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汤❶《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方。厚朴、干姜、阿胶各二两,黄连五两,石榴皮、艾叶各三两。为粗末,水煎,分二次服。功能行气燥湿止痢。治久痢不止。 ❷《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方。厚朴、麻黄、桂心、黄芩、石膏、大戟、橘皮各二两,枳实、甘草、秦艽、杏仁、茯苓各三两,细辛一两,半夏一升,生姜十两,大枣十五枚。为粗末,水煎,分五次服。治肺劳风虚冷,痰澼水气,昼夜不得卧,头不得近枕,上气胸满,喘息气绝。 ❸《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方。厚朴(姜制)、陈皮(去白)、炙甘草各三两,白术五两,半夏曲、枳实(麸炒)各二两。为粗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食前服。治胃虚便秘,不能食,小便清利者。 ❹《医学入门》卷六方。厚朴、枳壳、高良姜、槟榔、朴硝、大黄各等分。水煎服。功能行气导滞。治胀满。 ❺《症因脉治》卷三方。厚朴、陈皮、甘草、干姜、茯苓。水煎服。功能温中行气。治寒凝气结腹胀。 厚朴汤 《千金要方》卷十五【组方药物】 厚朴 干姜 阿胶各6克 黄连15克 石榴皮 艾叶各9克 【制剂用法】 上药6味,用水7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2次服。 【主要功效】 燥湿温中,清肠止痢。 【适应病证】 久痢不止。 【方义分析】 本方专为久痢不止,中焦虚寒,湿浊邪热留滞肠腑者而设。方以厚朴温中燥湿,行气化滞;干姜温中散寒,振奋脾阳;黄连清肠燥湿,坚阴止痢。痢久阴伤,故配阿胶养阴和血以止痢,《本草纲目》云:“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流滞者,则能疏导,无热毒流滞者,则能平安。”石榴皮味酸而涩,涩肠固脱,善治久泻久痢;艾叶温阳止痛,和血止血,为治痢下赤白、腹部冷痛之佳品。诸药相合,共奏燥湿温中,清肠止痢之效。
厚朴汤 《保命集》卷中【组方药物】 厚朴(姜制)30克 白术150克 半夏曲60克 枳实(炒) 陈皮(去白)各30克 甘草90克(炙) 【制剂用法】 上药6味,为粗末。每服9~1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3枚,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要功效】 行气导滞,健脾和胃。 【适应病证】 胃虚气滞,大便秘结,不能饮食,小便清利。 厚朴汤hòu pò tāng方剂名。《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厚朴。 【方源】陶隐居方。 【组成、用法】用厚朴(炙)四两,桂心二两,枳实五枚,生姜二两,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三服。 【功用主治】霍乱腹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