿里山云海、双潭秋月、玉山积云、清水断崖、澎湖渔火、大屯春色、鲁谷幽峡、安平夕照和草山、新店、大溪、五指山、八卦山、虎头埤、狮头山、太平山、大里筒、旗山及雾社。文物资源丰富,或与反抗荷兰、日本侵略者有关,或为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历史见证。如赤嵌楼、安平古堡、明延平郡王祠、指南宫凌霄宝殿、云林北港妈祖庙、台北与台南孔庙等。高山族人口达30余万,又分为阿美、泰雅、排湾、赛夏、布农、 曹、鲁凯、 卑南、雅美等9个族群。雅美族的甩发舞与雕船本领, 阿美族的对位唱法与多姿的舞蹈,排湾族的刺绣与雕刻,布农族的“打耳祭”与“成年祭”大典,赛夏族的“矮灵祭”与佩铃丁冬的舞蹈,泰雅族的绣衣与播种节,卑南族的“刹猴祭”与“狩猎祭”等,是那样五彩缤纷。为发展旅游业,台湾省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桃园县兴建“小人国”,更丰富了旅游资源。
台湾岛原为 “华夏古陆” 的一部分, 后来海面上升, 方成为海岛。 它与大陆的经济、 文化交往始自远古, 在4000年前的夏代已处于中土天子的管辖之下。
有关台湾的文字记载始见于 《尚书》: “岛夷卉服, 厥篚织贝, 厥包橘柚, 锡贡。”秦汉以后, 关于台湾的记载已很具体。 汉晋南北朝时, 称台湾为 “夷洲”。 隋代时, 称台湾为 “流求”。 唐代以后, 东南沿海人民为逃避战乱, 开始移民澎湖和台湾诸岛。 台湾在宋代时隶属于福建省, 1335年元代政府在澎湖设 “巡检司”, 管理台湾和澎湖的民政, 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 (今厦门)。 1563年, 明代政府为防止倭寇袭扰大陆, 在澎湖加强军事力量, 设“游兵”; 在基隆、 淡水两港驻屯军队, 增设船只。
17世纪初, 欧洲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势力已发展到中国东南沿海一带, 葡萄牙侵略者称台湾为 “福摩萨”, 意为美丽之岛。 1642年, 荷兰占领台湾。 1661年, 郑成功率军25000人与荷兰军队异常激烈的战斗, 收复了台湾, 并改赤嵌城为承天府。还号召大陆百姓移居台湾垦殖,实行屯田,广拓垦区,保护林木,发展贸易,并兴办学堂,使台湾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起来。1885年,清政府将台湾划为行省一台湾省。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兵败后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占领。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归还中国。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正式成立行省,辖台北、台中、台南三府。 1945年日本战败将台湾归还后,台湾的行政区划分为台北、基隆、新竹、台中、彰化、嘉义、台南、 高雄、 屏东等9市8县。 1979年后扩为16县。
台湾省人口中汉族人口约占98%, 少数民族人口约占2%左右。 高山族是较早居住在台湾的民族,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 已演化为两部分: 定居在平原地区年代较久的称为平埔族; 迄今还生活在山区, 并保持本民族习俗与语言, 称为高山族。台湾人多信仰佛教,以寺庙为宗教活动中心。寺庙中供奉的主神有200多种,其中被普遍奉祀的是王爷、观音、妈祖、 土地公、释迦牟尼、玄天上帝、保生大帝、三山帝王等。
台湾省的城市化速度发展非常快。 台北市和高雄市的人口已超过100万, 台中市和台南市人口为50-100万, 基隆市、 新竹市、 嘉义市已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台北市是台湾省的省会, 是全省的政治、 经济、 交通和文化中心, 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 位于台湾岛的北部,全市周围为台北县所环绕。台北市地处台北盆地中央,平均海拔8米。台湾省最大的港口城市高雄市、中部重镇台中市、著名古都台南市、北部门户基隆市、高新科技城市新竹市、制糖中心嘉义市等城市都在各自的发展模式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台湾的富饶美丽与其十分优越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同样,宜人的气候成为它吸引游人、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北回归线从台湾中部穿过, 全省位置恰跨温带与热带之间, 气候特点与处于同一纬度的云南、 广西和广东等地一样,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但由于台湾四面环海,为太平洋所拥抱,所以其多数地区为温湿海洋性气候。海洋性季风的调节, 使台湾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四季树林葱茏, 百花盛开。
