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洋公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洋公学 上海交通大学前身。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4月由盛宣怀创办于上海徐家汇镇北。何嗣焜任总理,张焕纶为总教习。共设四院:师范院,为我国第一所新型师范学校;外院。为师范院附属小学,分国文、算学、舆地、史学、体育五科;中院,为中学性质学堂;上院,为大学性质学堂。经费由招商、电报两局绅商捐助。原先设想培养通达中国经史大义的政治人才,实则毕业生多数学习工艺、机器、制造、矿冶、铁路、船政等。优秀者选赴国外留学。师范院训练一年以上者,选充各院教习。1905年改称商部高等实业学堂,次年改隶邮传部。辛亥革命后改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合并,改名交通大学。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學校部 > 專科學校 > 南洋公學 南洋公學 nányánggōngxué 亦稱“高等實業學堂”。清代大、中、小三級相銜接的學校。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十二月,清大理寺少卿盛宣懷奏准創設於上海,經費由招商電報兩局年捐銀十萬兩。明年四月開學,先設師範院,招生四十名,爲國人辦高等師範教育之首;繼設外院、中院、上院,三院各招生一百二十名。外院即附屬小學,爲師範生練習之所,中、上院即二等、頭等學堂、寓中學堂、高等學堂之意。課程大體分中文、英文兩部,而注重法政、經濟。上院畢業生擇優異者資送出洋,就學於各國大學。教育内容以通達中國經史大義,厚植根柢爲基礎,以西國政治家日本法部、文部爲指歸,略仿法國國政學堂之意。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又設政治科,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改歸郵傳部管轄,定名爲高等實業學堂,其課程之設置,非復設立之初旨。次年改政治科爲商務科,秋又增鐵路科,又明年夏停辦商務科,至此始爲專辦工科之大學。又明年增電機科,又明年增船政科,民國後屢經增減,即成今之交通大學。參閱《清史稿·選舉志二》。 南洋公学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1896年由盛宣怀创办,校址在上海徐家汇。设4院:师范院,招生40名,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开端。1897年设外院(即小学堂),招10~18岁学生120名,学制3年。1898年设中院(即中学堂),学制4年。1900年建上院(即大学堂),学制4年。公学内四院并立,外、中、上三院学生各120名,每院学生分4班,每班30人。院与院之间相互衔接,逐年递升,上院4年学成给予毕业文凭。此为中国大、中、小三级学制的雏形。后逐渐变成一所工科院校,1921年改名为交通大学。 南洋公学 118 南洋公学1896年盛宣怀创设于上海。由电报、招商两局提供经费。分四院:师范院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开端。外院,即附属小学堂。中院,即两等学堂(中学堂)。上院,即头等学堂(大学堂)。外院、中院、上院均为四年,三级相衔接,逐年递升,成为中国近代大、中、小三级制的雏型。而后学科、名称不断调整变化。由培养政治经济人才为主,转变为培养工业交通人才为主。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合并,名为交通大学。 ☚ 湖南时务学堂 京师大学堂 ☛ 南洋公学 南洋公学官办学校名。清代末置。《清史稿·选举志二》: “ (光绪) 二十三年 (公元1897年) 宣怀又于上海创设南洋公学,如津学制而损益之,经费取给招商、电报两局捐助。奏明办理,因名公学。分4院: 曰师范院,曰外院,曰中院,曰上院。外院即附属小学,为师范生练习之所。中、上院即2等、头等学堂,寓中学堂、高等学堂之意。课程大体分中文、英文两部,而注重法政、经济。上院毕业生,择尤异者咨送出洋,就学于各国大学。意谓内国大学猝难设置,以公学为预备学校,而以外国大学为最高学府。论者谓中国教育有系统之组织,此其见端焉。后改归邮传部管辖,定名高等实业学堂。其课程性质,非复设立之初旨。此第1期无系统教育之大略也。” ☚ 南京学 南北更调之制 ☛ 南洋公学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分四院:师范院(师范学堂);外院(附属小学堂);中院(中学堂);上院(大学堂)。外院、中院、上院均为4年,三级相衔接。师范院为各院培养师资。1903年改名为上海商务学堂。后改为商务部与邮传部的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合并,改名为交通大学。 南洋公学清末新式学堂。光绪二十二年(1896)盛宣怀创办于上海。经费由招商、电报两局所捐。内分为师范院(即师范学堂)、外院(即附属小学堂)、中院(即二等学堂, 又称中学堂)、上院(即头等学堂, 又称大学堂)。最初的目的侧重于培养政治人才,但实际上多数毕业生学习工艺、机器矿冶、商务、铁路、船政等。光绪二十九年改名上海商务学堂,遂又易名商务部高等实业学堂。光绪二十二年更名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设有铁路、电机等科。辛亥革命后,又改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等合并,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