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语言学又称历史语言学、 异时语言学、 动态语言学。 与共时语言学相对。 研究语言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发展演变的科学。 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中, 总是有一定的时间性。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结构的稳定是相对的, 变化是绝对的。如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经历了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演变过程, 汉语发生了很大变化。 历时语言学就是对语言进行纵的历史的研究, 考察语言要素交替, 发现语言结构变化及其规律性。 对语言各结构要素的历史演变分别进行研究, 形成历时语言学的各个分支, 如研究汉语语音演变历史形成汉语语音史, 研究汉语词汇演变历史形成汉语词汇史。历时语言学的研究重点是历时变化着的语言现象,语言要素从古到今演变的连续性,但与共时研究有着密切联系。没有一个时代的精确的横断面的研究,就不能进行纵的历史研究,所以,历时语言学必须以共时的静态的研究为基础。参见“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lishi yuyanxue研究一种或多种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的一种方法,有时又被称作“历史语言学”或“异时语言学”。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F·索绪尔从时间的观念出发,去研究语言的存在,把存在于一定时间之内的运动着的、发展变化着的语言称作“历时性语言”或“异时性语言”。研究历时性语言或异时性语言的方法,就叫做历时语言学。 任何一种语言体系,都有其相对静止的状态,但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它必将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任何一种语言体系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语言结构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而它的发展变化则是绝对的。历时语言学的目的在于对语言发展变化的一面进行纵向的历史的研究,从时间的观念上观察、分析、描写、研究一种语言的结构变化及其规律。正因为如此,历时语言学又常被人们称为历史语言学。如果从时间的观念即历史的演变上着眼,对语言的不同结构要素加以研究,便可以分出历时语言学的不同分支:历时语音学、历时词汇学、历时语法学等。 ☚ 静态语言学 异时语言学 ☛ 历时语言学见“历史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