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台湾利率政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台湾利率政策台湾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台湾光复初期,为鼓励储蓄,抑制通货膨胀,当局于1950年开办优利存款储蓄,月优利存款的月息高达7%,到1958年停办。在这期间,银行存款金额持续增加,利率政策的目标转向抑制通货膨胀。1961年台湾 “中央银行” 复业后,针对当时放款利率水平偏高的状况,采取了逐步下调放款利率的政策,以适应工商企业发展的需要; 同时,为保证银行业的合理经营,存款利率也相应下调。为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避免过度的波动,利率的调整采取了 “温和渐进” 的原则。但是在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时,为抑制通货膨胀,台湾 “中央银行” 采取了比较激烈的利率政策。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台湾 “中央银行” 的再贴现率从1972年7月的8. 5%逐步提高到1974年1月的14%。在第二次石油危机后,再贴现率由1979年5月的8. 25%逐步提高到1981年6月的13. 25%,其后又先后16次下调对银行的贴现利率。1989年,台湾 “中央银行” 为执行紧缩货币政策,于4月1日和8月23日两度调高再贴现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共上调了3至3. 25个百分点。1991年7月至1992年1月,为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台湾 “中央银行”连续5次调低再贴现率。其后曾于1992年5月上调再贴现率,以稳定物价; 1992年10月,为提高投资意愿,台湾 “中央银行”再度调低再贴现率。 台湾利率政策 台湾利率政策Taiwan′s interest rate policy台湾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台湾光复初期,为鼓励储蓄,抑制通货膨胀,当局于1950年开办优利存款储蓄,月优利存款的月息高达7%,到1958年停办。在这期间,银行存款金额持续增加,利率政策的目标转向抑制通货膨胀。1961年台湾“中央银行”复业后,针对当时放款利率水平偏高的状况,采取了逐步下调放款利率的政策,以适应工商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保证银行业的合理经营,存款利率也相应下调。为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避免过度的波动,利率的调整采取了“温和渐进”的原则。但是在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时,为抑制通货膨胀,台湾“中央银行”采取了比较激烈的利率政策。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台湾“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从1972年7月的8.5%逐步提高到1974年1月的14%。在第二次石油危机后,再贴现率由1979年5月的8.25%逐步提高到1981年6月的13.25%,其后又先后16次下调对银行的贴现利率。1989年,台湾“中央银行”为执行紧缩货币政策,于4月1日和8月23日两度调高再贴现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共上调了3至3.25个百分点。1991年7月至1992年1月,为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台湾“中央银行”连续5次调低再贴现率。其后曾于1992年5月上调再贴现率,以稳定物价;1992年10月,为提高投资意愿,台湾“中央银行”再度调低再贴现率。 ☚ 台湾存款准备率政策 台湾公开市场操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