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即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即事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杜甫
←上一篇:即事 下一篇:新安吏 →
诗词简介: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即事》
    .[唐].杜甫.
    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
    人怜汉公主,生得渡河归。
    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
    群凶犹索战,回首意多违。
     
  • 《 jí shì 》 
    《 即 事 》 
    .[ tánɡ ]. dù fǔ.
    .[ 唐 ]. 杜 甫.
    wén dào huā mén pò , hé qīn shì què fēi 。 
    闻 道 花 门 破 , 和 亲 事 却 非 。 
    rén lián hàn ɡōnɡ zhǔ , shēnɡ dé dù hé ɡuī 。 
    人 怜 汉 公 主 , 生 得 渡 河 归 。 
    qiū sī pāo yún jì , yāo zhī shènɡ bǎo yī 。 
    秋 思 抛 云 髻 , 腰 支 胜 宝 衣 。 
    qún xiōnɡ yóu suǒ zhàn , huí shǒu yì duō wéi 。 
    群 凶 犹 索 战 , 回 首 意 多 违 。 
     
  • 《即事》
    .[唐].杜甫.
    聞道花門破,和親事卻非。
    人憐漢公主,生得渡河歸。
    秋思拋云髻,腰支勝寶衣。
    群兇猶索戰,回首意多違。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白居易《即事》(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白居易的诗词 -可可诗词网

即事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白居易
←上一篇:夜雪 下一篇:行香子 →
诗词简介: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 《 jí shì 》 
    《 即 事 》 
    .[ tánɡ ]. bái jū yì.
    .[ 唐 ]. 白 居 易.
    jiàn yuè lián xiāo zuò , wén fēnɡ jìn rì mián 。 
    见 月 连 宵 坐 , 闻 风 尽 日 眠 。 
    shì xiānɡ luó yào qì , lónɡ nuǎn bèi chá yān 。 
    室 香 罗 药 气 , 笼 暖 焙 茶 烟 。 
    hè zhuó xīn qínɡ dì , jī qī bó mù tiān 。 
    鹤 啄 新 晴 地 , 鸡 栖 薄 暮 天 。 
    zì kàn táo jiǔ mǐ , yǐ zhànɡ xiǎo chí qián 。 
    自 看 淘 酒 米 , 倚 杖 小 池 前 。 
  • 《即事》
    .[唐].白居易.
    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
    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杜甫《即事》(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杜甫的诗词 -可可诗词网

即事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杜甫
←上一篇:野望 下一篇:即事 →
诗词简介: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即事》
    .[唐].杜甫.
    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 《 jí shì 》 
    《 即 事 》 
    .[ tánɡ ]. dù fǔ.
    .[ 唐 ]. 杜 甫.
    bǎi bǎo zhuānɡ yāo dài , zhēn zhū luò bì ɡōu 。 
    百 宝 装 腰 带 , 真 珠 络 臂 鞲 。 
    xiào shí huā jìn yǎn , wǔ bà jǐn chán tóu 。 
    笑 时 花 近 眼 , 舞 罢 锦 缠 头 。 
  • 《即事》
    .[唐].杜甫.
    百寶裝腰帶,真珠絡臂鞲。
    笑時花近眼,舞罷錦纏頭。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注: 臂鞲(gōu) , 臂膀上的套袖,是舞衣的一部分。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诗人先描写 舞女装饰的华贵——用百宝装饰的腰带系在腰间,衣袖上带的是用珍珠 串成的手镯。她笑的时候如花近眼帘一样迷人,舞蹈一完,锦帛彩缎就作 为赠品缠到她的头上,舞女的装饰是那样雍荣华贵,舞姿又是那样轻盈飘 逸,怎能不迷人? 以 “花近眼”设喻给人以眼花缭乱之感,格外形象和 富于表现力。
     
     


    缠头
     
    ①歌舞艺人表演结束,客以罗锦为赠,称缠头。后泛称赠送女妓的钱物。唐杜甫《即事》诗:“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太平御览》卷八一五:“旧俗赏歌舞人,以锦彩置之头上,谓之‘缠头’。宴飨加惠,借以为词。”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又《杨柳枝二十韵》:“缠头无别物,一首断肠诗。”宋陆游《梅花绝句》:“濯锦江头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元乔吉《扬州梦》第一折:“弃万两赤资资黄金买笑,弃百段大设设红锦缠头。”《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②士卒的头饰。明方以智《通雅》卷三六:“《祢衡传》:‘鼓史著岑牟单绞之服。’岑牟,鼓角士胄也。智按谓如今之南兵,以布缠头也。”③以绫罗绸缎裁成两寸宽的长条,由后绕前,系结于额。流行于明清,据称始自西域。清叶梦珠《阅世编》卷八:“今世所称包头,意即古之缠头也。古或以锦为之。前朝冬用乌绫,夏用乌纱,每幅约阔二寸,长倍之……高年妪媪,尚加锦帕,或白花青绫帕单里缠头,即少年装矣。”


     



诗词作品《即事》鉴赏和精讲 - 可可诗词网

即事

 

夏完淳


 

其 一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其 二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满目尽胡沙。
 落日翻旗影,清霜冷剑花。
 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


 

其 三


 一旅同仇谊,三秋故主怀。
 将星沉左辅,卿月影中台。
 东阁尘宾幕,西征愧赋才。
 月明笳鼓切,今夜为谁哀?