台湾的年平均温度, 除高山外, 大部分地区在22℃左右, 四季和暖。 4-11月是台湾的夏季, 即使最热的7月份,全省平均气温也只有28℃左右。 12月至次至3月是台湾凉爽的“冬季”,与大陆长江下游的秋天相仿, 即使在最冷的1-2月,全省温度最低的台北市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右。而此时台湾南端的恒春,平均气温仍在20℃以上,宛如大陆北方的初夏, 无怪乎人们称之为“恒春”, 意即“四季长春”。一般地区终年不见霜雪, 雪线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
台湾岛中部的高山地区, 由于海拔较高, 气候与台地、 平原区大不相同, 呈现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玉山、 雪山等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上甚至有颇长的积雪期,类似寒带高山气候。
台湾全年多雨, 但各地降雨量不同, 一般来说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 最多的地区可达6000毫米。 北部的冬季更是阴雨连绵, 全年的降雨大多集中在冬季, 其中基隆平均每年有200多天雨日, 素有 “雨港”之称。 中部高山地区多暴雨,中央山脉个别地区年降雨量高达6000毫米。西部雨水较少,部分降雨集中于夏季,形成“冬干夏湿、干湿分明”的特点,台中一带最为典型,每年200多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宜耕宜游,故有“人生只合台中住”之说。南部的恒春地区是全岛雨量最充沛的地区。而位于海峡中的澎湖列岛,却雨量很少的,秋季尤干。
台湾是中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省份,其附近海面为夏季台风的主要通道。每年6-9月是台风季节,其中7月至9月台风最为频繁。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澎湖列岛,那里的台风称为“火烧风”,挟海水而为雨,草木难存。所幸本岛多山,东海岸的巨崖绝壁可挡风势,加上中部众高山的作用,削弱风力,减少破坏性影响。
由于山岳盘亘,地势陡峻,且雨量充沛,因此台湾河流发育条件良好。无数溪流从高山发源,向四面奔流,注入大海,但因受到流域的限制,都不能形成源远流长的河流。其长度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六条,全部集中在西部,分别是浊水溪、高屏溪、淡水河、曾文溪、大甲溪、大肚溪(又名乌溪),其中浊水溪长180多公里,为台湾第一大河。这些河流落差较大、水势湍急,多险滩瀑布,不宜行船,但水力资源丰富。据估计,技术上可能开发的水力蕴藏量达500多万千瓦,大多分布于中、东部地区,北部次之,已开发的有130多万千瓦。
台湾天然湖泊较少,目前台湾共有天然湖和人工湖或水库40余处。日月潭是最大的天然湖,位于南投县鱼池乡,由玉山和阿里山涧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面海拔760多米,湖周长约35公里,湖水最深时达46米。潭中有一小岛把水隔成两潭,东北潭如圆日,西南潭如弯月,故称日月潭。潭的四周翠山环绕,湖面辽阔,水平如镜,是台湾乃至全国的著名风景之一。人工湖珊瑚潭是台湾最大的水利灌溉水库,距台南市45公里,该潭东西7公里,南北6公里,因潭岸多曲折,故名珊瑚潭。其他著名的湖还有白石池、翠池、澄清湖和青草湖等。
由于台湾岛上的地势起伏很大,河短水丰,因此众多河流从几千米的高山发源,以天河决堤之势奔泻入海,造成无数风采各异的瀑布,成为台湾宝贵的自然风光之一。这些瀑布,或如天龙飞腾,激昂飙怒;或如素练悬空,绰约飘逸;或如风羽披垂,轻纱扬风;或如天女散花,飞珠进玉。其中引人入胜的瀑布不计其数,如天祥大瀑布、阳明山从林飞泉和太鲁阁峡谷穿崖飞瀑。
