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放射病
放射病是由电离辐射如X线、镭、放射性核素等对人体进行体内或体外照射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头颈疾患经放射治疗的患者以及一些接触放射线的职业病患者,皆可观察到口腔牙颌系统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放射线对机体各组织的损害程度,决定于它的强度、作用时间、患者的年龄以及各组织对放射线的敏感度等因素。
口腔放射病以及口腔各组织对放射的反应如下:
❶口腔粘膜:早期粘膜充血、水肿,出现红斑,最后发展为广泛的溃疡,有时可导致相当严重的粘膜炎。患者自觉唇、舌、颊粘膜灼痛,进食说话困难。可对症处理,保持口腔卫生,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类食物,疼痛严重的可用0.5%普鲁卡因含漱。
❷味蕾:经1000rad照射则出现味蕾变性和萎缩,控制癌量时,结构几全破坏,味觉丧失。
❸涎腺:大涎腺的变化表现在唾液的量、粘度、pH值及其无机和有机成分等方面,患者自觉口干,由于微血管的纤维化,腺泡明显变性,腺体体积减少并与周围组织粘连。
❹牙周组织:放射线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破坏,致牙龈肿胀,点彩消失,牙周膜纤维结构变得紊乱,牙周膜增厚,血管及细胞成分减少;严重者牙槽突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出现牙周袋溢脓,牙齿松动等症状。
❺牙齿: 放射照射后,牙齿容易脱钙,放射线引起龋齿主要是由于涎腺的损害,口干使口腔正常的自洁作用丧失,而形成放射性龋,放射性龋好发于牙颈部,发展快,常引起牙冠折断。严格保持口腔清洁,可降低放射龋的发生。
❻牙髓: 放射线对牙髓组织的影响是牙髓组织水肿和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充血,后期出现牙髓萎缩或纤维化。临床有时出现急性牙髓炎症状,或称放射性牙髓炎,可按一般性牙髓炎处理。颌骨:由于闭塞性脉管炎血运阻塞,颌骨的基本变化是重建功能障碍及纤维变性,遇外伤,感染易发生放射性骨髓炎。
放射线还可影响牙齿及颌骨的发育。对牙胚的损害,由于照射时期不同,可引起各种畸形,如牙釉质发育不全、畸形牙、过小牙、牙根发育不全、无牙根或牙齿缺如,牙齿萌出迟缓或早萌、早脱等。被照射的上颌骨或下颌骨均可发育不全,产生颜面发育不对称或出现小颌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