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文经学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文经学派 古文经学派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一个流派,与今文经学派相对。古文经是指秦代以前用六国文字书写的儒家经典。西汉初年,因开献书之路,古文经陆续发现,除来自民间外,相传武帝末年鲁恭王为扩充宫室,拆除孔子宅院,从宅壁中得到 《尚书》、《礼记》、《论语》和《孝经》等数十篇,都是古文经。汉世《尚书》多用今文,“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家”(《史记·儒林传》),自孔安国治古文经,用今文定其章句,通其假借,传授生徒,古文经学开始萌芽。今文经学因其注重发挥经文中的 “微言大义”,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而被立于官学,古文经学家则把孔子看做是一位史学家,认为六经是孔子整理古代史料书籍的定本,他们讲经重视语言文字,偏重名物训诂,解字说经,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诗》用 《毛诗》,《春秋》 用 《左传》、特重 《周官》,这些与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毫不相干,因此古文经学虽视自己为真经学却得不到朝廷的承认,几度风雨,不能立于学官。直到西汉末年,王莽为了夺取西汉政权,托古改制,广泛收揽人才,他采纳古文经学的提倡者刘歆的建议,在太学里设立了 《左氏春秋》、《毛诗》、《周礼》、《古文尚书》四个古文经学博士,古文经学由此逐渐勃兴。他们信古而不趋时,实事求是,排斥迷信,反对谶纬,东汉许慎、贾逵、服虔、马融、郑玄为其大师。郑玄兼采今古文,遍注群经,而以古文为宗,影响直至隋唐。宋代程朱理学兴起,古文经学遂衰落。明末顾炎武提倡“舍经学无理学”,他把考据学和经学、史学结合起来,从考据入手,研究经史,经学渐次复兴,至清乾隆、嘉庆而大盛。学者们继承古文经学家的训诂方法而加以条理发明,考据学派的吴派、皖派都是古文经学派,他们由训诂音韵得明许、郑之学,在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方面,有较大成就。清末民初孙诒让、俞樾、章太炎、刘师培等仍以古文经学授业,颇有影响。 ☚ 今文经学派 齐学 ☛ 古文经学派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流派。此学派以训解古文经籍为特征。所据经典用秦以前的“古籀”文字写成。据古文经学家所说,秦始皇焚书,项羽毁典,使孔子编订的“六经”多所残缺。尚存者或藏于宅壁,或散佚民间,至汉代才陆续发现,主要有《古文尚书》、《周官》(《周礼》)、《春秋左传》等。王莽采纳刘歆建议,立古文经学博士,以排斥今文经学,自此经今古文两派展开激烈论争。古文经学对经书字句、篇章、中心含意及古代典章制度和人物的训解、评论均与今文经学不同。古文经学派崇奉周公,视孔子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师,认为“六经”是孔子整理的古代史料之书,因而注重于名物训诂和考证经籍所记史事。古文经学盛行于东汉,名家辈出,后世称为“汉学”,影响深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