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诊kòu zhěn西医指用手指或叩锤状器械叩击人体某些部位,以诊断疾病。1942年乔树民《内科学·传染病》:“利用听诊、叩诊、按诊、触诊等检查方法,不难判别之。” 诊病 诊病诊(诊视;诊察;诊检;诊疾;~查;~候;问~;巡~;会~;误~) 看(看病;~视) 诊视病情:看候 诊断和治疗疾病:临症 实地诊病:临病 医生用手轻叩诊治部位:诊打 叩诊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望闻问切 中医用指按脉搏诊病:脉(评脉;号脉;切脉;把脉;凭脉;搭脉;按脉;捉脉;诊脉;胗脉) 切 把龙 中医切脉部位名:脉门 脉口 医生为病人诊脉的敬辞:请脉 切脉以察看病状:诊(诊切) 候脉察病 诊视病人而判断其病症:诊断 论断病情:论证 准确诊断:确诊 (诊察病状:诊病) ☚ 诊治 护理 ☛ 叩诊 叩诊kouzhen叩诊是以手指叩击或以手掌拍击被检部位,使之振动,产生音响,根据所听到的音响和所感到的振动,来判断该部位有无异常的检查法,常用于确定肺部病变的大小和性质,心界的大小,肝、脾的边界以及腹水的有无等。叩诊的手法可分为: ❶直接叩诊法,它是用手指或手掌直接叩击或拍击被检部位的检查法,该法不如间接叩诊法灵敏、准确,偶尔用于胸部或腹部面积较广泛的病变。 ❷间接叩诊法,检查者将一手的手指放在被检部位,作为板指,用另一手的手指作为叩指,叩击板指,以引起被检部位振动的方法。被叩击部位可产生不同的反响,根据音响的强弱、长短、高低等,在临床上通常分为清音、鼓音、浊音、实音等。 ☚ 触诊 嗅诊 ☛ 叩诊percussion系用手指(或物件)叩击人体组织或器官(因各种组织或器官弹性、含气量、邻近器官的含气量与距离不同)引起震动而产生的声音不同,来判断各器官物理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检查时被检查者应体位舒适、肌肉放松;环境肃静、温度适宜;检查者叩击力量适度、动作敏捷、边检查边辨别叩诊音并需注意不同部位音响的比较。叩诊方法有直接叩诊法与间接叩诊法;依据叩诊力的强弱分重叩诊法、轻叩诊法和最轻叩诊法。叩诊所产生的声音有清音(强音)、浊音(弱音)、长音、短音、高音、低音、鼓音与实音等。 叩诊percussion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部,使之震动产生音响的检查方法。根据音响的特点,可以判断被检查部位脏器状态(气液量、致密度、体积大小、界缘)的改变。叩诊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 叩诊 叩诊叩诊是以手指叩击或以手掌拍击被检部位,使之振动,产生音响,根据所听到的音响和所感到的振动,来判断该部位有无异常的检查法。以手指叩击或以拳捶击被检部位,观察有无疼痛,也属叩诊法。叩诊时让病人端正姿势,放松肌肉,充分显露被检部位。检查者则根据叩诊目的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叩法。叩诊中应与对侧相应部位作对比,即使单侧有轻微异常,也易于发现。 叩诊法 根据叩诊手法的不同,分为直接叩诊法和间接叩诊法。 直接叩诊法: 是奥地利医生Auenbrugger (1722~1809)所发明,1761年正式发表。它是用手指或手掌直接叩击或拍击被检部位的检查法,又可分为指叩法和拍叩法。指叩法的手法是将右手中指各指节稍屈曲,利用腕部的屈伸动作,用指端叩击被检部位。现还用于检查骨胳的叩击痛和Chvostek征等。拍叩法的手法是用并拢的第2~5指的掌面拍击被检部位。现在还偶尔用于肺部大面积实变、胸腔大量积液或积气和腹腔大量积液等。直接叩诊法在发现体征方面不如间接叩诊法灵敏、准确,所以在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 间接叩诊法: 它是继直接叩诊法之后,由法国Piorry(1794~1879)所创始,正式发表于1828年。原法是以角质板贴置于被检部位,用手指来叩。以后经不断改进,才发展为检查者将一手的手指放在被检部位,作为板指,用另一手的手指作为叩指,叩击板指,以引起被检部位振动的方法。根据板指放法的不同,可分为板指平放叩法和板指屈曲叩法。板指平放叩法是临床通用的叩诊法。手法是将左手中指的第二和第三指节贴放在被检部位,但勿加压,其余四指和手掌微微抬离身体表面,右手中指(叩指)各指节屈曲,前臂不动,仅利用腕关节的活动带动叩指,使其指端垂直地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的远端或第三指节的近端。叩击后,叩指应立即弹起,以免阻碍被叩部位的振动。此法根据叩指用力的大小,又分为重叩法和轻叩法。重叩法的叩击波传播的深度大、面积广,适用于检查深部面积较大的病变。重叩法的叩击波在胸部只能向深处传播约7cm,去掉胸壁的厚度约2cm,所以此法只能发现距肺表面5cm范围以内的病变。轻叩法是利用叩指的掌指关节或腕关节的小幅度屈伸动作轻叩,此法适用于叩心脏和肝脏的实音界或浅部小面积病变。板指屈曲叩法是将板指近侧指骨间关节屈曲成直角,远侧指骨间关节伸直,仅用指端接触被叩部位,叩指叩板指第一指节的远端。此法适用于检出面积较小的病变。捶叩法也是间接叩诊法的一种。检查时检查者将手掌贴放在被检部位,另手握拳,用尺侧缘捶该手手背,问病人感觉如何。此法常用于检查深部组织或器官有无叩击痛。 叩诊音 叩诊可使被叩部位一定深度的组织振动,形成音响,即叩诊音。叩诊音的性质因振动频率、振幅大小和是否乐音而异。频率高的音调高,振幅大的音响强,乐音的音律和谐。临床上常遇到的叩诊音有四种,即清音、浊音、实音和鼓音。清音的频率约为每秒100~128次,强度不定,非乐音,振动时间长。正常肺部的叩诊音即为清音。浊音较清音的调高,而强度稍弱,非乐音,振动时间稍短。被肺遮盖的肝上部和心左缘稍内即为浊音。实音的音调更高,强度也更弱,非乐音,振动时间短。实质脏器直接贴近体表处即为实音。鼓音为乐音,音响强,振动时间长。腹正中部叩诊音为鼓音。其他各种叩诊音都是这四种基本叩诊音的变音。如浊鼓音是介于浊音和鼓音之间的叩诊音;过清音的音调较清音低,音响强度较大,类似乐音。 ☚ 触诊 听诊 ☛ 叩诊 叩诊percussion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之一。1761年由奥地利医师Aucnbrugger在叩打酒坛探查酒量的启示下发明了叩诊。18世纪末,法国医师Corvi sart在临床上推广了叩诊法,1828年法国医师Piorry又在叩诊基础上创建了间接叩诊法。是医生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的某部位,使之震动产生音响,然后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是否正常。叩诊的应用范围很广,但主要是胸腹部脏器的诊察。叩诊的方法有间接叩诊法*和直接叩诊法*。另外,用手或叩诊锤叩击被检查的部位,观察有无疼痛、反射强弱也属叩诊。 ☚ 痛压测验法 叩诊锤 ☛ 叩诊percussion 叩诊kòu zhěnpercus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