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南柯太守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南柯太守传

南柯太守传

传奇小说。唐李公佐作。写淳于棼酒醉沉睡,梦人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享尽富贵荣华,后因威望日高,引起国王疑忌,终被遣归,梦醒方知“大槐安国”乃槐树下一大蚂蚁窝。故事以梦幻写人生,讽刺士人醉心功名利禄,也宣扬富贵如烟、人生如梦。作品情节曲折,描写生动,富于文采,艺术成就较高。明汤显祖《南柯记》即据此改编。今载张友鹤编《唐宋传奇选》。

☚ 虬髯客传   玄怪录 ☛
南柯太守传

南柯太守传

唐代寓言。李公佐著。《太平广记》: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嗜酒使气,不守细行。累巨产,养豪客,曾以武艺补淮南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
家住广陵郡东十里,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阴数亩。淳于生日与群豪大饮其下。贞元七年九月,因沈醉致疾。时二友人于坐扶生归家,卧于堂东庑之下。二友谓生曰:“子其寝矣!余将秣马濯足,俟子小愈而去。”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梦。见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国王遣小臣致命奉邀。”生不觉下榻整衣,随二使至门。见青油小车,驾以四牡,左右从者七八,扶生上车,出大户,指古槐穴而去。使者即驱入穴中。生意颇甚异之,不敢致问。忽见山川风候、草木道路,与人世甚殊。前行数里,有郛郭城堞。车舆人物,不绝于路。生左右传车者传呼甚严,行者亦争辟于左右。又入大城,朱门重楼,楼上有金书,题目“大槐安国”,执门者趋拜奔走。旋有一骑传呼曰:“王以驸马远降,令且息东华馆。”因前导而去。俄见一门洞开,生降车而入。彩槛雕楹,华木珍果,列植于庭下;几案菌褥,帘帏肴膳,陈设于庭上。生心甚自悦。复有呼曰:“右相且至。”生降阶祗奉。有一人紫衣像简前趋,宾主之仪敬尽焉。右相曰:“寡君不以弊国远僻,奉迎君子,托以婚亲。”生曰:“某以贱劣之躯,岂敢是望!”右相因请生同诣其所。行可百步,入朱门。矛戟斧钺,布列左右,军吏数百,辟易道侧。生有平生酒徒周弁者,亦趋其中。生私心悦之,不敢前问。右相引生升广殿,御卫严肃,若至尊之所,见一人长大端严,居正位,衣素练服,簪朱华冠。生战傈,不敢仰视。左右侍者令生拜。王曰:“前奉贤尊命,不弃小国,许令次女瑶芳,奉事君子。”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词。王曰:“且就宾宇,续造仪式。”有旨,右相亦与生偕还馆舍。生思念之,意以为父在边将,因殁虏中,不知存亡。将谓父北蕃交通,而致兹事。心甚迷惑,不知其由。
是夕,羔雁币帛,威容仪度,妓乐丝竹,肴膳灯烛,车骑礼物之用,无不成备,有群女,或称华阳姑,或称青溪姑,或称上仙子,或称下仙子,若是者数辈。皆侍从数十,冠翠凤冠,衣金霞帔,彩碧金钿,目不可视。遨游戏乐,往来其门,争以淳于郎为戏弄。风态妖丽,言词巧艳,生莫能对。复有一女谓生曰:“昨上巳日,吾从灵芝夫人过禅智寺,于天竺院观石延舞《婆罗门》,吾与诸女坐北牖石榻上,时君少年,亦解骑来看。君独强来亲洽,言调笑谑。吾与穷英妹结绛巾,挂于竹枝上,君独不忆念之乎?又七月十六日,吾于孝感寺侍上真子,听契玄法师讲《观音经》。吾于讲下舍金凤钗两只,上真子舍水犀合子一枚。时君亦讲筵中,于师处请钗合视之,赏叹再三,嗟异良久。顾余辈曰:‘人之与物,皆非世间所有。’或问吾氏,或访吾里。吾亦不答。情意恋恋,瞩盼不舍。君岂不思念之乎?”生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群女曰:“不意今日与君为眷属。”复有三人,冠带甚伟,前拜生曰:“奉命为驸马相者。”中一人与生且故。生指曰:“子非冯翊田子华乎?”田曰:“然。”生前,执手叙旧久之。生谓曰:“子何以居此?”子华曰:“吾放游,获受知于右相武成侯段公,因以栖托。”生复问曰: “周弁在此,知之乎?”子华曰:“周生,贵人也。职为司隶,权势甚盛。吾数蒙庇护。”言笑甚欢。俄传声曰:“驸马可进矣。”三子取剑佩冕服,更衣之。子华曰:“不意今日获睹盛礼,无以相忘也。”有仙姬数十,奏诸异乐,婉转清亮,曲调凄悲,非人间之所闻听。有执烛引导者,亦数十。左右见金翠步障,彩碧玲珑,不断数里。生端坐车中,心意恍惚,甚不自安。田子华数言笑以解之。向者群女姑姊,各乘凤翼辇,亦往来其间。至一门,号“修仪宫”。群仙姑姊亦纷然在侧,令生降车辇拜,揖让升降,一如人间。彻障去扇,见一女子,云号“金枝公主”。年可十四五,俨若神仙。交欢之礼,颇亦明显。生自尔情义日洽,荣耀日盛,出入车服,游宴宾御,次于王者。王命生与群寮备武卫,大猎于国西灵龟山。山阜峻秀,川泽广远,林树丰茂,飞禽走兽,无不蓄之。师徒大获,竟夕而还。
