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卡尔·马克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卡尔·马克思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叼着雪茄 用鹅毛笔写字 字迹非常潦草 他太忙 满脸的大胡子 刮也不刮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他写诗 燕妮读了他的诗 感动得哭了 而后便成为 最多情的女人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没有职业到处流浪 西伯利亚的寒流 弄得他摇晃了一下 但很快就站稳了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穿行在欧洲人之间 显得很矮小 他指指点点 他拥有整个欧洲 乃至东方大陆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一生穷困 这首诗单纯到了十分,其意味其语言仿佛都浮在表面,但你读后就是忘不掉它。它平凡、亲切,像呼吸一样自然。这首诗之所以出色,有这样两个原因: 第一,诗情的非崇高化。歌颂无产阶级伟大导师的诗,我们见得多了,那些诗总是激情澎湃的、神圣崇高的,动辄历史、时代、人类、世界。这些东西不是不可以写,但决不是惟一的写法。事实上任何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一旦形成模式,其生命力便大大减弱了。它会使读者感到一种成批生产的雷同感。而这首诗在处理常见的题材上是颇有新意的。诗人不再按流行的程式去制造崇高感,他将马克思当做一个普通的人来写,这样就使我们产生了陌生感——原来还能这样去写! 诗人选择的一些细节是平凡的,但我们读后却感到它们的内在深意。更重要的是,正是伟大的 “平凡”,才显出了他的伟大。可见,非崇高化绝非仅仅是技巧问题。 第二,口语的实验。口语入诗与诗情的非崇高化有内在联系,它的目的是为了造成一种淡朴可人的氛围,一种生命与语言的同构。这首诗,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修辞,没有 “技巧”,没有拼命组合意象群、营造暗示系统。这里,诗人注重的不是某些字词在诗歌素质上的浓度与密度,而是整个诗章在素质上的浓度与密度。这种对语言的直接处理,表现了诗人的底气。口语并不意味着是日常白话或消息性语言,它也可以是自足的构成性的。如 “西伯利亚的寒流/弄得他摇晃了一下/但很快就站稳了”,这些句子本身就有博大的空间,静静地召唤你去加入。 《卡尔·马克思》副标题“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列宁写于1914年11月,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6卷。这是为当时在俄国很有名的《格拉纳特百科词典》撰写的一个词条。作者首先简要地叙述马克思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生平活动,划分马克思观点发展的主要阶段。然后转入对马克思学说的阐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完整,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作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的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1)整个世界观,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2)经济学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对商品、货币、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生产过剩危机、地租予以透彻的分析。(3)社会主义。马克思从现代社会的经济的运动规律中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结论。劳动社会化通过无数种形式日益迅速地向前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必然到来的主要物质基础。这个转变的思想上精神上的推动者和实际上的执行者,就是资本主义本身培养的无产阶级。表现于多种多样和内容日益丰富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要成为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的政治斗争。社会主义将导致阶级消灭,从而也导致国家消灭。(4)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马克思在从事理论写作的同时,毕生都十分注意这个问题,并正确地认为,唯物主义如果缺少这一方面,就是不彻底的、片面的、毫无生气的唯物主义。在每个发展阶段,在每一时刻,无产阶级的策略都要考虑到人类历史的客观必然的辩证法(在人类伟大的发展中,20年等于1天,以后可能会有1天等于20年的时期),一方面要利用政治消沉时代或“和平”龟行发展的时代来发展先进阶级的意识、力量和战斗力,另一方面要把这种利用工作全部引向这个阶级的运动的“最终目的”,并使这个阶级在“1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日子到来时实际完成各项伟大的任务。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的两个论点特别重要:一个是在《哲学的贫困》中论述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和经济组织时提出的,即“工人们为抵制经常联合的资本而维护自己的联盟,比维护工资更为必要。”另一个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无产阶级的政治任务时提出的,即“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着运动的未来。”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列宁写于1914年7—11月。1925年首次全文发表。编入《列宁全集》第21卷。本文简述了马克思的生平、事业,概述了马克思的学说。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即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根据现代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要发展成以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的政治斗争以及无产阶级在这一斗争中所应采取的策略。文章强调马克思的学说是“极其彻底而严整”的世界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