 
 这里,我们只选读他的诗歌。《即事》是一组五律,共三首。它大约写于顺治三年(1646)他参加吴易起义军之后。这时,南明的京都——南京已陷于敌手,其父夏允彝也已兵败殉难。诗人在义军中,面对旌旗号角,不禁感慨万千。因此,即事命篇,写下了这个组诗,表明自己矢志恢复的决心。
 

****


 在这里,着重讲解第一首,其他几首略讲。以下分联详讲——
 

首联:“复楚”壮心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复楚,这里的“楚”与“秦”,是隐指“明”与“清”。复楚,暗用了战国时楚南公的语意,即:“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见《史记·项羽本记》)因为秦始皇灭楚之后,楚人时刻想恢复楚国。这诗用了它,是说:想要恢复明王朝的心情非常急切(“极”,尽也),而消灭敌人的志气丝毫未有平息。
 诗人在首联,即用开门见山的手法,明确表示自己矢志恢复的壮心;然后转入第二联描景——
 

颔联:角劲旗明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这是说,清彻雄壮的军角声,乘着大风送向远方;空中的军旗在落日余辉中,显得更加灿烂鲜艳,煜煜夺目。清角劲,是形容号角声清彻远扬,劲健雄壮。
 这一联对军营景色的描绘是为了表明诗人当时开朗的心境,对恢复国土的信心还是不小的。这既是对上一联作补充,又为下一联表示生死决心,作一点必要的渲染。
 

颈联:决死抗争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这一联诗用了两个典,即:上句“缟素”,是化用了“汉高祖为义帝亲自发丧”的故事。缟素,缟(gǎo搞),白色的生绢;缟素,白色的衣服,这里指丧服。据《史记·高祖本纪》云:“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用此典表示自己与敌人作最后决斗的意志。
 下句的戈船,又引入一个典故,即用汉武帝时封“戈船将军”出征之事。《汉书·武帝记》云:“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诗用此典,表示驾战船决心出师讨伐。酬家国,夏父于顺治二年,兵败投水殉难。此言自己应当报复家仇国恨。
 诗人用这些典故的目的,就是借以表达自己恢复国家的最大决心,意思是说:即使冒着穿着丧服的危险,也要驾战船与敌作殊死决斗,以报复与雪洗那无限的家仇国恨!
 

尾联:流恨千古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汉魏时鼓吹乐中常用之。清代形制有三孔,木制,两端弯曲。这里借指清兵的军乐。如果将其语译,应把两句次序调换,即:
 冷月照城一片悲凉,胡笳声中流恨千古!
 诗人恢复国家的决心确实极大,爱国热情十分高昂。这在诗的第三联中早已表明“置生死于度外。”可是,诗人的头脑是冷静的,从眼前的“冷月照城”联想到“满目尽胡沙”的严重局面,又不免发出“千古恨”的概叹。
 

****


 当然,这种“慨叹”,不是绝望的“哀叹”,而是由于极度义愤的结果,是由急切的报国之心所促成的。诗人已经看到当时明清双方力量对比的不利发展,预见到国家的灭亡,民族斗争将以失败告终,因而产生了一种无恨遗憾的心情。这在他后来被捕入狱后所写的一篇题为《土室余论》的文章中,可以印证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他说:“家仇未报,臣功未成,赍志重泉,流恨千古!”
 不可否认,在这首基调乐观的诗行中,也已隐约流露了一点担心国家民族前途的悲愁。这在此组诗的其他几首五律中,可以得到证实。
 

****


 下边略讲《即事》其二:
 一、几个疑难词语的诠释
 汉腊——是指汉家岁终时一种祭祀。语出《汉书·陈宏传》,据记载:“及莽篡位,召咸(陈宏祖父)以为掌寇大夫,谢病不肯应。时三子参、丰、钦皆在位,乃悉令解官,父子相与归故里,闭门不出入,犹用汉家祖腊。人问其故,咸曰:‘我先人岂知王氏腊乎?’”此处,诗人借以表示自己将毕生忠于朱明王朝。
 胡沙——此指清军。化用李白诗句:“三山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东晋年号)。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六军——亦称“六师”。据《周礼·夏官·司马》云:“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后以“六军”泛指朝廷的军队。白居易有诗云:“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长恨歌》)此指明王朝的军队。浑,全部。
 二、语译全诗
 为国复仇雪恨,哪怕艰难苦战;
 民族大仇未报,岂敢怀私顾家?!
 
 虽然国土沦丧,遍地清军横行;
 但我忠于先朝,仍如陈咸那样!
 
 旗影在落月中,随风猎猎飘动;
 夜气已凝成了,冷剑上的霜花。
 
 朝廷军队已全部溃散,抗清浪潮已过;
 在这深深寒夜里,只响着笳声,令人十分悲伤!
 

