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zhǐyàogōngfūshēn,tiěchǔmóchéngzhēn〔其他〕 比喻持之以恒就能获得成功。语本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载:“唐代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曾遇一老媪在磨铁杵,问何为,老媪告诉他要磨作针。李白深受教育,奋发读书,终有大成就。”程树榛《大学时代》25章:“‘~。’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又肯动脑筋,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 △ 褒义。多用于劝勉或说明有志者事竟成。 也作“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 铁制的捣舂工具。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少年时读书不用功,有一次逃学路上看到一个老妇人在磨一根铁杵,李白问她做什么,她说“欲作针”。李白受到感动激励,发奋用功,终于成就学业。 事见宋·祝穆《方舆胜览》五三。比喻只要肯下功夫,坚持不懈,再难的事情也能成功。《绘芳录》一六: 不妨,不妨,管他书香不书香。俗说~。难得他老子不在家,有个计策在此,不怕他鱼儿不上我的钩。 ◉【只要工夫深,铁錾磨成针】《孙庞演义》二: 孙膑笑道:“奶奶差矣!老大铁錾怎么磨得成绣花针?”婆子道:“先生岂不闻俗语云: ~。”孙膑闻言大悟,自想:“婆子之言其实深奥,凡事只要工夫精到,毕竟可成。所以师父说我驽钝,还欠攻书,即此可喻。”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作针】《天凑巧·余尔陈》: 江公子道:“这也不须兄过为忧虑。俗话说得好,~。” ◉【拼得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三遂平妖传》一〇: 蛋子和尚似信不信的道:“一不做,二不休。~。再守他一年十二个月,好歹要掏摸些儿本事到手。” ◉【若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增补红楼梦》一六: 你既知道这话,就很好。古话有个“~”,也是桑维翰“磨穿铁砚”的意思。 ◉【若要工夫深,铁杵好磨针】《青楼梦》二五: 即素来愚钝的,只须专心致志,亦能渐进修途。倘平时聪敏不肯用功,即百倍聪明,也难有获,古人说得好: ~。 ◉【铁打的房梁还可作绣针】《林兰香》一八: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何况是个人? ◉【铁打的房梁磨绣针】《儿女英雄传》五: 安公子女孩儿一般的人,那里经得这等磨法?不想这一磨,正应了俗语说~,竟磨出个见识来。 ◉【铁棒磨成针】《黄绣球》一〇: 细细想些法子,渐求进步,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的地位,看似发达得迟,实在收效最速。 ◉【铁杵也可以磨成绣针】《醒世姻缘传》一: 只是读书欠些聪明,性地少些智慧。若肯把他陶熔训诲,这~。 ◉【铁打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儿女英雄传》二三: 便是玉凤姐姐难得说话,俗语说的,~。眼前还有大半年的光景,再说还有舅母在那边,大约也没个磨不成的。 ◉【钝铁磨成针,只要功夫深】《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八三: 求人不如求己,~。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后官场现形记》一: 又说: ~!有的是家私,老婆儿女全不要你养。不愁吃,不愁用,今科不中,下科再来,没有不会中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