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
是指口腔粘膜组织发生缺损的病变。在老年人的口腔粘膜病中。其发病率次于裂沟舌、白色水肿、唇粘膜烟斑、摩擦性角化病,但却常带来一定痛苦。口腔溃疡常见者有: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口腔粘膜灼痛性溃疡。根据溃疡多少、深浅、大小等特征可分为轻型、口炎型、重型及白塞氏综合征四型。发病原因目前尚无一致结论。一般认为有关因素与“心脾有热”、胃肠道功能紊乱、疲劳、睡眠不足、月经周期、遗传等有关。各型中以轻型较多见,表现为溃疡常为几个,散在,大小不等。溃疡具有边红、底黄、微凹、灼痛的特点。治疗上宜针对有关因素予以预防。药物上尚缺乏可靠的根治方法。为减轻症状,缩短发作期、延长发作间期,局部可使用消炎止痛剂,如2.5%金霉素甘油、溃疡膜、华素片等。重症全身治疗可酌用糖皮质类固醇、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药物。
创伤性溃疡口腔内慢性刺激可使唇颊舌软组织产生创伤而形成溃疡。例如,老年人口腔牙齿龋坏形成的残冠、残根及不良修复体未予处理,其锐沿长期刺激附近软组织则可形成创伤性溃疡,又称褥疮性溃疡。其表现为溃疡附近有机械刺激因子,发展较慢,溃疡中心较深,周围软组织可有轻度硬结区。一般无明显疼痛,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疼痛。祛除刺激因子后可逐渐自愈恢复正常。创伤性溃疡应注意与结核性溃疡、恶性肉芽肿等区别。
创伤性粘膜血疱性溃疡在仓促咀嚼或吞咽干燥脆硬食物时引起软腭、颊粘膜下微血管破裂、渗血而形成粘膜下血疱。血疮破溃后形成溃疡。其表现为软腭、颊粘膜上单个、较大、边沿清晰、略感疼痛的表浅溃汤。治疗:早期未破者可消毒后抽放出瘀血。已破者可用消炎止痛类含片以预防感染,一般数日后自行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