台湾的瀑布主要分布在南投、嘉义、云林和台北等县。此外,屏东、桃园、新竹、台中、高雄也有不少瀑布。其类型多种多样,有直泻型、层叠型、珠帘型、转曲型、多瀑并列型等等。有一些地区则是几十条瀑布集中在河谷的某一段,形成“瀑布群”景观。不过许多瀑布位于深山密林之中,因交通不便,不能广为人知和开发利用。现在岛上最负盛名的是台北县的乌来大瀑布,它沿峭壁而下,犹如流玉泻珠,雪练飘空,故而有“云来之泷”的美称。
由于台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下岩浆活动频繁,地热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单位深度的地势升高较快,因而多温泉。台湾的温泉主要分布如下:
1.大屯山温泉密集区
包括阳明山温泉、北投温泉、金山温泉等十余处。大屯山为死火山地区,火山虽早已不再活动,但地下岩浆活动仍很热烈,因此,这里的温泉为火山温泉,温度较高,呈酸性或强酸性。温度在40-75℃以上。阳明山地狱谷的温泉温度之高,可以煮熟鸡蛋。
2.东北部温泉密集区
包括礁溪温泉、乌来温泉、员山温泉等17处。这里温泉大部分位于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四县的深山幽谷之中,它们与地下的同一活动热源有关,高中低温者皆有,以60-75℃的中温者居多,其中乌来温泉高达85℃,都是中性到碱性温泉。
3.中部温泉密集区
包括红香、精英、奥万大、春阳、芦山五处温泉,中低温,是中性到碱性温泉。
4.西南部温泉密集区
包括关子岭温泉等13处温泉,其中随同泉水而来的可燃性气性在泉水上燃烧的“水火同源”堪称一大奇观。这里的温泉为中低温,低温者居多,水温在50℃左右。因位于油田地带,地下古海水(碱性)受油气挤压溢出地表,有的还随泥浆而出,形成喷泥泉。
5.东南部温泉密集区
位于花东纵谷两侧,包括四重溪温泉、知本温泉等9处。这些温泉处于台湾重要的地质界线两侧,东侧是从外海移来的海岸山脉,西侧是台湾最古老地层的中央山脉东坡。泉温大多为中低度,水质中到碱性。其中四重溪温泉的温度为50-60℃,为碱性碳酸泉。
在以上这些温泉中,以阳明山温泉、北投温泉、关子岭温泉和四重溪温泉最有名,并称为台湾的四大温泉。
台湾温泉形形色色,有温泉、热泉、沸泉,还有“冷泉”。一般认为,凡是从地下涌出的泉水,比当地水温度高于5℃的称温泉,更高的称热泉,如开水的称沸泉,冷泉则是指地下涌出的冷水。但台湾冷泉与一般冷水不尽相同,人初入水时感觉冷乎乎的,不多久便觉得遍体发热,故仍被列入温泉一类,宜兰县的苏澳冷泉即是一例。沐浴温泉之风早来已久, 诸多温泉皆具有爽身健体作用, 其中许多还可治疗皮肤病、 关节炎、 神经痛等。 因而, 温泉作为台湾著名的自然资源景观, 成为广大旅游爱好者兴致所至之处。
由于台湾地处热带海洋中, 热量充足, 雨水丰沛, 所以万物竞相生长。 这里有数不尽的四时花卉, 仅兰花就有100多种, 如驰名世界的蝴蝶兰便是兰屿的特产, 被誉为 “群芳之冠”。
台湾的植物非常茂盛, 种类繁多, 终年常绿。 台湾的每一个角落, 无不泻翠滴绿, 充满生机, 是中国植物种类繁多、 植物类型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仅本岛的维管植物就有1180属, 4000种以上, 被誉为 “天然植物园”。
台湾植物的分布, 南北差别不大, 南部的热带植物在北回归线附近逐渐向亚热带植物过渡, 这种过渡是十分缓慢的。但是,东西方向却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植物。以中央山脉为界,在台湾岛的西部,从沿海平原到海拔500米左右的代山丘陵, 水平宽度大约40-50公里, 这里最常见的是合欢树、 相思树、 竹林和椰林。 此外, 桉树、 槟榔、 芭蕉、 蒲葵、 榕树、 樟树等也广为分布。 榕树有几十种之多, 树冠宽大, 树干粗壮, 生长十分普遍, 故有 “榕树带”之称。 这一带树木不但常年葱绿, 四季滴翠, 而且各种攀缘植物缠绕滋生, 有繁盛的青藤、羊齿的地衣以及各种菌类。
海拔100-1800米是低山地和中山下部, 水平宽度大约30-40公里, 这里由于 “地形雨”影响, 呈现一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风光。 主要树种有樟、 楠、 槠、 榉和栎等, 形成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这个林带的面积约占全岛面积的31%, 是全岛中最大的林区。 樟树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米以下, 形成 “樟树带”。 在海拔1600米以上, 樟树逐渐减少, 槠树逐渐增多, 并且杂生着落叶阔叶树, 由于槠树生长较集中, 人称 “槠树带”。
