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侯俊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侯俊山1857,一作1853、1854—1935

山西洪洞人
著名山西梆子及河北梆子演员。曾为内廷供奉。
本名:达
艺名:十三旦、喜麟

侯俊山

清末梆子泰斗——侯俊山史改梅河北戏剧1982年3期
侯俊山(1853—1935)武承仁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120页

侯俊山1857——1935

名達,藝名喜麟,山西洪洞人,1857年 (清咸豐七年) 生。9歲開始學藝,習梆子花旦。13歲被稱爲“十三旦”。1870年赴北京,建全勝和戲班。1877年後常赴上海等地演出。1892年入昇平署。1911年告退。1935年逝世。終年78歲。表演劇目有《小放牛》、《花田錯》、《辛安驛》等。擅長劇目有《黄鶴樓》、《伐子都》、《人大棒》等。

侯俊山

侯俊山1857—1935

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演员。名达,小名瑞子,早年艺名喜麟,后因十三岁成名,艺名改为“十三旦”。原籍山西洪洞,寄居张家口。清同治九年入京演出,光绪十八年被选入升平署外学。曾先后五次赴上海演出。工花旦。扮相俊美,做功细腻,唱腔充满感情。代表剧目有《红梅阁》、《九花娘》、《珍珠衫》等。兼演武生,所演《伐子都》、《八大锤》等剧亦颇有名。

☚ 田际云   汪笑侬 ☛

侯俊山

 山西洪洞人。名达,一名瑞子,艺名喜麟。幼年在太原学唱山西北路梆子,工花旦,兼武生。因十三岁成名被称为“十三旦”。1870年(同治九年)入京搭全胜和班演出,名大著。1877年(光绪三年)起,多次到上海演出,颇受欢迎。扮相俊丽,做功细腻,口齿有力,唯音色不甚圆润。1892年被选入清宫昇平署。1911年(宣统三年)定居张家口。1935年6月1日去世。擅演《辛安驿》、《玉堂春》、《珍珠衫》等。

侯俊山

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祖籍山西省洪洞县,迁居万泉县,定居张家口。1853年生,1935年病逝张家口。9岁在太原喜字科班习山西梆子。1862年进京入河北梆子班全胜和,1879年改入瑞胜和,1892年选为内廷供奉,1895年任升平署教习。曾4次赴沪,时人尊称为“梆子一代宗师”、“梆子花旦鼻祖”。一生中曾演各行戏400余出,至今盛演不衰的《小放牛》、《辛安驿》、《花田错》为其代表剧目。工花旦外,兼及武生戏《伐子都》、《黄鹤楼》、《八大锤》至今以其为范本。

侯俊山1857—1935

山西梆子演员、河北梆子演员。原籍山西洪洞,寄居张家口。在太原学戏。演花旦,13岁享盛名而被称之为“十三旦”。曾为清内廷供奉。表演细腻,功底深厚。据传《小放牛》一剧为其创始。他兼演武生,《伐子都》、《八大锤》等剧都很著名。

侯俊山1857—1935

近代著名山西梆子演员。名达, 艺名喜麟。原籍山西洪洞,寄居张家口。在太原学戏。演花旦。因十三岁享盛名而被称为“十三旦”。表演细腻,功底深厚。《辛安驿》一剧为其创始。他兼演武生戏,能演《伐子都》《八大锤》等,很著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0/5 1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