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代火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火箭

055 古代火箭

火箭是我国古代一大发明。火箭一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初期火箭把易燃物绑在箭杆上,点燃后用弓弩射出,即为燃烧箭。随后出现的火药鞭箭,用火药代替易燃物,仍以弓弩射出,还不是靠自身喷气推进的火箭。10—13世纪,战争推动了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展,出现了用喷射作用和爆炸作用的火药武器,如震天雷炮、火枪。火枪是火药在药筒内燃烧并向前喷射烟和火的武器,它用16层纸卷成枪筒,长约2尺,筒内充填柳炭 (灰)、铁滓、磁末、硫磺、砒霜等物,用绳把筒绑在枪端,使用时点燃装药,向前喷射烟火,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原始火箭武器。南宋孝宗年代(1163—1189)出现爆竹烟火,如“高升”(俗称二踢脚)利用火药一次爆炸的反作用力升到空中,然后再引爆另一部分发出声响;“花炮”是利用火药缓慢燃烧作用和向上喷火的 “花”;“地老鼠”和“走线流星”利用自身喷气的反作用力向前推进,是靠自身喷气推进的火箭雏形;“起火”(俗称“旗花”)是在药筒上捆一根细竹竿,竹竿前加一箭头,尾端装上箭尾,这是喷气推进式火箭。元、明年代,火箭武器在战争中发展,一方面火箭样式增多,如飞刀箭、飞枪箭、燕尾箭等,另一方面多箭齐射,少的2—3支,多的100支,如五虎出穴箭、七筒箭、九龙箭、四十九矢飞廉箭、百矢弧箭、百虎齐奔箭等。传说14世纪末,万户两手各持大风筝,并让人把自己绑在坐椅上,坐椅背后装47支大火箭,点燃火箭,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升空,这次实验虽遭失败,但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力量飞行的传奇式人物。明代已有多种火箭武器的记载,如“震天雷炮”、“神火飞鸦”、“飞空砂筒”、“火龙出水”、“万人敌”。其中“震天雷炮”、“神火飞鸦”都是靠自身的火药推进到目的地再引燃火药爆炸,实为原始火箭弹;“飞空砂筒”火箭,前后有两个药筒,筒口向后,药筒引爆后将火箭射出,再引燃爆竹,喷出细砂伤人,然后筒口向前的药筒点燃,将火箭送回,这是一种回收式火箭;“火龙出水”实为多级火箭;“万人敌”是用粘土作的扁圆柱体,内装火药和毒剂,点燃火药,靠圆柱体上小孔喷射气流旋转飞行,用毒烟和火焰杀伤敌人。这是一种利用反作用喷气原理的武器。我国古代火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传入欧洲。

☚ 古代飞行技艺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 ☛
000018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