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参与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参与制

参与制canyuzhi

垄断资本家通过收买和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对企业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股份公司的广泛发展,是参与制得以实现的前提。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支配权取决于掌握股票数额的多少。能够控制一个股份公司所必需的股票称为股票控制额。由于企业股票分散,持有少量股票的人很多。因此控制股份公司所需要的股票控制额就很低,一般只需要掌握股票总数的30~40%,甚至只要掌握5~10%就可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在帝国主义阶段,金融寡头首先控制一个总公司,把它作为“母公司”,“母公司”通过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控制额,使其从属于他,成为他的“子公司”;“子公司”再用同样的办法控制“孙公司”;依此类推。通过这种层层参与的方式,金融寡头可以支配比自有资本大十倍、百倍的他人资本。这就形成一个由少数金融资本占据顶端进行层层控制的多层宝塔。在帝国主义时期,参与制是金融寡头实现其在经济领域内的统治的主要方式。

☚ 财阀   股份公司 ☛

参与制

垄断资本家集团通过收买和持有大部分股票来控制其他企业的 一种方式。金融寡头为加强在经济领域内的统治,首先将其掌握的大银行或大企业作为总公司,即“母公司”,据此收买并控制其他公司的股票,将其作为“子公司”,然后由“子公司”用同样的办法控制更多的“孙公司”。


参与制

见“政治经济学”中的“参与制”。

参与制

参与制

垄断资本家用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对一系列企业实行控制的一种方式。垄断资本家首先购买某个大公司的股票,把这家公司控制起来,作为“母公司”,然后用母公司的资本去购买其他一些公司的股票,进而把他们控制起来,作为“子公司”,“子公司”再用同样的办法去控制一些“孙公司”; 如此下去可形成多层次的控制体系,就象一座金字塔,顶端的是“母公司”。金融资本家在经济领域内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因为利用“参与制”,金融寡头不仅可以支配比自己资本大许多倍的他人资本,而且还可以利用“子公司”“孙公司”进行风险大的经营活动,一旦失败,又可转嫁风险。

☚ 限制性商业惯例   参加付款 ☛

参与制

垄断资本家利用收买和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对企业实际控制的一种方式。垄断资本家把垄断组织中占统治地位的企业作为 “母公司”。“母公司”通过收买其他公司的股票而加以控制,使其成为“子公司”。“子公司”又以同样的方式控制其他公司,使其成为“孙公司”。股份公司的广泛发展是参与制得以实现的基础。能够支配一个股份公司所必需的股票称为股票控制额。按照一般原则,需要占有企业股票半数以上才能取得控制权。实际上,由于企业股票分散,一般只要掌握股票总数的30~40%,就可以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

参与制

垄断资本家通过收买或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对企业实行控制的一种方式。垄断资本家首先以一个大公司作为“母公司”。“母公司”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掌握其股票控制额,把这些公司变成自己的“子公司”; 这些“子公司”用同样的方式再控制更多的其他公司,使它们成为“孙公司”。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层层控制金字塔体系。站在这个金字塔顶端的垄断资本家就可以控制比自己资本大几倍甚至大几十倍的他人资本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帝国主义时期,金融寡头对劳动人民的经济统治就是通过这种“参与制”的方法来实现的。同时在“参与制”下,“子公司”、“孙公司”在法律上都是独立的。“母公司”便可以利用它们去干冒险勾当牟取暴利,但当它们冒险失败时,垄断资本家及其“母公司”又无法律责任,从而可以避免损失。

参与制

参与制System of Holdings

垄断资本家通过收买和持有企业股票,对企业实行控制加速生产集中的一种方式。他们首先控制主要股份公司的股权作为“母公司”,再由母公司用同样的办法控制若干“子公司”,“子公司”再控制若干“孙公司”等等。这种逐级控制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控制网,金融寡头居于塔尖,控制着资本主义经济。参与制以股份公司的广泛存在为基础。金融寡头利用参与制,可以支配超过自身资本几倍至几十倍的他人资本。参与制的发展明显地表现了金融资本的寄生性和掠夺性。

☚ 财政寡头   生产集中 ☛
参与制

参与制Participation System

跨国公司实施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公司通过获取其它企业的股票控制额,使其它企业从属于自己,变成“子公司”,各个“子公司”又以同样的方法控制更多的“孙子”公司。通过这种方法,一个企业可以用较少的资本控制超过自身多少倍的资本,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 国际垄断组织   控股 ☛
参与制