海拔1800-3000米是中等山地, 水平宽度只有10-20公里, 主要生长油杉、 肖楠、 红桧、 峦大杉、 台湾杉、 黄桧和扁柏等, 构成温带山地针叶林带的景观。
海拔3000米以上进入高山灌丛地区,主要生长一些寒带的矮小灌木林和草本植物。它们丛生在背风的山坡上或者星散在岩壁和沙砾间。 代表植物有佛甲草、 细叶薄雪草、 高山金梅、 玉山圆柏和玉山石楠等。
在中央山脉以东, 太平洋沿岸, 植物带的分布大体与西部相似, 但是景色变化非常迅速, 使人有一日四季之感。
综上可见, 台湾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目前的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岛土地面积的52%, 居全国之首。 台湾森林中, 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达500多种, 主要有红桧、 台湾杉、 肖楠、 樟、 松、 榕、 桉、 合欢和相思树等, 其中樟树带被称为是世界最大的樟树带。 油杉、 肖楠、 台湾杉、 红桧和峦大杉被称为 “台湾五木”, 列为世界第一等良材。 此外, 台湾的竹类资源也十分丰富,以麻竹、桂竹、孟宗笔直和绿竹为多。台湾还有许多千年以上的古树,被称为“神木”,比较著名的有阿里山神木、桧山神木、溪头神木、眠月神木、拉拉山神木、赫威神木等。
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繁茂的植物, 使台湾成为动物生活的乐园, 动物种类十分繁多。 据统计, 各种鸟类约有三四百种, 哺乳动物有80多种。 在台湾广袤的原始森林中, 生活着许多珍稀动物, 如帝雉、 蓝腹鹇、 黑熊、 云豹、 长鬃山羊(台湾羚羊)、水鹿、 白面鼯鼠、白蛇、山椒鱼(娃娃鱼)等等, 台湾还有1.3万多种昆虫,其中仅蝴蝶就有400多种,素有 “蝴蝶王国”之称。 在台湾的许多山谷之中, 一年四季, 经常可见到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 美丽动人, 人们称之为“蝴蝶谷”。 台湾是世界蝴蝶主要输出地区之一。
此外, 台湾周围海域的水产资源也很丰富, 仅鱼类就达500种, 其中以鲷鱼、 鲔鱼、 鲨鱼、 鲣鱼、 鳗鱼最多。还有蟹、 贝类、 藻类、珊瑚等。 台湾珊瑚产量占世界的80%左右, 有“珊瑚王国”之称。 台湾还盛产稻米、 茶叶、甘蔗以及水果。
北部横贯公路 (北横公路) 从桃园到宜兰, 穿越雪山山脉的北部, 全长120公里。 沿途千岩竞秀, 深谷幽幽,景色壮丽,堪称北台湾一绝。中途的巴陵山庄建筑奇特,设计新颖。海拔1200米处的池端苗圃,连建筑都是绿色的。北横公路上有三座宏伟大桥,它们在台湾的桥梁建筑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中部横贯公路 (中横公路) 于在1956年7月正式开工, 1960年5月竣工通车。 全线长348.1公里, 分为主线、支线及专用线。主线起自台中县,沿大甲溪上行,经梨山越合欢山垭口,至太鲁阁与东部的苏花公路相接,全长194.2公里。支线自梨山向东北行,在上场以北与北横公路相接,到达宜兰,长111.7公里。专用线从南投的雾社北行至合欢垭口,长42.2公里。中横公路穿行于深土地带, 景色瑰丽,瀑布、峡谷、 吊桥、神木、温泉等应有尽有。中途有谷关温泉、德基水库、 梨山、 雾社等主要风景点, 是台湾风景最为集中的风景道路。
南部横贯公路 (南横公路)西起台南县南化乡北寮村, 沿着高雄县的荖浓溪北行, 然后东南折向台东县, 到达海端,全长182公里。这是中横公路之外的第二条穿越中央山脉的公路, 1968年动工, 1972年建成。沿途以森林、高山、温泉和幽径为特色,穿越玉山公园。南横公路是一条有待进一步开发的风景道路。
苏花公路以其出奇的惊险闻名于世, 其间的 “清水断崖”以险绝的景色驰名遐迩。 从宜兰的苏溪到花莲, 长29.9公里, 沿途山脉紧逼海岸, 有的地方是断崖接海水, 公路就开凿在绝壁之间, 除太鲁阁至花莲一段为双车道外, 其余皆为单车道。
从花莲到台东的海岸公路,有着与苏花公路不同的景色,公路延伸于丘陵地带和海滨狭窄平地,一面是碧蓝的太平洋,一面是一层高过一层的葱绿山峦、隐约可见的层层梯田和处处人家。中途的秀姑峦溪、成功镇、长滨和丰滨皆是风景较为突出的地方。
南部纵贯公路从枋寮到鹅銮銮鼻,全程65公里,路旁椰树成行,热带风景不绝。恒春半岛是台湾旅游开发的一块宝地,不仅风景集中,而且有着浓郁的热带风情。四周溪水温泉、车城北面的海口沙漠以及垦丁公园中众多的风景名胜,是领略南台湾风情的最佳去处。
除了上述主要的风景道路之外,台湾还有一些风景名胜较集中的大型自然公园。台湾已确定的大型自然公园有阳明山公园、雪霸公园、太鲁阁公园、玉山公园、垦丁公园。

