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烤肉
始产于北魏时期,距今约有1400多年历史。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有“炙豕法”一节,详细记述了博山烤肉从清洗备料、“缓火遥炙”到熟透“色如琥珀”的制作过程和工艺要求。现代博山烤肉技术,就是在此基础上,由一家名叫“远兴斋”的烤肉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造,并于1954年以后不断完善的。它的最大特点,是改古代的烧杂木、整猪烤制为烧果木、切片烤制。大体做法是,将宰杀处理过的猪剔骨,去掉四肢和肚底。割成长15—30厘米、宽约5厘米的小块。放入盐和花椒皮,加水浸泡40分钟,取出晾至半干。装入烤炉,用既无烟又芳香的苹果、香椿、柿子、软枣等果树木劈柴或大枝干,烧烤3—4小时即成。启炉的烤肉,色泽微黄,皮薄而酥,肉细嫩烂软,香气清幽,口感滑爽不腻。可做冷拼热盘,也可加白糖用荷叶裹食,或加绿豆、粉皮、鸡蛋等做汤,都别有风味。几十年来,名倾一方。清末民初,仅博山城内,就有“顺祥斋”、“振兴斋”、“远馨斋”等10多家烤肉铺,每售必罄,足见其深受喜爱。博山烤肉曾获国家颁发的优质名特产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