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县级公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县级公路具有全县性的政治、经济意义并经上级主管部门确定为县级的公路。民国30年(1941年),四川省政府根据国民政府颁发的 《地方自治方案及实施新县制工作计划大纲》 的规定始提倡修筑县乡道路,当时即有少数县自行动工,由于各自为政,步调不一,各路互不衔接,形成 “断头路”。1949年底,四川省有支线公路72条、2120千米 (当时西康省尚无支线),且质量低劣,睛通雨阻,经常断道,有的失养而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0年开始,以 “民工建勤”、“民办公助”或 “以工代赈” 等形式修筑地方公路。50年代后期,全省掀起修筑地方公路热潮,计修筑2万余千米,这些公路在技术质量上不符合要求,但基本适应当时工农业生产需要,为四川公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为适应需要又相断出台一系列修建山区公路政策,出现修建地方道路的新高潮。至1995年底,全省拥有县级公路1297条、37600千米,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增长近18倍,且工程质量有很大提高。德阳的德旺路、德绵路,绵阳的永安路、中雁路已建成二级公路,雅安的飞宝路、宜宾的宜拱路大部路段已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许多县道均已建成 “标美路”。县公路中达到等级公路的里程占60%,其中一、二级公路近600千米; 有路面里程占97%;睛雨通车里程占96%; 绿化里程占46%; 桥梁6700多座,长20万余延米; 渡口近40处; 隧道16座,长1500余延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