☚ 概况/地域文化   高山族 ☛
台湾省

168 台湾省

简称台。位于中国大陆东南100多公里海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台北市。全省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2020.4万人 (1990年)。民族有汉、高山等族。富林、煤资源。适宜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主产稻米、甘蔗、水果、海产品。工业以化纤、制糖、电子、塑胶、电力、食品等为主。主要城市有台北、基隆、高雄、台南、台中、新竹等。名胜有北投、阳明山、赤嵌楼、阿里山、日月潭等。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著名城市 ☛

赤嵌楼/恒春古城/九族文化村/佛光山/小人国/阿里山/日月潭/八卦山/阳明山公园/太鲁阁峡/蝴蝶谷

☚ 艾提尕尔清真寺   赤嵌楼 ☛
台湾省

台湾省Taiwansheng

简称台。位于我国东南海上,由台湾岛及澎湖群岛等86个岛屿组成,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岛是我国最大岛屿,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人口1945.6万 (1986年)。
台湾岛多山,山地丘陵约占全岛面积2/3。山脉呈平行状南北走向,最大山脉为中央山脉 (又称台湾山),主峰在3800米以上,纵贯全岛,将台湾分成东西不对称的两部分,东侧有海岸山脉 (又称台东山),西侧有雪山——玉山和阿里山等。玉山最高峰3997米,为全省最高点。山区向西依次降低为丘陵和平原。平原多在西部沿海,面向大陆,以台南平原、屏东平原、台北盆地最大。四面环海,海岸线长1566公里,港湾众多。
北回归线通过台湾中部,本省属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全年气温平均为20~22℃,从平原至高山,具有热、温、寒三带气候变化特点。年平均降水量约2200毫米,中部山区和东北部在3000毫米左右。西部沿海平原在1500~2000毫米。雨量分布四季比较均匀。
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但流程较短。较大河流为浊水溪(170公里)、淡水河、曾文溪、大甲溪等。最大湖泊为日月潭和珊瑚潭。
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86.5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52%,森林蓄积量达3.26亿立方米,以阔叶林蓄积量最大,约占46%;其次为针叶林。主要树种有红桧、铁杉、楠、樟、油杉、肖楠、台湾杉等,多为世界著名良材;尤以产樟著名于世,是世界最大的樟树带。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金、银、铜、硫磺、大理石等。
目前,台湾经济已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工业生产原料和机器设备多属进口,产品大部分外销,对西方国家依赖很大。重工业以机械、电子、石油化工、钢铁为主,轻工业以纺织和食品为主。工业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以台北、台中、高雄为中心形成三个工业区:
❶以台北为中心的北部区,为全省最重要的工业区,集中了全省工业的3/4,主要为纺织、食品、电子、机械等部门。
❷以高雄为中心的南部区,为全省重化工业基地,大型钢铁、造船、石油化工多集中此区。
❸以台中为中心的中部区,主要部门为纺织、食品和电子电器等。
高温多雨的气候,为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业已由传统的种植业为主,转向牧、渔、种植和林业综合发展。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和水果。甘蔗是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为我国重要甘蔗产区之一。主要水果有香蕉、菠萝和柑桔。蔬菜、芦苇、洋菇、花卉也在种植业中占一定地位。畜牧业仅次于种植业,在农业中居第二位,大规模饲养牲畜和禽类。台湾发展渔业的条件十分优越,分远洋、近海、沿海渔业和养殖业。
交通运输业在台湾经济中起重要作用。岛内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铁路分东西两线,西线的纵贯铁路北起基隆,南至高雄,全长408公里,其干支线联通全省主要城市和工业区;东线主要有台东线和北回铁路,台东线北起花莲,南至台东,全长176公里,北回线起自宜兰线的南圣湖站,至花莲与台东线相联,全长82公里。台湾公路已形成了环岛线、横贯线和南北高速公路为主干线的公路网。对外联系主要靠海运,基隆、高雄、花莲、台中为本省四大国际港口。
省会台北市。位于台北盆地中央,新店溪和基隆河在市外汇合成淡水河。人口200余万,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省较大的工商、金融、贸易机构的总部大都聚集于此。工业有电子、纺织、食品等,是台湾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最大城市。

