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变形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变形虫biàn xíng chóng

一种原生动物,细胞膜纤薄,由于原生质的流动,使身体表面伸出无定形的指状。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动物》:“其骨格为石灰质或硅酸质,其体为黏液,其外有突出之虚足,其收缩力能移动而采取食物也。虚足幅广,或如细丝,或如树根,或如指状,若是者,谓之根足虫类。变形虫类、有孔虫类、放散虫类属之。”1909年钟观光《理科通证·动物篇·原生动物》:“变形虫,或曰阿米排,译西音也。”1915年《袖珍英汉辞林》:“Amoeba,变形虫。”

变形虫Amoeba

又称阿米巴(音译)。肉足纲,变形虫科。细胞膜为纤薄的质膜。细胞质分外质及内质。原生质可向细胞周围任何方向流动,致使身体表面生出不定形的突起,称为伪足。伪足呈指状、叶状或针状等。虫体可借伪足进行特殊的变形运动,随伪足的伸缩而变化。伪足除运动机能外,兼有摄食的机能,伪足包裹食物后,进行细胞内消化。种类很多。一般生活在水中,如大变形虫。

变形虫的构造及伪足的形成(箭头示运动方向)

1.溶化区 2. 质膜 3. 外质 4. 内质 5. 凝化区 6. 伪足 7. 核 8. 食物泡 9. 伸缩泡

变形虫

变形虫bianxingchongAmoeba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变形虫科。体表无坚韧的表膜,仅有1层薄的质膜。膜内为较透明的细胞质,可明显区分为内质和外质两部分。内质又可分为不能移动的凝胶质和可随虫体的移动而流动的溶胶质。由于细胞质的流动,身体表面可生出1个或数个暂时性的、无定形的指状、叶状或针状突起,称为伪足,身体即借此而向前移动。身体的轮廓,随伪足的伸缩而有变化。伪足还会包围衣滴虫、硅藻、细菌等外物和水一起形成食物泡作为食物,并把被包裹的食物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如硅藻外壳),可从质膜任何部分排出体外。种类很多。一般生活在淡水池塘、稻田或藻类较多的静水沟内,在水底、腐泥中或水面常可找到大变形虫(Amoebaproteus),虫体的直径可达200微米以上,肉眼可见。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切勿震动,否则,缩成小团难以发现。在细胞质内有1个椭圆形的细胞核,用醋酸甲基绿染色后,即可见到;伸缩泡1个。虫体以二分裂方式生殖。


图117 变形虫的结构

☚ 肉足纲   孢子纲 ☛
变形虫

变形虫Bianxingchong

原生动物门肉足纲的动物,亦称为阿米巴。变形虫体形不固定,体表为一层薄的细胞膜,细胞质分为较透明的外质和致密的具颗粒的内质,内质中具一扁盘状细胞核和调节水分平衡的伸缩泡。变形虫可通过内质的流动在身体任一部位产生临时性突起,称为伪足,是运动和摄食的细胞器。变形虫以藻类、细菌和其它原生动物等为食物,通过吞噬作用在内质中形成食物泡,还可通过胞饮作用摄取水溶性营养物,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留在身体相对的后端排出。变形虫常以无性的二分裂繁殖;有些变形虫还可包囊化以抵抗不良环境,在条件适宜时,虫体在包囊内一分为二,破囊而出。变形虫生活在缓慢流动、水质洁净、藻类丰富的浅水中,常附着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或水底泥沙表面。由于变形虫为结构简单的单细胞有机体,个大而易于培养(大变形虫可达600微米),因此可做为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实验材料,也是动物学教学的极好的实验材料。

变形虫


变形虫可在室内培养,取水边生长的狗尾草或禾本科杂草(带根)直接浸入过滤的池塘水或无氯水中,2周后即可镜检到变形虫。若加入麦粒于培养液中,可加速其繁殖。同时还可见到表壳虫、太阳虫等其它肉足纲种类以及其它原生动物。若冬天需用变形虫,可于夏天挖草并晾干备用。
☚ 棘皮动物   草履虫 ☛
000019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