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口周瘢痕挛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口周瘢痕挛缩

口周瘢痕挛缩

口唇及其邻近部位的皮肤软组织外伤、感染,尤其是烧伤,创面愈合后所遗留的瘢痕,都可形成口周瘢痕挛缩畸形。由于致伤原因,损伤的部位、深度、范围,早期处置,和愈合情况的不同,口周瘢痕挛缩可以表现为口角歪斜移位、小口畸形及唇外翻等不同情况。
口角歪斜移位 一侧口角因瘢痕牵拉向上或向下方歪斜或移位,常由于局部比较局限的损伤所致,多可采用Z成形术原则矫正(图1)或复位(见“皮瓣”,图15)。口角歪斜移位还可由于受邻近部位,如面颊部或颌颈部烧伤后所形成的面积较广而深厚的挛缩瘢痕的牵引所致,须将瘢痕切除并设法修复创面,才能解除对口角的牵引而恢复常态。

图1 口角歪斜Z成形术矫治
(1)术前: (2)术后。


小口畸形 口角部瘢痕挛缩引起变形所致。多继发于口周皮肤烧伤,或口唇粘膜较重的感染,或化学性损伤。近年来在家用电器比较普及的地区或国家,幼儿玩弄吸吮电器插头,发生口周皮肤粘膜电烧伤,瘢痕挛缩形成小口畸形,已成为一种典型病症。口角挛缩,可局限于一侧,但以双侧为多见。表现为口裂缩小,重者状似鱼口,进食和语言功能都有严重障碍。由于被迫经常用力张口,常引起局部脆弱瘢痕组织的反复皲裂或形成溃疡。小口畸形可采用口角皮肤瘢痕切除,粘膜Y形切开法治疗(图2)。有些小口畸形,是由口角前方的蹼状瘢痕封闭所致,口角被掩盖在蹼的深面,仍保持完好。这种小口畸形可按Z成形术原则修复(图3)。口角部因电烧伤,粘膜受损瘢痕深厚者,则须于切除瘢痕后采用上下方颊粘膜瓣移转以修复口角部的红唇(图4)。

图2 口角皮肤瘢痕切除粘膜Y形切开法矫治小口畸形
(1)口角皮肤瘢痕切除范围; (2)显露口角粘膜作Y形
切开; (3)形成三个粘膜瓣分别向外翻转以覆盖上下
红唇及口角部创面;(4)缝合后,口角开大,口裂复常。

图3 Z成形术矫治口角蹼状瘢痕
(1)口角蹼状瘢痕形成小口畸形。(2)Z成形术的切口,
右口角实线为缘蹼状瘢痕的游离缘及在外侧面的切
口,虚线为内侧面切口。左口角显示形成了一个外侧
面以下唇为蒂,内侧面以上唇为蒂的皮肤瘢痕瓣。
(3)两皮肤瘢痕瓣互换位置后缝合,口角开大,口裂复常。

图4 颊部粘膜瓣移转矫治小口畸形
(1)口角瘢痕小口畸形; (2)口角
瘢痕切除,上下颊部粘膜瓣的位
置和形状; (3)粘膜瓣移转修复
口角和上下唇红唇部; 供粘膜区
直接缝合。


唇外翻 局限性外伤瘢痕愈合后所形成的局部口唇轻度外翻,比较少见,一般只表现为红唇缘的局部凸出不齐,口裂不能紧闭,外翻部呈切迹状缺裂。这种外翻可酌情采用单一或连串Z成形术(图5),或V-Y手术(图6)矫正修复。

图5 连串Z成形术矫治上唇右侧轻度外翻
(1)直线瘢痕牵拉引起外翻,Z成形术切口; (2)矫治后。

图6 V-Y手术矫治下唇右侧轻度外翻。
(1)局部瘢痕牵缩形成外
翻,V形切口; (2) Y形
缝合,外翻消除。


面部烧伤瘢痕挛缩引起的全部唇外翻最为多见。轻者,口唇闭合不全,粘膜因长期外翻暴露,以致干燥,易角化结痂,或发生皲裂,组织肿胀肥厚。中度者牙龈外露,语言饮食均感不便。重度外翻,发生于上唇,可部分或完全堵塞鼻孔,妨碍呼吸;发生于下唇其功能危害更甚,由于龈唇沟消失,口涎外溢,颏颈部皮肤因经常受唾液浸渍而易于糜烂。最严重的下唇外翻常伴有颈前瘢痕挛缩。瘢痕面积广阔,连成一片。烧伤引起的唇外翻,一般都需行瘢痕切除、挛缩松解和植皮术修复。
单纯上唇外翻复位后创面的修复,宜用取自耳后、或锁骨上的全厚皮片。注意应按面部形态解剖分区切除上唇瘢痕,并在中央部位保留薄层瘢痕组织,使上唇中央微显突出,以免外形平板单调。上唇外翻复位不需作过度矫正,否则日后随组织松动重力下垂,将显现上唇过长的反常形态。
单纯下唇外翻复位后创面的修复,轻度者可采用鼻唇沟皮瓣移转修复(图7)。如所需皮瓣过长,可行延迟移转。中度或重度的下唇外翻,则需采用皮片移植。按面部形态解剖分区,切除位于下唇并包括颏部的瘢痕。两侧切口应稍超越口角伸入上唇,则植皮愈合后,有将下唇向上悬吊以对抗日后重力下垂,防止外翻复发的效果。在颏尖部位可保留适当面积和厚度的瘢痕组织,以取得植皮后该部较为丰满的良好形态(图8)。下唇严重外翻持续时日过久者,于瘢痕切除,挛缩松解复位后,如发现因口轮匝肌过度松弛,下唇不能紧贴下牙槽,张力不足时,则尚须作唇组织的全层楔形切除缝合,紧缩后再行植皮。严重外翻,因烧伤深度大,瘢痕切除后需用皮瓣修复者,如颈部皮肤尚完好时,可采用颏颈部双蒂皮瓣法,手术分两次完成(图9)。这种手术因需行俯首体位制动2~3周,故年长病人应慎用。

图7 下唇轻度外翻用鼻唇沟皮瓣修复
(1)下唇及鼻唇沟部切口;
(2)外翻复位,皮瓣移转修
复创面后缝合。

图8 下唇瘢痕切除范围
两侧口角部切口向上伸入上唇,颏尖部点区示保留适当厚度瘢痕层的范围。

图9 用颏颈部双蒂皮瓣修复下唇外翻(1)瘢痕切除外翻复位后所遗创面; (2)将颏颈部皮肤
潜行剥离, 于俯首位缝合;(3)第二期手术在颈前作横
切口形成颏颈部双蒂皮瓣, 仰首后皮瓣上移,颈部创
面用皮片修复。


最严重的下唇外翻,伴有颈前的广泛瘢痕挛缩,除可用皮片修复全部创面外,有时还需用两侧肩部皮瓣、胸肩峰皮管、或游离皮瓣的移转移植,以完成唇颏和颈部创面的整体修复(参见“颈瘢痕挛缩”)。下唇外翻与上唇外翻不同,为补偿日后的重力下垂,防止复发,须作过度矫正。上下唇都外翻时,可以同时施行手术,但为便于术后经口摄入饮食和减少创口污染,也可分期分别进行。
☚ 颜面烧伤   颜面老年性改变 ☛
000176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