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今印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今印史一卷。明徐宫撰。徐官字元懋,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徐官是魏校的门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魏校曾作《六书精蕴》,以篆改隶,又以古篆改小篆,穿凿附会。徐官承其师之衣钵,谬为高论,在摹印一事上,动辄引“六书”为词,而实际上于摹印并无所解,于六书亦无所解。许慎《说文解字·序》载印之书,别为一体,名曰“缪篆”。而汉人之印传于明代,不只千百年,往往不同于小篆。比如小篆借“镏”为“刘”,通“朋”为“凤”。而古之印章是用于示信,使人辨识,所以务肖本形。假如改诸葛亮为诸葛谅、改韩愈为翰瘉,人们如何知道是谁呢?何况如徐官之论,动辄以钟鼎古文镌刻之。此外又称古篆首列《苍颉篇》,按此书《隋书·经籍志》已佚,徐官是从何处看到的呢?又称隶书宜结体微方,当一一翻小篆而为之。这样则汉、魏碑刻就全是错误了。还有称宋版《说文解字》为徐铉所书,其弟徐锴校正。不知徐锴于南唐已卒,如何去刻宋版。总之此书错误百出,不足为凭。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另有《广百川学海》本、《宝颜堂秘笈》本、《篆学琐著》本、《丛书集成》本。 古今印史一卷。明徐官撰。是編究明篆文十數字,解說書體,就印章論說象形印、用印法、摹印法、印章制度、九叠篆等。實為雜說集。所論欠整理,多與書名不符。末九條為附録,揭示諸家之說。《石廬金石書志》舉其二三例,曰:“摹印無所解,于 ‘六書’,亦無所解。”斥曰:“其謬妄更不足辨矣。”刊有《寶顏堂秘籍》本、 《廣百川學海》本、 《說郛》本、《篆學瑣著》本、《叢書集成》本,日本有刻本。復刻《寳顏堂秘籍》本者加有訓注,卷末附録自《嬾真子》、《學古編》、《春渚紀聞》、《遵生八箋》之鈔文。載有一色東溪序。(日本)元禄十年(1697)京都書肆梅村三郎六衛刊。撰者徐官係東吴人,字元懋,號榆庵。隱于醫,從魏校學篆隸,通六書,精印學。尚有 《六書精蘊》六卷 (與魏校共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