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卫星气象探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卫星气象探测weixing qixiang tancesatellite meteorologicalmonitoring

利用人造地球气象卫星对大气进行的探测。是一种被动遥感探测。所用的气象卫星可分为极轨卫星 (轨道平面和太阳有相对固定的取向; 轨道通过地球两极附近, 卫星离地在一千公里上下) 及地球静止卫星 (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重合, 绕地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 卫星高度约35800公里,故自地球上看, 似相对静止于赤道上空一点)。为进行气象探测, 在气象卫星上携带各种被动遥感仪器 (如各种红外辐射仪、微波探测器以及电视摄象机等),能对主要是60公里以下的大气温度、陆面温度、海面温度、湿度、云、降水、风、辐射等气象要素和气旋、台风、龙卷等天气系统进行遥感探测, 并将所得资料向地面接收设备发送。近期作为主动遥感的卫星雷达也在发展中(见彩图23~27)。
资料取得和传送 气象卫星对全球大气进行系统的可靠的昼夜监测, 所得资料可供天气预报之用 (包括对数值预报提供数据输出)。有的气象卫星还具有从各种气象探测平台 (浮标、船舶、自动站、飞机、气球等) 收集和中继探测资料, 并按照需要通过自动处理后供应地面站的能力, 对天气、大气物理及气候研究等都很重要。气象卫星取得资料后, 通常以两种方式向地面发送, 一种是利用卫星上的自动图象传送装置(APT)在取得资料的同时即向地面发送图片,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APT接收装置都能收到; 另一种是利用卫星上的磁带记录装置, 将资料贮存在磁带上,当卫星经过地面指令站时才能把贮存资料发给指令站, 其他接收站无法收到。
卫星云图 气象卫星所提供的资料中, 使用最广的是卫星云图图片, 每张图片能同时显示大于全球五分之一表面上空的云况, 可分可见光云图和红外云图(具有白天、黑夜全天候工作的能力)两种。气象卫星还提供卫星载微波辐射仪所获得的大气中的微波辐射源的信息, 通过反演可得到气温、湿度和降水的分布情况。由于微波探测具有穿透云雾、降水的能力, 从而可以测定隔云发射体的辐射, 即具有全天候的工作能力。
卫星云图在分析中首先要了解所用的云图是属于哪一波段,然后根据通道的显示特性来判别云的特征。例如红外云图上的不同灰度表示云顶的不同温度, 根据温度可推断云顶高度以至对流强度等。云图中云形、纹理及亮度分布特征也可用来判断云系、云团和天气系统等(见卫星云图分析)。
探测波段 气象卫星探测通常选择大气很少吸收的电磁波谱段(称为大气窗区)进行感应,下表为不同谱段的大气窗区。

大气窗区表

谱 段波长(紫外~远红外/μm;微波/mm)
紫外与可见光0.30~0.75,
近 红 外0.77~0.91, 1.0~1.12, 1.19~1.34
1.55~1.75, 2.05~2.46
红 外3.5~4.1,4.5~5.0,8.0~9.2,10.2~12.4
远 红 外17.0~22.0
微 波2.06~2.22, 3.0~3.75, 7.5~11.5,
17.5~20.0

简况 截止七十年代末,世界各国共发射了近百颗气象卫星,美苏两国占绝大部分。美国在1959年发射先锋号获得资料甚少, 1960年起正式发射泰罗斯(TIROS)气象卫星系列, 1966年发射第一代艾萨(ESSA)气象业务卫星, 1970年发射了第二代诺阿(NOAA)气象业务卫星; 1973年开始第三代TIROS-N/NOAA A-G业务气象卫星,此外还发射了SMS/GOES地球同步轨道及雨云 (NIMBUS)气象卫星。苏联在1966年开始的试验阶段发射了宇宙(KOCMOC)卫星系列进行气象探测, 1969年开始建立流星(METEOP)气象业务卫星系统。此外,日本和欧洲空间局分别在1977年发射了GMS及METEOSAT地球同步静止卫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