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向论子干公元前529年,逃亡于晋的楚公子子干自晋回楚参与推翻灵王的政变。晋国执政正卿韩起问晋大夫叔向:“今灵王暴虐,众怨所归,子干此行回楚,能否夺取王位?”叔向对曰:“取国有五难:身为公子,有宠而无贤人辅助,一也;有贤人相助,而国中无内主相应,二也;国中有人相应,而无善谋之人,三也;有人为之谋划,而无民众支持,四也;有民众支持,自身无德,五也。子干逃亡于晋已十三年,晋、楚相从之人,未闻有贤达,可谓无人。国内族尽亲叛,可谓无主。未择良机,贸然而动,可谓无谋。终身羁居于晋,可谓无民。逃亡之后,人民并未表示爱惜思念,可谓无德。灵王虽暴虐,尚不记念旧恶,用穿封戌,犹有人君之度。楚人即使让子干为王,他五难俱涉,终将不可成功。取得楚国王位者,将为公子弃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弃疾具备五项条件。”事见《左传》昭公十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