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博马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博马舍

法国喜剧作家。1732年1月24日生于钟表匠家庭。20岁时曾是宫廷钟表师和公主的竖琴教师。1767年开始发表剧本。代表作之一《欧仁尼》(1767)以女主人的悲惨命运揭示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著名的喜剧《塞维利的理发师》(1775)和《费加罗的婚礼》(1784)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1778年写成的《费加罗的婚礼》交给剧院3年后,才冲破禁令得以公演,成为法国戏剧史上一件大事。他的创作对戏剧(从古典向近代)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发起成立的法国戏剧家协会至今仍存在。1799年5月18日去世。

博马舍

博马舍1732~1799

法国喜剧作家。1732年生于巴黎一个钟表匠的家庭。1753年完善了钟表的结构,获得了国家钟表匠的头衔。1756年,博马舍与一寡妇结婚,以妻子领地“博马舍”为姓氏。他改善了竖琴,又通过经商致富,买下国王书记官一职,成为贵族。1767年,博马舍的处女作《欧仁妮》上演。1777年,他又写了《塞维勒的理发师》。1781年创作《费加罗的婚礼》。前述两部作品由于描写了第三等级对贵族的斗争并最终获胜,而被国王禁演。经过4年的斗争后上演,轰动了整个巴黎。博马舍在法国大革命后匿居国外,直到1796年才回到巴黎。1799年去世。博马舍善于组织较为复杂的情节,逐层展开,导向高潮,脉络清楚,气势磅礴而又色彩斑斓。他的作品在艺术上首先提倡了“正剧”观念。创作后期,他开始向君主制妥协,失去对封建贵族批判的精神。

☚ 狄德罗   费加罗的婚礼 ☛

博马舍

见“文学”中的“博马舍”。


博马舍1732—1799Pierre Augustin Caron de Beaumarchais

法国喜剧作家。当过宫廷钟表师、公主的竖琴教师。受伏尔泰、狄德罗等启蒙主义者影响很深。18世纪60年代开始正剧创作,70年代以喜剧闻名。宣扬启蒙思想,抨击封建势力,富有时代气息;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鲜明,吸收民间创作手法;提出正剧理论,标志着古典戏剧向近代戏剧的过渡。代表剧作有《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

博马舍

博马舍1732~1799

法国剧作家。主要剧作为喜剧《塞维勒的理发师》 (1775)和《费加罗的婚礼》(1784)。两剧人物情节有关联。后剧写放荡的阿勒玛维华伯爵在聪明的仆人费加罗帮助下得以与美丽的罗丝娜结婚后,觊觎即将和费加罗结婚的侍女苏珊娜,要求恢复封建贵族的初夜权。机智的费加罗在苏珊娜与伯爵夫人的帮助下,挫败了伯爵的诡计,让他出尽洋相,最后二人幸福地举行了婚礼,并赢得了一份丰厚的礼物。作品抨击了封建贵族的特权,暴露了贵族的贪婪、愚蠢,歌颂了男女仆人的聪明机智,并在艺术上吸收了法国民间喜剧的形象和手法,具有鲜明的民主倾向。拿破仑称它为“正在进行中的革命”。

☚ 卢梭   贝朗瑞 ☛
000068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