☚ 海南省   香港 ☛
台湾省

台湾省

清代设置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清史稿·地理志十八》: “台湾: 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国,名曰东番。〔隋,开皇中,遣虎贲陈棱略澎湖36岛。明,嘉靖四十二年 (公元1563年) 海寇林道乾掠近海郡县,都督俞大猷征之,追至澎湖,道乾遁入台湾。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 闽人颜思齐引日本国人据其地。久之,为荷兰所夺〕。清,顺治十八年 (公元1661年) 海寇郑成功逐荷兰人据之,伪置承天府,名曰东都,设2县,曰天兴、曰万年。其子郑经改东都为东宁省,升2县为州。康熙二十二年 (公元1683年) 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领县3。雍正元年 (公元1723年) 增置彰化县,领县4。光绪十三年 (公元1887年) 改建行省。二十一年,割隶日本。省在福建东南540里。西北距京师7250里。东界海; 西界澎湖岛; 南界矶头海; 北界基隆城海。广500里,袤1800里。《一统志》载户口原额人丁18827,滋生男妇大小口共1786883,户224646。领府3、州1、厅3、县11。”

☚ 台州路   台湾府 ☛
台湾省

台湾省Taiwansheng

简称台。地处我国大陆东南100多公里的海面上,北纬21°45′至25°56′,东经119°18′至124°34′。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包括台湾岛及其周围的钓鱼台列岛、澎湖列岛、澎佳屿、棉花屿、兰屿等200多个岛屿。我国最大的岛屿,南北长约380公里,东西宽20至150公里。高山、丘陵、台地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二,平原、低地占三分之一,东部山地统称台湾山脉,是由台湾山、台东山、雪山—玉山、阿里山等平行山脉组成。西部有台南平原、屏东平原。是我国地震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属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高温多雨和台风活动频繁为特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古称夷洲,秦汉以来,与大陆间交往频见于史传。南宋时澎湖隶属福建路晋江县。1292—1294年,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省泉州同安县(今厦门)。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众驱逐侵略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置台湾府,属福建省。光绪十三年(1887年)始置省。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祖国。1950年9月复划行政区域,设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16县和台北、高雄、基隆、台中、台南5省辖市。1982年新竹、嘉义2市升为省辖市。面积35 961平方公里,人口1 990万(1988底)。其中高山族约33万多人。其余主要为汉族。农业生产曾长期为台湾省的主要产业,素以“水果之乡”、“糖库”、“粮仓”著称。耕作制二年五熟或一年三熟。稻米、甘蔗为主要农产品,还有甘薯、花生、大豆、黄麻、剑麻、烟草、茶叶等。西北部为产茶区,主要有红茶、乌龙茶、包种茶。水果以亚热带、热带水果为主,主产香蕉、菠萝、柑桔、荔枝、龙眼、木瓜、枇杷、芒果、橄榄等。森林覆盖率为55%,是我国重要木材产地之一。有铁杉、台湾杉、峦大杉、红桧、肖楠等用材树种,及经济树种樟、油桐、橡胶、漆树等。海产丰富,鲷、鲔、鲨、鲣、鳁等鱼类产量高,并产石花菜、龙须菜、鹿角菜、玳瑁、珍珠等。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铜、银、硫磺、石灰石、大理石、蛇纹石、云母等。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加工工业比较发达,以轻纺为主,生产多种轻工业品和食品罐头等。主要工业部门有化纤、制糖、电子、塑胶、电力、水泥、拆船、食品加工等。全省除高山地区外,铁路、公路网遍布全省。有北起基隆、南至高雄的电气化南北纵贯铁路及基隆至台东的铁路干线。基隆至高雄间还修建了高速公路;环岛公路与东西、北部、南部三条横贯公路为主要公路干线。有基隆、台中、高雄、花莲、苏澳五大港。文教及科学机构有台湾大学、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艺术馆、科学教育馆等。风景名胜有台北城承恩门、基隆炮台遗址、安平古堡、赤崁楼、石门古战场及野柳海岸、太鲁阁峡、阳明山公园、阿里山风景区、鹅銮鼻垦丁公园等。其中阿里山风景区有林涛、云海、樱花三大美景和塔山断崖、千年古木等奇观,本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日月潭,为著名游览胜地。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香港 ☛
台湾省

