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反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反语

 (1)概念
 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2)种类
 ①嘲讽性反语。把褒义词用在不好的人身上,表示憎恶、蔑视和讽刺。例如: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作者用“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等来讽刺北洋政府的残暴行为。
 ②喜爱性反语。把贬义词用在喜爱的人或物身上,表达亲昵、喜爱和戏谑的情感。例如: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3)反语的作用
 反语能委婉含蓄而又有力地表达感情。

反语

❶即“反切”,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
❷指早期的一种反切形式的隐语,盛于南北朝时期,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暗含(通过互为反切上下字切出)另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如“明辅”反语为“武平”(“明辅”切“武”,“辅明”切“平”),“常子阁”反语为“石子岗”(“常阁”切“石”,“阁常”切“岗”)。此类情况在《南史》、《北史》里都有记载。
❸又称反话,说反话。倒反之一。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意在嘲弄、讽刺。如“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大”实是“渺小”,“伟绩”实是“罪行”,“武功”实是“罪恶”。语中饱含着对敌人的强烈讽刺和血泪控诉。参见“倒反”。

反语

❶音韵学谓“反切”,如《颜氏家训·音辞》 云:“孙叔然创 《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
❷反切式秘密语的一种,多用于双音节词语,即以前字声母与后字韵母相拼,再以后字声母与前字韵母相拼,用所得音节替代原读音。如“书本”反语读若“申补”,“上课”读若“社抗”。
❸反切式秘密语的省称。

反语

反语

❶与“反切”同。《颜氏家训·音辞篇》:“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古人音书,止为譬况之说,孙炎始为反语,魏朝以降,渐繁世变。”
❷与“双反语”“切口”同,利用反切方法构成的一种隐语。
❸与“倒反”同。参见“倒反”条。

☚ 反   反音 ☛

反语

反语

同“倒反”条。

☚ 倒反   委婉 ☛

反语

(一)指反切。(二)辞格之一。即把所要表达的真意隐藏起来,而用与之相反的话来表述。如汉·杨恽《报孙会宗书》: “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悦而忘罪。”称“圣主之恩”,其实是发泄被汉宣帝罢官的不满,说自己“悦而忘罪”是表示心中常怀郁愤,着意正话反说。又如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以“无赖”表可爱, “恼杀人”表爱杀人,则立意在以反取趣,轻松幽默。

反语

反语fanyu

修辞学术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的辞格,叫做反语。
根据反语的修辞作用,可分成两种。1.讽刺性反语。包括对坏人坏事辛辣的嘲讽和对人民内部的善意的讽刺。例如:
❶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❷党八股也就是一种洋八股。这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的。我们为什么叫它做党八股呢?这是因为它除了洋气之外,还有一点土气。也算一个创作吧!谁说我们的人一点创作也没有呢?这就是一个!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例❶“文明人”正是“野蛮人”,“伟绩”、“武功”正是“罪恶”。反语的运用,深刻揭露和辛辣地讽刺了反动政府屠杀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的野蛮罪行。例
❷对于极力反对的党八股,却说是个“创作”,是对人民缺点的善意的讽刺。2.佯嗔性反语。表面上是责备、嗔怪,实际是赞扬、满意,造成幽默、诙谐的情趣。例如:
❸你借与我半间儿客舍僧房,与我那可憎才居止处门儿相向。(王实甫《西厢记·借厢》)
❹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例
❸“可憎”是爱极的反语。例
❹“骂着”、“狠心贼”是思念之极的反语。反语的运用,将女性的纯真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惟妙惟肖,极富情趣。
反语,从表达形式上说,是隐蔽的,因此适宜于含蓄、曲折的表达需要。而从心理上说,又是人们感情激动时的产物。为此,反语通常具有含蓄的特点,而内里又包含着或为沉痛,或为欢快,或为讽刺,或为幽默的炽热的思想感情。
运用反语,必须注意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分清敌我,掌握分寸。其次,要力求明确,让人容易辨认是反语,不致引起误解。必要时,可以在上下文中作个交代,也可用引号或着重号作些暗示。

☚ 顶真   映衬 ☛
反语

反语Fanyu

修辞格之一,即故意说反话,说的内容与真正要表达的意思矛盾。使用反语,可以引起阅读的注意,加强语言的力量。反语一般用于讽刺,或者用来造成幽默。具体使用时,有两种方法:
❶用词语的反义关系构成反语,例如:“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
❷用小短句构成反语,和其它语句配合来表达本意,例如:“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

☚ 双关   含蓄 ☛
反语

反语

辞格之一,又称“反说”“反话”“反辞”“倒辞”“倒反”。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反语具有幽默有趣或辛辣讽刺的修辞效果,在一定语境中,反语比正面直说更为有力。反语通常分为两类:(1)风趣性反语。表示深沉、幽默而无嘲弄讽刺意味的反语,有人称作愉快的反语,前人也称“倒辞”。如:“咱们福都享受了,这回该分给咱两亩地,叫咱受受苦吧。咱这个老光棍,还清闲自在了几十年,要是再分给一个老婆,叫咱也受受女人的罪才更好呢。”(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是翻身长工的一段话,过去“福都享够了”其实是“苦受够了”,而现在分两亩地“受受苦”,却是“享享福”,而“受受女人的罪才更好呢”,是指能娶妻成家,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就更好了。这些正话反说,显得风趣幽默。(2)讽刺性反语。含有讽刺嘲弄意味的反语。这类反语最多,如:“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罚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例中的“伟绩”就是“血债”,“武功”就是“罪恶”,褒词贬用,含有强烈的批判色彩。运用反语要注意分清对象,不可滥用;为了使反语意思明确,可以结合本意一齐说,在书面上也可以加引号以区别于正面论述。

☚ 夸张   反复 ☛

反语

修辞格的一种。就是说反话:或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以达到讽刺、嘲弄或幽默、风趣的效果。如“假若当时我已经能够记事儿,我必会把联军的罪行写得更具体、更‘伟大’、更‘文明’。”“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点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反语

反语

用与本意恰恰相反的词句来表达本意的修辞方法,可以用正面的语言表达反面的意思,也可以用反面的语言表达正面的意思。用反语有时可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亲昵;但多数情况下,反语用于讽刺、批判、揭露,使表达更具有辛辣、幽默感,加深印象,引起注意,增强文章的战斗性,产生特殊效果。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反语比正面的论述更有力。例如:“如果他们要打,就把他们彻底消灭。事情就是这样,他们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 顶针   倒装 ☛
反语

反语

即“说反(意的)话”。指所说的语意与实际要表达的相反,以此可获得一种讽刺、批评或表示不满的表意效果。又称“倒反”。例如宋袁褧《枫窗小牍》(上):“宣和(宋徽宗时期)中有反语云:寇莱公(即寇淮)之知人则哲,王子明(即王元彻)之将顺其美,包孝肃(即包拯)之饮人以和,王介甫(即王安石)之不言所利。”反语运用得当,能使文章突出人物或事物的某些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表达一些深层的复杂心情。例如唐柳宗元《愚溪诗序》:“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文中说“今天我身逢政治清明的时代而作了与事理相违背的事,所以蠢笨的人中没有谁比我更笨的了”。结合前句“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而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用反语来抨击当政者美丑不分、智愚颠倒的不平心情是十分清楚的。

☚ 反复   用事 ☛

反语

iron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