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厥阴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經穴 > 厥陰俞 厥陰俞 juéyīnshù 亦稱“闕輸”。足太陽膀胱經穴。在第四胸椎下旁開一寸五分。因其爲手厥陰心包絡脈氣轉輸之處,故名。主治心痛心悸,胃脘痛,嘔吐,牙痛。始見於唐代典籍,沿稱於今。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胸膈中氣,灸闕輸隨年壯。扁鵲云:‘第四椎下兩傍各一寸半名曰闕輸。’”清·廖潤鴻《針灸集成·足太陽膀胱經》;“厥陰俞,主治咳逆牙痛,心痛結胸,嘔吐煩悶。” 厥阴俞jueyinshu针灸穴名。见《兽医针灸学》。马位于倒数第十一肋间,距背正中线约12厘米处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刺入髂肋肌外缘、背阔肌深部的胸下锯肌内,有肋间动、静脉外支和胸神经背侧支的外支分布。圆利针或火针直刺2~3厘米;毫针斜向上脊椎方向刺入或斜向下刺入3~4.5厘米;也可上下透刺。有止咳、镇痛、熄风止汗作用。主治冷痛、多汗、过劳症。 厥阴俞经穴名,代号BL14。亦称阙俞,出《备急千金要方》。别名厥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心包之背俞穴。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皮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主治咳嗽,胸闷,呕吐,失眠;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厥阴俞Chüehyinshu系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针灸穴位。取此穴时俯伏,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施针时略向椎体斜刺0.6~1.2寸。主要治疗咳嗽、胸闷、呕吐、心痛等。 厥阴俞juéyīnshù经穴名。代号BL14。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千金要方》称阙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 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 5 寸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咳嗽、胸闷、失眠等。微向脊柱斜刺0. 5 ~ 0. 8 寸。禁深刺。灸3 ~ 7 壮或5 ~15分钟。 厥阴俞 厥阴俞B14Jueyinshu足太阳膀胱经穴。首见《千金要方》。为心包之背俞穴。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坐或俯卧取之。局部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骶棘肌;有第四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 并有第四或第五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深层为后支外侧支。本穴位置另说在第四椎下,除脊各开1.5寸,即后正中线旁开2寸。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针后局部痠胀,有时向肋间扩散。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主治心、肺、胸、背等疾患,如咳嗽,心痛,胸胁满痛,肩胛痠痛,逆气呕吐等。现又多用以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背部软组织劳损等。 ☚ 肺俞 心俞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