****


 
 再略讲《即事》其三:
 一、诠释难词
 一旅——此指明末起于太湖地区的吴日生(即“易”)义军。夏完淳加入之后,曾参与谋略,共同抗清,故曰“同仇谊”。吴易乃明末著名抗清将领,以太湖为根据地,兵败被俘而亡。
 三秋——言夏完淳加入吴易义军以来于写诗时正好是三年。
 左辅——此指位于京都之左的畿辅,如汉有“三辅”。
 将星——这里的“将星”,是指史可法。在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灭明后,他在南京拥立福王(弘光帝),加大学士,称“史阁部”。因为马士英等不愿他当国,以督师为名,令其守扬。清军南下,扬州城破,史可法自杀未遂,后为清军所害。因死于南京之东,故云“沉左辅”。
 卿月与中台——前者,谓卿也。卿士各有所掌,如月之有别也,与“月卿”同。《尚书·洪范》云:“卿士惟月,师尹惟日”。治国谓之“卿”,治军谓之“士”。此指贤臣们。
 后者,中台为“三台”之一,司徒也。所谓“三台”,古谓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此泛指政府。
 东阁——原指朝东所开之小门。汉公孙弘为丞相,开东阁以招贤士。因此称宰相招贤之地为“东阁”。
 宾幕——犹宾僚也,明高启诗云:“幕下宾僚更奇才。”
 西征——以指西晋潘岳,凭轼西征(即西行),自京徂秦,归而写了《西征赋》。据《文选》有关注云:“岳为长安令,作《西征赋》,述行历,论所经人物山水也。岳蒙阳中牟人,晋惠帝元康二年(292),岳因行役之感,而作此赋。岳家在巩县东,故言西征。”
 二、语译全诗
 与义军同仇敌忾,结下深挚情谊;
 三年来战斗生活,明主时挂怀中。
 
 列卿们纷纷逃离政府,早早隐山避地;
 史将军赫赫为国捐躯,也已埋沉京畿之东。
 
 东阁招贤为宾僚,自愧拯民救国无术;
 仿效“西征”作诗赋,亦无潘岳才学雄!
 
 寒月当空,战鼓动地悲笳切;
 长夜凄怆,为谁洒泪随北风?!

即事;急事

集市 集释 ◉ 即事jíshì  就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触而创作)。〈例〉~诗/ ~之作/ ~兴情,因而成赋。〈近〉即兴/ 即景。
◉ 急事jíshì  紧急的事;急需办理的事。〈例〉~先办/ 处理~/ 我有~耽搁一下,请稍候。
◉ 集市jíshì  农村或小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例〉~贸易/ 去~买东西/ ~上人来人往,热闹极了。
◉ 集释jíshì  集注,汇集前人关于某部书的注释再加上自己的见解进行注释,多用于书名。

即事jí shì

以当前的事为题材: 他曾有几首~诗,虽不算好,却到是真情真景。(二三·519)

即事jí shì

〖动词〗
作事,参与(1)。《驹支不屈于晋》:使即事于会,成恺悌也。——让他参与会盟,这样也成全了自己和易近人的名声。

各种事物

各种事物

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万物 万类 万汇 万有 万形 万品 万族 万象(~更新) 众万 众物 众有 兆类 兆物 具物 凡物 品物 品类 气品 群机 元形 庶有 庶物 庶品 庶类
万事万物:群品
一件或一类事物:一物
异域他乡的各种不同事物:殊方异类
表示不明确的事物:某(~事;~物)
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诸如此类 诸如比例 诸若此类 诸如此比 诸有此类
白色的事物:雪白 雪素
客观的事物:实际 现实 见实 现事
当前的事物:即事
看到或听到的事物:视听(混淆~)
眼前所见的事物:即目
视听所系的事物:耳目
鸟兽草木或自然产生之物:天物(暴殄~)
众多的人或事物:堆(故纸~)
吸引许多人的事物:热门(~话题)
有所滋生的事物:母(~金;酒~)
作为根据的事物:根据
先天条件优越的事物:向阳花木
没有基础的事物: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传统已断的事物:绝响
来自外族或外国的事物:番(~茄;~饼)
尚未发生的事物:未始
无知的事物:株块
山野无知的事物:鹿豕
失去控制的事物:脱缰之马 脱缰野马
不存在的事物:梦中说梦 梦中占梦
根本不存在、有名无实的事物:蛇毛马角
毫无影响与作用的事物:济窍飘风
零星片断的事物:东鳞西爪 一鳞半爪一鳞半甲 一鳞片甲 一鳞片爪 一鳞一爪 一鳞只爪 一鳞之甲 一毛片甲 片甲一鳞 片鳞半爪 片鳞残甲 片鳞碎甲 片鳞只甲
零碎琐细的事物:龟龙片甲
残缺不全的事物:残山剩水 遗山剩水 零山剩水 剩山残水 剩水残山
用来庇护自己的人或事物:护符 护身符
陪衬的事物:陪衬
所盼望的事物:盼头 指望
别的事物:异物
已趋衰落的事物:西风落叶
非常微小的事物:毫厘丝忽

☚ 事物   各种形态的事物 ☛
0000192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