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台湾乡土文学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台湾乡土文学派

台湾乡土文学派

台湾省的一个流传时间较长、影响颇大的小说流派。二十年代初期,台湾的文学青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迪下,开始在台湾的报章杂志上介绍、转载祖国大陆的新文学作品和胡适、陈独秀等人的理论文章,倡导白话文运动,乡土文学派由此萌生。三十年代始,这一流派有了迅猛的发展。这时期,新的作家层出不穷,文学社团纷纷成立,文艺刊物不断诞生,优秀作品相继问世。抗战爆发后,由于日本殖民者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强化法西斯统治,台湾乡土文学遭到严重摧残,创作贫乏,鲜有佳作。抗战胜利后,乡土文学缓慢地走向复苏,但到了1949年后,重新陷于被压抑的地位。尽管如此,乡土文学派的影响却一直延续着,并直接促使了七十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的再度蓬勃发展。该派是“五四”文学革命催生的产儿,它一开始就以鲜明强烈的反帝反封建色彩,成为现代中国文学有特色的一个支脉。他们在发韧初期,明确提出了乡土文学必须“代表老百姓说话”, “趋向于写实的路上跑”的现实主义主张(黄石辉《怎样不提倡乡土文学》)。以后又进一步以“文艺改进事业自许,大胆的自立为先锋”(《〈福尔摩沙〉创刊号宣言》)、“为人生而艺术”(《〈台湾文艺〉创刊号宣言》)、“推翻腐败文学,实现文学大众化”的旗帜(《台湾文艺联盟宣言》)。在创作上,作家们始终坚持扎根乡土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大部分作品描写农村生活,揭露殖民者及其奴才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反抗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作品富有台湾地方特色的描写,对乡村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的反映,颇具特色。艺术手法上倾向于客观写实,不管是细节描写、环境渲染,还是人物塑造,都注重如实反映,朴素无华。乡土文学作品也存在一些弱点,主要表现在文学的实录性较强,典型化不够,结构平铺直叙,手法较为单一。在推动乡土文学创作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文学社团有台湾艺术研究会、台湾文艺协会、台湾文艺联盟等。发表乡土文学作品的阵地主要是《台湾杂志》、《台湾文艺》、《福尔摩沙》、《台湾新文艺》等刊物。曾发表了相当数量的作品,其中,张我军的《买彩票》、赖和的《一杆“秤仔”》、杨逵的《鹅妈妈出嫁》、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又名《被扭歪的岛》)等,均是较有影响的作品。五十年代后,还出现了诸如钟理和、钟肇政、林海音、黄春明、陈映真、王祯和、王拓、杨青矗等蜚声文坛的作家。

☚ 乡土文学派   青社 ☛
000044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