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历代帝王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民祀部 > 神廟 > 歷代帝王廟 歷代帝王廟 lìdàidìwángmiào 座落於北京西城區阜城門外。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於原保安寺舊址修建,以祭祀歷代帝王及名臣,故稱。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重修。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復加修葺。中心建築爲景德崇德殿,規模宏大。其餘建築有照壁、景德門、碑亭及兩側之宰牲亭、鐘樓。碑亭内有雍正、乾隆御製碑刻等。參閲明·劉侗等《帝京景物略·西城門·帝王廟》、清·吳長元《宸垣識略·内城三·歷代帝王廟》、乾隆《大清一統志·京師·祠廟》。 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明清两代祭祀三皇五帝及历代帝王的场所。明洪武六年,明太祖以五帝、三皇及汉唐宋创业之君,俱宜于京都立庙致祭,于是在南京钦天山之南建立历代帝王庙。其规制大体仿太庙。其后选择历代名臣三十七人从祀。永乐十九年 (1420年)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由南京太常寺官主持祭祀。嘉靖中另建历代帝王庙于北京西城,每年春秋两祭。明代仅祭祀历代开国之君,清雍正帝时始增历代帝王。 ☚ 牛河梁女神庙遗址 西北冈祭祀坑 ☛ 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明、清两代王朝祭祀三皇五帝及历代帝王的殿堂。这种做法渊源于秦汉时期的 “五畤”。明洪武六年 (1373),明太祖朱元璋以五帝、三皇及汉、唐、宋创业之君,俱宜于京师立庙致祭,于是在南京钦天山之南建立历代帝王庙。其规制大体仿太庙。其后又选择历代名臣三十七人从祀。永乐十九年 (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其祭礼由南京太常寺官主持。嘉靖年间另建历代帝王庙于北京西城(今白塔寺东),每年春秋两祭。明代仅祭祀历代的开国之君,清代亦如是。至雍正时期才增祀历代帝王。 ☚ 大夫三庙 神主 ☛ 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阜成门内大街。明清祭祀历代帝王、名臣处。明嘉靖十年(1531)建。清雍正七年(1729)重修。正殿景德崇圣殿,面阔九间,重檐庑殿绿瓦顶,殿前为汉白玉栏杆围绕的台基,内设神主石像,祀历代帝王143名,两庑配殿祀历代功臣79名。每年春秋,皇帝或遣大臣、或亲往祭奠。庙内尚存碑亭,碑刻清雍正、乾隆帝诗文。庙门对面有砖砌琉璃瓦歇山顶照壁一座。 ☚ 兰亭碑亭 什刹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