生因他日,启王曰:“臣顷结好之日,大王云奉臣父之命。吾父顷佐边将,用兵失利,陷落胡中,尔来绝书信十七八岁矣。王既知所在,臣请一往拜觐。”王遽谓曰:“亲家翁职守北土,信问不绝,卿但具书状知闻,未用便去。”遂命妻致馈贺之礼,一以遣之。数夕还答。生验书本意,皆父平生之迹,书中忆念教诲,情意委曲,皆如昔年。复问生亲戚存亡,闾里兴废。复言路道乖远,风烟阻绝,词意悲苦,言语哀伤。又不令生来觐,云:“岁在丁丑,当与汝相见。”生捧书悲咽,情不自堪。他日,妻谓生曰:“子岂不思为政乎?”生曰:“我放荡不习政事。”妻曰:“卿但为之,余当奉赞。”妻遂白于王。累日,谓生曰:“吾南柯政事不理,太守默废,欲藉卿才,可曲屈之。便与小女同行。”生敦授教命。王遂敕有司备太守行李。因出金玉、锦绣、箱奁、仆妾、车马,列于广衢,以饯公主之行。生少游侠,曾不敢有望,至是甚悦。因上表曰:“臣将门余子,素无艺术,猥当大任,必败朝章。自悲负乘,坐致覆餗。今欲刚直,守法不回,有毗佐之器。处士周弁、田子华清慎通变,达政化之源。二人与臣有十年之旧,备知才用,可托政事。周请署南柯司宪,田请署司农,庶使臣政绩有闻,宪章不紊也。”王并依表以遣之。其夕,王与夫人饯于国南。王谓生曰:“南柯国之大郡,土地丰壤,人物豪盛,非惠政不能以治之。况有周、田二赞。卿其勉之,以副国念。”夫人戒公主曰:“淳于郎性刚好酒,加之少年,为妇之道,贵乎柔顺。尔善事之,吾无忧矣。南柯虽封境不遥,晨昏有间,今日暌别,宁不沾巾!”生与妻拜首南去,登车拥骑,言笑甚欢。
累夕达郡。郡有官吏、僧道、耆老、音乐、车举、武卫、銮铃,争来迎奉。人物阗咽,钟鼓喧哗,不绝十数里。见雉堞台观,佳气郁郁。入大城门,门亦有大榜,题以金字,曰“南柯郡城”。见朱轩棨户,森然深邃。生下车省风俗,疗病苦,政事委以周、田,郡中大理。自守郡二十载,风化广被,百姓歌谣,建功德碑,立生祠宇。王甚重之,赐食邑,锡爵位,居台辅。周、田皆以政治著闻,递迁大位。生有五男二女。男以门荫授官,女亦聘于王族,荣耀显赫,一时之盛,代莫比之。
是岁,有丰云罗国者,来伐是郡。王命生练将训师征之。乃表周弁将兵三万,以拒贼之众于瑶城。弁刚勇轻敌,师徒败绩,弁单骑裸身潜遁,夜归城。贼亦收辎重铠甲而还。生因囚弁以请罪。王并舍之。是月,司宪周弁疽发背,卒。生妻公主疾,旬日又薨。生因请罢郡,护丧赴国,王许之。便以司农田子华行南柯太守事。生哀恸发引,威仪在途,男女叫号,人吏莫馔,攀辕遮道者不可胜数。遂达于国。王与夫人素衣哭于郊,候灵举之至,谥公主日:“顺仪公主”。备仪仗羽葆鼓吹,葬于国东十里盘龙岗。是月,故司宪子荣信,亦护丧赴国。
生久镇外藩,结好中国,贵门豪族,摩不是洽。自罢郡还国,出入无恒,交游宾从,威福日盛。王意疑惮之。时有国人上表云:“玄象谪见,国有大恐。都邑迁徙,宗庙崩坏。衅起他族,事在萧墙。”时议以生侈僭之应也。遂夺生侍卫,禁生游从,处之私第。生自恃守郡多年,曾无败政,流言怨谆。郁郁不乐。王亦知之,因命生曰:“姻亲二十余年,不幸小女夭亡,不得与君子偕老,良用痛伤。”夫人因留孙自鞠育之。又谓生曰:“卿离家多时,可暂归本里,一见亲族。诸孙留此,无以为念。后三年,当令迎卿。”生曰:“此乃家矣,何更归焉?”王笑曰:“卿本人间,家非在此。”在忽若憎睡,瞢然久之,方乃发悟前事,遂流涕请还。王顾左右以送生。生再拜而去,复见前二紫衣使者从焉。至大户外,见所乘车甚劣,左右亲使御仆,遂无一人,心甚叹异。
生上车,行可数里,复出大城。宛是当年东来之途,山川原野,依然如旧。所送二使者,甚无威势,生逾怏怏。生问使者曰:“广陵郡何时可到?”二使讴歌自若,久乃答曰:“少顷即至。”俄出一穴,见本里闾巷,不改往日,潸然自悲,不觉流涕。二使者引生下车,入其门,升自阶,己身卧于堂东庑之下。生甚惊畏,不敢前近。二使因大呼生之姓名数声,生遂发寤如初。见家之僮仆拥彗于庭,二客濯足于榻,斜日未隐于西垣,余樽尚湛于东牖。梦中倏忽,若度一世矣。
生感念嗟叹,遂呼二客而语之。惊骇。因与生出外,寻槐下穴。生指曰:“此即梦中所惊入处。”二客将谓狐狸木媚之所为祟,遂命仆夫荷斤斧,断拥肿,折查枿,寻穴究源。旁可袤丈。有大穴,洞然明朗,可容一榻。根上有积土壤,以为城郭台殿之状。有蚁数斛,隐聚其中。中有小台,其色若丹。二大蚁处之,素翼未首,长可三寸。左右大蚁数十辅之,诸蚁不敢近。此其王矣。即槐安国都也。又穷一穴,直上南枝可四丈,宛转方中,亦有土城小楼,群蚁亦处其中,即生所领南柯郡也。又一穴,西去二丈。磅礴空圬,嵌窞异状,中有一腐龟壳大如斗,积雨侵润,小草丛生,繁茂翳荟,掩映振壳,即生所猎灵龟山也。又穷一穴,东去丈余,古根盘屈,若龙虺之状。中有小壤,高尺余,即生所葬妻盘龙岗之墓也。追想前事,感叹于怀,披阅穷迹,皆符所梦。不欲二客坏之,遽令塞如旧。是夕,风雨暴发。旦视其穴,遂失群蚁,莫知所去。故先言“国有大恐,都邑迁徙。”此其验矣。复念檀梦征伐之事,又请二客访迹于外。宅东一里有古涸涧,侧有大耘树一株,藤萝拥织,上不见日,旁有小穴,亦有群蚊隐聚其间。丰云萝之国,岂非此耶?嗟呼,蚁之灵异,犹不可穷,况山藏木伏之大者所变化乎?时生酒徒周弁、田子华并居六合县,不与生过从旬日矣。生遽遣家僮疾往候之。周生暴疾已逝,田子华亦寝疾于床。生感南柯之浮虚,悟人世之倏急,遂栖心道门,绝弃酒色。后三年,岁在丁丑,亦终于家,时年四十七,将符宿契之限矣。
公佐贞元十八年秋八月,自吴之洛,暂泊淮浦,偶觌淳于生棼询访遗迹,翻覆再三,事皆摭实,辄编录成传,以资好事。虽稽神语怪,事涉非经,而窃位著生,冀将为戒。后之君子,幸以南柯为偶然,无以名位骄于天壤间云。前华州参军李肇赞曰:“贵极禄位,权倾国都,达人视此,蚁聚何殊。”