台湾省

简称台,省会为台北市。位于我国大陆东南海上。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彭佳屿、兰屿、绿岛等86个岛屿,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其中以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一大岛。全省现有2省级市、5省辖市、16县、24县辖市。97%为汉族,少数民族主要为高山族。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早在古生代和中生代,台湾原与大陆相连,是华夏古陆的一部分。1998年11月,从台湾海峡海底打捞出“海峡人”化石及数千件暖温带动物化石,经鉴定研究证明,台湾早期人类来自祖国大陆。先前,台南县发现的左镇人古人类化石,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同属于两三万年前北京直立人的一支,归智人属。发掘出的石器、骨器、陶器在形状和制作方法上也与大陆的类同。高雄县凤鼻头文化遗存可明显见出为大陆几何形印纹陶文化的遗迹。两岸著名历史学家将台湾发现的大岔坑文化遗址、圆山文化遗址与代表古越人生活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等作全面对比后确认,距今6000到4500年间,台湾先住民中的泰雅、布农等族的祖先就开始从祖国大陆东南沿海陆续迁入台湾,后又有3次较大规模迁入活动。台湾先住民是百越先民的后裔,是中华民族的一支;他们祖先离开大陆时带去的“饭稻羹鱼,断发纹身”的古越文化,正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台湾与东南沿海岛屿见载于史籍甚早,《尚书·禹贡》称为“岛夷”。古时又有“大员”、“岱员”之名。汉时称东鳀、夷洲。三国时属吴。黄龙二年(230),吴大帝孙权遣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巡抚台湾,次年始返,夷洲人数千随舰船同来,为大规模经略台湾之始。稍后,吴人沈莹著《临海水土志》详述台湾地理位置、山川景物、气候物产、风俗民情。隋时,改称流求。开皇中曾遣舰船至此。大业三年(607)、四年,朱宽曾奉命两至台湾。大业五年,炀帝命陈棱、张镇周率兵万人自义安(今广东潮州)赴台湾安抚,次年二月始返,以万余人回。此后,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密切,内地迁居台湾者日众。唐人施肩吾曾率族人来此居住。南宋时,以澎湖隶属泉州晋江,置军民屯戍。元时,仍称流求,或作琉求、琉球、瑠求。元世祖曾遣杨祥、吴志斗赴台湾巡视。稍后,汪大渊也曾漫游台湾、澎湖。惠宗至元元年(1335),设巡检司于澎湖,管理台湾民政,隶属于泉州同安县(今厦门)。明宣德中,郑和下西洋时,曾在台南一带避风取水。嘉靖、万历间,增设舰船、游兵,并在基隆、淡水两地屯驻军队,以防倭寇,成为我国海防要地。福建人林道乾、袁进、李忠、颜思齐、郑芝龙等先后统辖台湾,台湾之名亦始见于此一时期(见清季麟光《蓉洲文稿》)。17世纪上半叶,荷兰人侵入台湾。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即清顺治十八年,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在台湾置承天府,分其地为天兴、万年二县,课耕积谷,招徕移民,推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康熙八年(1669),郑成功子经改承天府为东宁省,辖有台湾岛、澎湖岛等。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翌年置台湾府(治所台湾县,即今台南市),隶属福建省。光绪十一年(1885),建台湾行省。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广招闽粤移民,进行大规模开发,修建公路、铁路,开办煤矿、邮电、学校、工厂,加强防务,台湾经济等方面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光绪十三年起,将原台湾府划分为台南、台湾、台北3府,共辖11县、6厅及1直隶州。初定在今之台中市南区建立省城,光绪二十年省会改设台北府(今台北市)。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台湾被日本霸占。爱国志士丘逢甲、刘永福等奋起抗击日寇,宁愿战死,“决不愿拱手让台”。台湾人民英勇不屈,前仆后继,进行了一百多次武装起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归还中国,仍为台湾省。台湾物产富饶,风光秀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展现出迷人的风采。著名的文物古迹有:赤嵌楼、台湾古城墙残迹、台北府承恩门、台南武庙、亿载金城、北埔金广福公馆、鹿港龙山寺、基隆沙湾炮台等。自然风景著名者为阿里山、日月潭、鲁阁幽峡、阳明山、北投温泉、野柳岬、乌来山、八卦山、玉山、清水崖、碧潭、大屯火山群等。