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叙事性散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叙事性散文

叙事性散文

按表现手法的不同进行划分的,以写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散文。叙事性散文侧重于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记述人物的活动,叙写事件的发展过程。我国古代这类散文很多,如史传、碑志、墓铭以及记叙山水楼台、名胜古迹、书画古董等事物的文章。
叙事性散文偏重于写人和叙事。对于人和事的真实性问题,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和事必须是真人真事,不能有丝毫的虚构成分; 第二种观点认为,人和事必须真实,细微末节可以虚构,基本情节不能虚构; 第三种观点认为,散文可以象小说一样进行虚构,不必真有其人和其事。第一种观点居于统治地位。叙事性散文按时间推移和空间的变换安排内容,以叙述描写手法为主要表现手法,具有鲜明浓郁的抒情因素,其抒情不能游离于所记叙的人物和事件,要在叙述中抒情,描写中抒情,溶情于事,溶情于人。叙事性散文的写人并不要求全面叙写人物的生活经历和精神面貌,只须刻画人物生活经历中最感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侧面; 其叙事亦不要求写事件的全过程,不必完整地反映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的各个环节,并不要求详细描写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只须选择作者自己感受最深、最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片断,以简炼的笔墨勾勒出富于生活和时代气息的画面,信笔所至,片断拾零。叙事性散文主要有速写、特写、游记、回忆录等。

☚ 散文   抒情性散文 ☛
叙事性散文

叙事性散文

在《中国文学艺术基础》(北希求埃特,1979)一书中,刘若愚把中国古典散文分作“叙事性散文”、“描述性散文”和“寓言”三种。他说,叙事性散文是以叙事为主,以事实为基础的非虚构作品。这类作品有的叙述历史事件,有的叙述家庭场面和私人生活。从叙事角度来看,前者用第三人称,做纯客观描述,后者多用第一人称。
论者认为,司马迁的《史记》是前一种散文的典范。司马迁不仅是伟大的历史学家,也是公认的散文大家。他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段,语言简洁生动,情节戏剧性很强,人物刻划鲜明、逼真。例如,写侯嬴佯装傲慢,故意激起围观者的不满、客人们的惊讶,以考验公子,就不仅描绘出人物的外在表现,而且揭示了人物的内在感情,及其行为的动机。而“荆轲刺秦王”一段,更富于戏剧性。作者交待事情速度极快,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短小的语句好象急促的“断音节奏”(staccato rhythm),主语的省略又加强了这一效果。此外,作者在这闪电般的行动中,还能忙中偷闲,找到时机解释秦王何以不能立即抽剑、廷臣何以不带武器、卫兵何以未来援助。总之,司马迁的许多描写,都堪与现代小说媲美。
论者认为,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另一种散文的范例。他说,李文是一篇优秀的自传体叙事散文,其中记载了她与丈夫分享研讨学问和收藏古物的喜悦,以及后来的流落江南、夫妻离居和丈夫病逝等等。文中没有夸张的感情;没有言过其实的描绘,但通过这些毫不渲染的文字,她初婚时的美满和后来的不幸形成了鲜明对照。归文以朴素而真挚的笔触写家庭琐事,也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该文颇具言外之意,如写家庭衰败的厄运、对亡母的孝爱、对童年的怀恋,皆在不言之中。补叙的一段写妻子。作者天真地回忆亡妻的言行,透露了自己的悲痛之情;又通过树木的繁茂,反衬自己在妻子死后的哀伤与孤独。

☚ 古文的发展   描述性散文 ☛
叙事性散文

叙事性散文

指以记人叙事为主,又洋溢着浓厚抒情气氛的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它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它在表现手法上与小说相似,但不象小说那样用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鲁迅的《藤野先生》和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是优秀的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叙事散文。

☚ 故事村   独脚戏 ☛
000038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