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双重真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双重真理即“二重真理”。 双重真理 双重真理主张哲学和科学真理同所谓的宗教神学真理可以并存的一种真理观。主要流传于欧洲中世纪。首创者是西班牙哲学家伊本·路西德(阿威罗伊)。尼德兰的西格尔、英国的邓斯·司各脱、奥卡姆、费兰西斯·培根等亦有这种主张。主要含义有二:(一)同一真理可以用双重形式来表述,即哲学的理性思辩形式,神学的隐寓象征形式;(二)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真理,一种是从经验和科学实验得来的哲学和科学真理,一种是从神的启示、从信仰中得来的宗教神学真理。它们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在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双重真理”说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是当时一些进步的思想家为使哲学和科学摆脱宗教神学的统治,争取独立存在的合法权利的思想武器。但同时也表明了他们的唯物主义学说还“充满了神学的不彻底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3页)。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反对“双重真理”论,否认有“信仰的真理”存在,只承认科学真理的存在。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西方某些资产阶级哲学家仍鼓吹“双重真理”论,为宗教信仰辩护,暴露了他们唯心主义哲学的反科学本质。 ☚ 心境 正义和非正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