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选唐代中原地区的文武官员,由尚书省礼部、兵部分别铨选。 南选金代科举取士方法。金初,根据辽人及宋人所习举业之不同,各以所长取士,分南、北二选。南选以考经义为主,选拔对象为宋人。后南北通选,只设词赋,取六七十人,南选、北选遂废。 南选 南选金代选拔士人的一种方式。金初,因辽人及宋人所习之业不同,遂各以所学取士,宋人以考经义为主,称作南选。天德三年(1151年),行南北通选,南选遂废。 ☚ 北闱 北选 ☛ 南选唐代上元三年,因桂、广、交、黔等地,任命当地人为官,或非其才,乃派遣选补吏前往选择适当人才,名为南选。 南选唐制,岭南、黔、桂等州六品以下官吏的委任不由尚书省吏部直接负责,而是每四年(一说为三年)派一名五品以上京官为选补使,至当地简补官吏,并让御史一人监之,称之为南选。后来,此办法也扩展到江南、淮南、福建等地。 南选唐代铨选方式之一。唐制,岭南、黔中等地因距京师遥远,由朝廷派京官五品以上一人充使就补,御史一人监之,四岁一往,称为南选,相对于南选来说,京师、东都两地进行的铨选便称为北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