参与制Participatory System

参与制是在股份公司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其主要特征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高居塔顶的控制者开办归其直接控制的股份公司作为 “母公司”,通过购买别的公司的股票,掌握一定的股票控制额,使其成为自己的从属次级公司,这类次级公司再以同样方式控制更多的公司,这些“母公司” 以下的公司或者直接受控或者间接受控,由此所形成的逐级控制的制度就是参与制。由于股权分散化,股票控制额即便低于50%也可以控制一家公司,甚至1%~2%就可以对另一家公司产生影响。参与制的作用是控股者可以以较少的资本来控制比自己的资本大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他人资本。参与制是帝国主义经济中资本家实现其垄断的一种手段。列宁主要从金融寡头这种控制主体来给参与制作解释。“大企业,尤其是大银行,不仅直接吞并小企业,而且通过 ‘参与’ 它们的资本,购买或交换股票,通过债务体系等来联合它们,征服它们,吸收它们加入‘自己的’ 集团。” (列宁,1990,P. 347) 同时他又用另一经济学家的话来表达参与制的实质: “ ‘领导人控制着公司 (直译是 ‘母亲公司’),总公司统治着依赖于它的公司 ( ‘女儿公司’),后者又统治着 ‘孙女公司’,如此等等。这样,拥有不太多的资本,就可以统治巨大的生产部门。事实上,拥有50%的资本,往往就能控制整个股份公司……’,其实经验证明,只要占有40%的股票就能操纵一个股份公司的业务,因为总有一部分分散的小股东实际上根本没有可能参加股东大会等等。” (列宁,1990,P. 363) “……而在衰落时期,小企业和不稳固的企业纷纷倒闭,大银行就 ‘参与’ 贱价收买这些企业,或 ‘参与’ 有利可图的 ‘整理’ 和 ‘改组’。” (列宁,1990,P.570) 从参与制的作用看,列宁认为: “ ‘参与制’ 不仅使垄断者的势力大大增加,而且还使他们可以不受惩罚地、为所欲为地干一些见不得人的龌龊勾当,可以盘剥大众。因为母亲公司的领导人在形式上、法律上对女儿公司是不担负责任的,女儿公司算是 ‘独立的’,但是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女儿公司去 ‘实施’。”(列宁,1990,P. 364)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参与制的主要内涵和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6年意大利1589号法律,形成以国家为控制主体的国家参与制。据1589号法律成立了国家参与部,专门管理国有股份和国有股份占控股地位的国家参与制企业。根据法律,意大利的国会负责有关的立法、监督,由政府有关各部的部长组成,由内阁总理任主席的产业政策部际委员会负责部际的政策协调和确定国家对国家参与制企业的重大决定和制定大政方针。国家参与部主要是负责监督执行部际委员会的重大决策、总的指导方针,下达操作性指示,具体进行国有股份管理。包括对各控股公司的人事管理和对各控股公司的活动进行监督、协调和指导。国家参与部在塔顶位置,居控制者的地位。因此,所谓国家参与制是由股份被国家逐级交叉控制的企业组成的一个公营资本和私人资本相结合的庞大金字塔形的经济体系。从领导系统来讲,它的顶端是政权机构,即中央政府的国家参与部; 中间是本系统的管理机构,即各级控股公司; 下层是无数个企业,即生产或业务单位。从国家参与制本身的经营管理系统来讲,上面是跨行业跨部门的巨型控股公司,中间是经济部门组成的企业集团,即次级控股公司。下面的企业通过次级控股公司受巨型控股公司的控制 (戎殿新等,1988,P. 241)。这种参与制内部机制是一样的,只是控制主体变化了。
在当代经济中,混合控股公司的控制方式就是参与制。“混合控股公司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的比例,被控制的公司就成为其子公司,再由子公司去控制另外一些公司的股份,使之成为其孙公司,这样通过层层控股,形成金字塔型的结构。” (黄速建、沈志强,1993,P. 23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兴起,参与制不仅可以以股票控制额来控制其他的企业,而且可以通过生产技术的前后向联系来控制附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西方有的学者认为: 日本独立企业集团是围绕一个强大的企业为核心来发展,集团内部分母公司及受控的半独立附属企业,附属企业通过生产控制纽带来与其子公司联系; 集团的母公司也可以通过垂直生产关系来统一控制多层的附属契约签订者(Kenichi Imai,1994,P. 130)。

☚ 合伙制   法人 ☛
000001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