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富 原富清代经济学译著。清末严复(生平见《天演论》条)译述。《原富》即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名著《国富论》。严复第一个将此书译成中文,1902年由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出版。严在该书中写有按语三百余条,约六万多字;还写有《译事例言》。他在这些文字中结合着当时中国的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他自己所说:“每见斯密之言,于时事有关合者,或于己意有所枨触,辄为案论,丁宁反复,不自觉其言之长而辞之激也。”(《译事例言》)因此,可以说《原富》是严复在译述亚当·斯密的思想的同时,表现其自己学术见解的著作。 《译事例言》和《按语》所论范围几乎涉及到经济学各个领域,用了很多中国传统的概念,如义利、本末、奢俭等来解释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在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同时,对经济学范畴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此书提到了许多著名的西方经济学家,如李嘉图、罗哲斯、马格乐、威克非、马尔萨斯、穆勒父子、马夏律、倭克尔、耶芳斯、罗约翰、斯古略、杨亚德、拓尔古、格里、李斯特、巴师夏、宾德门等。对于各家的观点,严复作了自己的评论。他最为赞赏的,是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但他接受的主要是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对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并没有接受。 《原富》贯穿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这是和严复受亚当·斯密的影响分不开的,然而严复是结合“天演之学”(进化论)来论述经济自由主义。如他以“义利合”的论点作为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指出中国社会之所以进化慢,在于把义利相对立,“治化之所难进者,分义利为二者害之也”;按照“天演之道”义利应当相统一,“庶几义利合,民乐从善,而治化之进不远欤。呜呼!此计学家最伟之功也”(《按语》)。应该义利相统一,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既然义与利是一致的,那就应当给予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限度的自由,消除国家的干预和限制。“盖财者民力之所出,欲其力所出之至多,必使廓然自由……民力之自由既侵,其收成自狭。”(《按语》) 为了实现经济自由,严复极力主张自由贸易,“自由贸易非他,尽其国地利民力二者出货之能,恣商贾之公平为竞,以使物产极于至廉而已”(《按语》)。认为自由贸易就是一个国家充分发挥其地利民力,积极增加生产,通过公平的自由竞争,使物价降低到最低水平。这样就会“君富治隆”。反之,如果国家加以种种限制,“使民举手犯禁,移足犯科者,皆使物产腾贵而反乎前效者也”(《按语》)。由此反对政府对私人经济活动的干涉,主张“听民自谋”。要求把国家的经济活动限制在三个方面:“一、其事以民为之而费,以官为之则廉,此如邮政、电报是矣。二、所利于群者大,而民以顾私而莫为,此如学校之廪田、制造之奖励是矣。三、民不知合群而群力犹弱,非在上者为之先导,则相顾趑趄。”(《按语》)这些在经济理论上为反对洋务派的官办或官督商办提供了依据。 在价值论上,严复反对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斯密氏以产物之功力为物之真值,值之高下视功力之难易多少为差,其言虽近理,然智者千虑之一失也。盖物无定值,而纯视供求二者相剂之间。供少求多,难得则贵;供多求少,易有则贱。方其难得,不必功力多;方其易有,不必功力少也。”(《按语》)认为不能用功力(劳动)来决定物的价值,商品的价格完全取决于供求关系。这就否定了商品的内在价值,但严复又用这种理论来批评传统的重农而轻工商的观念,“使知价由供求之多寡缓急而成,则农宗(重农)工商无所生财之说,将不待辨而自废矣”(《按语》)。同时,严复认为只有通过自发的自由竞争,物价才能自然地趋于平衡,“任物为竞,则如纵众流以归大墟,非得其平不止”(《按语》)。 在货币论上,严复认为货币有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两种作用,但货币只是符号,就像赌博的筹码一样,“筹少者代多,筹多者代少,在乎所名,而非筹之实贵实贱也”(《按语》)。因而国家的贫富与作为币材之金银的多寡并无关系,“国之贫富,非金银之所能为”(《按语》)。这虽有片面性,但严复用以反对重商主义,要求把发展经济的注意力从流通领域转移到发展工农业生产上来,还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严复在消费观念上,肯定道家“以俭为宝”。但其所说的俭和传统经济思想中的俭已完全不同,主要是要求将财富节省下来转化为资本,用以发展生产。所以,他说:“所贵乎俭者,俭将以有所养,俭将以有所生也。使不养不生,则财之蟊贼而已。”中国传统社会,“大之则国家之府库,官司之度支,小之极于商贾之囊橐,闾阎之盖藏,盖无所往而非不生不息之积聚”(《按语》)。他希望把“俭”从只是积聚财富转化为让积聚的财富用以发展生产。因此,主张推广储蓄银行,称其为“富国之至术”(《按语》)。 书中还论及了其他许多经济观点,都表现了向近代西方的经济理论寻求真理的精神。 有1931年商务印书馆本和1981年商务印书馆本。 ☚ 租核 筹洋刍议 ☛ 原富八卷。英国斯密亚丹(1723—1790)撰,侯官严复(1853—1921)译。斯密亚丹通译亚当为苏格兰经济学家,《原富》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成为科学,斯密亚丹成为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1751年他在格拉斯哥大学任逻辑学教授,1764——1766年旅游欧洲大陆。1767年回国后用了九年时间写出《国富论》(即《原富》),1778年任苏格兰海关专员。另著有《道德情操论》、《哲学原理》。严复字又陵,1877年派送英国学习海军,1879年回国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次年调任北洋水师总教习。1898年受光绪召见并进万言书;1915年参加筹安会。译著有《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名学浅说》、《天演论》等书。《原富》初刻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并在欧美各国广为传播。严复于1901年将鄂斯福大学的新刊本译为中文。全书分甲乙丙丁戊五部,甲丁戊三部各二卷,乙丙两部各一卷,共计八卷。甲部主要内容是论述劳动创造价值,以及社会各阶层对价值的分配,产生分配差异的原因。乙部论述资本,说明资本的积累和作用。丙部主要论述产生利润的方法,其在经济中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只有深入细致加以考察方可发现。丁部论述经济学的各种派别的不同学说。戊部论述国家有节度地征敛国债和赋税,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道理所在。作为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名著,《原富》译成中文具有较大意义和影响。严复《原富》的译文也与《天演论》译文不同,在整体上融会贯通,但在个别辞义之间未深推敲。另外译本对原书作了删节,主要是甲部的第十一篇和丁部的第三篇均有删改。译本后附有中西编年对照表,另有地名、人名、物义各对照表,是由张元济等人后为补订的。有南洋公学译书院刊本。 《原富》yuan fuOn Wealth→trans. 严复 (Yan F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