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阵地抗击坦克进攻的阵地。由反坦克火器发射阵地和反坦克障碍物等组成。其规模、形式依任务、敌情、地形和反坦克武器、器材等情况确定,可构筑反坦克支撑点、网状阵地、壕沟网、壕沟网阵地、袋形阵地,设置地雷区等。要求因地制宜;能疏散荫蔽、纵深梯次地配置兵力兵器;构成远中近结合、明暗结合的火力配系;巧妙地改造地形,将天然障碍物与人工障碍物相结合;有利于发挥各军兵种反坦克力量的整体威力和运用多种反坦克手段;严密伪装,构成能阻、能打、能藏、能机动的反坦克阵地。反坦克阵地随坦克的发展与大量运用而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加密宽堑壕的办法迟滞坦克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以防坦克支撑点为基础的防坦克枢纽部和正面4~6千米、纵深2~3千米的防坦克地域。朝鲜战争期间,出现了以要点为依托、反坦克壕为骨干,堑壕、交通壕、陷阱以及其他工事和障碍物相结合的反坦克网状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