台湾本岛多山,高峰中峙,两侧分别向东西海岸跌落。在中央山、雪山、玉山、阿里山、海岸山等五大山脉山麓上,多为丘陵与台地,形成特有的山野风光。往往溪流潺湲、林野错落,盆地间出,山峦起伏,形成许多温柔秀美的水光山色,柔婉纯朴的乡间胜景。亦因山势跌落,形成迭宕多姿的瀑布群落。山间丘阜之中还每每涌出四时不绝的温泉清流,点缀得山野风光无限。台湾岛的西部与西南部是平原,约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一,土地肥沃,植物葱茏,盛产稻米水果,四季飘香。台湾海岸纵横伸展,绵亘1139公里,地形多变。如东部为短而平直的断层海岸,南部多珊瑚礁海岸,西部为隆起状沙岸,北部多升降混合海岸。景观极富变化之韵致,如野柳之海蚀奇景、恒春之岛礁风光,真是美不胜收。台湾是我国多雨地区之一,本岛年均降水可达2400多毫米。北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24℃,有“四时气有三时夏,一日风生半日阴”之说。森林茂密,逾4000种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高等植物在这块山水秀丽的土地上繁衍生长。太平山、阿里山、八仙山等林区浓荫蔽日,盛产台湾珍贵树种——红松、扁柏、香杉、台湾杉及肖楠,人称“台湾五木”。恒春半岛上有着热带飘来的树种发育形成的海岸飘流林,计有200余种树,叶色深绿,肥厚光亮。相思树、椰树、九重葛、羊蹄甲、槟榔树、芒果树遍布全岛,为台湾装点热带情调。而无数的名花异卉,使宝岛四时姹紫嫣红,繁花似锦。台湾为著名的蝴蝶产地,有10科400余种,为世界上产蝶种类最多的地区,有“蝴蝶王国”之誉。台湾交通发达,环岛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密布,旅游十分便利。台湾本岛之外,环绕着澎湖列岛、钓鱼岛、兰屿、绿岛、琉球屿等岛屿,玲珑小巧,顾盼生姿,缥缈碧波之中,有如海上仙山,令人向往。台湾省有丰富的旅游工艺品以及土特产,如大理石、玉石、文石、珊瑚、蝴蝶等制成的工艺品。旅游美食品有柑橘、菠萝、香蕉、甘蔗、芒果、龙眼、荔枝等四时鲜果以及海参、牡蛎、板栗、鲜笋等各类山珍海味。旅游节庆集会活动有客家义民节、大甲妈祖节、嘉义秋千赛会、鹿港民俗才艺活动等,均可为观光揽胜增添情趣与雅兴。历代诗人作家游台湾以唐代施肩吾最早,作有《岛夷行》(一题作《题澎湖屿》)。清末描述台湾诗最多,以张景祁、丘逢甲最著。张景祁《齐天乐》小序云:“台湾自设行省,抚藩驻台北郡城,华夷辐凑,规制日新,洵海外雄都也。赋词纪盛。”词下阕有云:“绝岛螺盘,雄关豹守,此是神州庭户!”丘逢甲为台湾人,写甲午战争丧失台湾之痛至为深烈,代表作有《离台诗》、《春愁》、《秋怀》等;所作《台湾竹枝词》四十首,咏台湾风物之美。康熙时,孙元衡、宋永清、齐体物等亦有游赏之作。纪游之文,有元人汪大渊《岛夷志略》、明人陈侃《使琉球录》、郭世霖《使琉球录》、萧崇业、杨杰《使琉球录》,清人张学礼《使琉球记》、林谦光《台湾纪略》、郁永河《采琉日记》、佚名《台游笔记》、黄叔敬《台湾使槎录》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编著的《台湾爱国文鉴》、《台湾爱国诗鉴》,分别收入两岸作者文近百篇、诗词近300首,写作年代最早可上溯至17个世纪之前。以诗文为镜,显示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体现出台湾与祖国血脉相连的历史与现实,以及两岸人民深厚的情感联系。

☚ 国父纪念馆   台湾 ☛

台湾省

简称“台”。在中国的东南部。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和龟山岛,火烧岛,兰屿、彭佳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万人(1988年)。自古以来为中国领土。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相连,后因地壳运动分隔成岛。据考古发掘,台湾古人类渊源于祖国大陆。隋唐以后,大陆人民和台湾的关系密切,南宋时,澎湖已隶属福建路晋江县,元明设巡检司于澎湖。明天启四年(1624年)和六年,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分别侵入台湾。明末收复台湾。清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95年为日本侵占,1945年归回中国。山地占2/3。北回归线穿过中部,气候热湿,属热带、亚热带气候。火烧寮年降水曾超过8000毫米,是中国降水最多的地区。夏、秋两季多台风。矿产以煤、石油、天然气、铜、金、银、锰为主。农产以稻、甘蔗、茶叶、水果(香蕉、菠萝等)为主。有纺织、电子、制糖、塑胶、电力等工业。特产天然樟脑和香茅油。主要城市有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基隆、新竹、嘉义等。有日月潭、北投温泉、阳明山、北港妈祖庙等名胜古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