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魁城赋
辞赋名篇。清代英和作。《满蒙丛书》见载。卜魁,一称卜奎,原为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旧城区之名,借指齐齐哈尔市。作者自序称哈市为“陪京之门户,黑水之咽喉”。全赋连注文在内长达数千言,铺陈排比,盛赞卜魁城之雄奇壮丽。以韵散结合的结构,概括地描绘歌咏卜魁城的历史变迁、山川地理和人文景观。其受业门人徐松在跋文中说:“高宗纯皇帝圣制《盛京赋》,流天苞以阐地符,一时名公巨卿,如周海山先生使琉球作《中山赋》,纪晓岚先生谪西域作《乌鲁木齐赋》,和泰庵先生镇卫藏作《西藏赋》,独黑龙江界,……则留待我树琴夫子发摅文章,为封疆增色”云云,颇为中肯。作者的《卜魁纪略》可以和此赋合读。
书名。清英和撰。有清刻本传世。卜魁即今齐齐哈尔市,自古为民族杂居的边镇。作者为满族官员,任官该地而作是赋。本书详述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的渔猎、游牧等生产方式,于该地古今民族的源流亦有涉及。又记汉族迁入后的垦殖农业、兴办学堂、对少数民族发展生产和传播文化影响很大。(参照“英和”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