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占领军报业管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占领军报业管制

占领军报业管制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个月后,联合国军开始对日实行军事管治,直到1952年4月旧金山条约生效,占领军撤出。“占领军报业管制”指这段时期联合国占领军对日本报界的整顿和控制,其目的是摧毁为战争服务的新闻机构,维护占领军利益,恢复社会安定秩序。这一时期共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5年8月至1950年初,重点是对报纸作全面整顿。1945年9月10日,占领军总司令部在东京设立的第二天即发出《关于言论和新闻自由的备忘录》,主要内容有:
❶为防止报纸、广播和其他出版物传播失实和危害治安的消息,日本帝国政府应发布必要的命令;
❷占领军最高司令官将发布布告,旨在把对新闻自由的限制规定在必要的最小程度;
❸在一段时间内广播内容宜以音乐为娱乐节目为主,新闻仅限由东京广播电台播送;
❹对刊登、广播谣言或妨碍治安的消息的新闻媒介将停止其业务活动。9月14日,命令报道美国兵侮辱日本妇女行径的“同盟通讯社”停止工作19小时,18日又命令刊登文章指责美军用原子弹大量杀伤非战斗人员的《朝日新闻》停刊48小时。9月19日,占领军总部为日本新闻界制订《新闻守则》,内容为:
❶新闻报道必须绝对真实;
❷不得刊登直接或间接扰乱公共秩序的报道;
❸不准对联合国进行无中生有或破坏性的批评;
❹不得刊登可能招致对占领军怀疑或怨恨的文章;
❺有关占领军的动态,非公开发表者不得刊登或评论;
❻新闻报道不得添加编辑的主观意见;
❼新闻不得为达到宣传目的而加以渲染或虚构;
❽新闻报道要执行宣传计划,不准小题大作、夸大其词;
❾新闻不得省略或歪曲重要事实和细节;
❿编辑不得为宣传的需要而不恰当地突出宣传某人某事。如违反上述规定,将提交联合国军事法庭严加处置。从9月24日至12月26日,占领军又相继颁布《报纸脱离政府备忘录》、《关于报纸和言论自由的追加措施》、《废除对报纸、电影、通讯的一切限制法令的指令》、《废除报纸发行保证金制度的命令》、《撤销报纸用纸管制配给的命令》等一系列指令,其中《关于报纸和言论自由的追加措施》撤销了日本战前和战时实施的《报纸法》、《国家总动员法》等13项法令。这些指令为在日本建立美国式的新闻自由打下了基础。这一阶段,解散了统治日本言论的大本营——内阁情报局;关闭了同盟通讯社,代之以“共同社”和“时事社”;开除了战时担任社长、总编辑等职务的各报主要负责人351名;对报纸实行新闻检查(1948年7月26日解除)
第二阶段从1950年至1952年4月,重点是所谓“红色整肃”,即对共产党人和民主运动进行镇压。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占领军首先以对朝鲜战争报道“失实”为由指令日共机关报《赤旗》报停刊30天,7月19日又通过法院特审局,对109家共产党地方委员会、都道府县委员会的机关报及135家地方委员会以下基层组织的机关刊物下达停刊令。占领军总部还要求新闻界驱逐日共党员等“不能令人满意的人物”。截至7月28日,仅东京新闻界就清退“赤色分子”336人。到1950年底,全国大约解除了1.2万人的公职,新闻界被解雇的人数占其总数的2.1%,高于其他任何行业。

☚ 电缆电视新闻广播网   卢斯 ☛
000085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