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台湾影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台湾影视

003 台湾影视

是中国影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901年电影传入台湾,1925年台湾当地制作的第一部故事片《谁之过》问世,从此至1937年台湾共生产过9部故事片,其中6部是无声片。在日本占领时代的台湾早期电影存在殖民化与反殖民化的矛盾。1937年至1948年台湾没有生产故事片。1949年至1961年生产国语故事片76部,第一部国语故事片是1949年出品的《阿里山风云》,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62年出品的《吴凤》。在大陆写实主义文艺路线、优良电影传统影响下,1937年台胞拍摄了第一部写实主义影片《望春风》。60年代初电影界提出写实主义电影的口号,并付诸实施,拍出了《街头巷尾》、《蚵女》、《养鸭人家》、《路》、《家在台北》等格调清新的写实主义影片。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内容神秘、情节离奇的武侠片和抒写男女爱情的浪漫文艺片并列为台湾制片的主流,淹没了写实主义电影占据影坛的统治地位。在浪漫爱情片风潮中,女作家琼瑶的小说改编为电影的多达49部。琼瑶式纯情文艺片情节动人,人物可爱,充满唯美浪漫的风格,轰动一时,堪称中外影坛的奇迹。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一股新锐编导力量崛起。以现实主义为指导的乡土文学成为台湾文学的主流,影坛新锐学习乡土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并借鉴西方电影理论和电影美学,寻找发展台湾电影的途径和方法,编导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写实主义电影,如《汪洋中的一条船》、《小城故事》等,再次给台湾影坛带来一股清新气息和一派生机。写实主义影片特征是:1.反映台湾城乡底层劳动人民生活遭遇、理想和愿望,表现他们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奋斗的精神;2.以锐利的透视力剖释了台湾面临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社会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触及时弊;3. 具有浓厚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在“健康写实主义路线”指导下产生了表现城乡下层人民生活状况、揭露社会问题、既有写实性又有地域性的 “乡土电影”,如《看海的日子》、《油麻菜籽》、《儿子的大玩偶》。这类影片艺术上真实生动,朴素细腻,人物性格、风俗习惯和语言特点都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自然风光又具有亚热带宝岛的本色。随着爱国思乡情绪的高涨,在台胞中兴起一股强大的历久不衰的“寻根”热潮,《源》、《香火》、《原乡人》等影片就反映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乡土电影、新电影、寻根热显现了台湾电影找回自我、强化自我、向台湾化、社会化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象征着台湾电影正处于另一个转型期,由早期的说教电影转型为商业电影,后再转型为文化电影。台湾电影的“金马奖”由非电影界的教授、学者、艺术家组成的评委会评选,民间电影团体轮流主办。还设奖励优秀实验电影的“金穗奖”和奖励学生优良电影创作的“金狮奖”。台湾当前有电影公司、制片厂150家左右,平均年产故事片150部到200部。其中除国语片(台湾称北京话为“国语”)外,还有相当多的台语片和少量客语片。从1925年到1982年,台湾共生产3343部故事片,其中国语片3108部,台语片218部,客语片17部。此外,还拍摄一些纪录片、科教片、动画片,共有从事电影制作的人员5000多人,共有影院560家左右。台湾省于1962年开办黑白电视,1969年开始播送彩色电视节目。现有3家电视台:台湾电视公司、中国电视公司和中华电视台,均为商业台,节目亦商业化。广播电视节目供应单位约有300家,最大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单位为光启文教视听供应社,简称“光启社”。官方新闻局专为公共电视节目增设一研究委员会,研讨公共电视及有线电视的发展趋向。1965年台湾行政院新闻局设“金钟奖”,奖励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台视、中视、华视3个台本着寓教于乐、弘扬文化、阐扬伦理道德、发扬人性光明面的原则播出丰富多样的大众娱乐节目,其中有国语连续剧、闽南语连续剧、单元连续剧集和包括歌仔戏、布袋戏、国剧(京剧)等地方戏曲的传统戏剧。台湾的电视剧制作精心,外销香港、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美国。

☚ 中国电视   香港影视 ☛
000076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