☚ 南文子狂易   南方人至京师 ☛

南柯太守传

 

(唐)李公佐


 〔梗概〕吴楚一带有个游侠豪士淳于棼,他的宅院南边有一棵大古槐。古槐枝繁叶茂,树荫足有方圆几亩大小。淳于棼天天和一些朋友在树下饮酒作乐。
 有天,淳于棼醉酒后昏昏沉沉进入了梦乡。他梦见两个穿紫衣的使者来到他面前,跑下行礼后对他说:“槐安国国王派我们来接你。”于是,淳于棼跟着这两个使者来到院门口,看见一辆四匹马拉着的青油小车停在那里,车左右站着七八个随从,见淳于棼出来了,忙上前扶他上了车,坐定后,马车就向大槐树下的洞穴奔去。
 来到洞口,两个使者把车赶了进去。淳于棼心中非常惊疑,又不敢发问。他发现这里的山谷、河流、气候、花草、树木都与洞外的不同。车继续向前走,前面出现了一座城,路上的行人、车辆往来不断,十分拥挤,马车两旁那七八个随从一路吆喝着人们让路,吓得行人争先恐后地躲向路两边。
 马车来到城门下,淳于棼看见红漆门楼上挂着金字大匾,上面写着“大槐安国”四个字。守门卫士上前向淳于棼行礼,随后一个大臣带领淳于棼去见国王。他们走进一个朱红大门,只见手持各种兵器的武士列队道路两旁,几百名大小官员垂手肃立两旁恭候,一个身材高大,仪表端庄威严的人坐在正中间。淳于棼见此情景吓得浑身发抖,不敢抬头。周围的侍从提醒他向国王行礼。国王说:“从今天起,我把二女儿金枝公主许配给你,从此,你就是我的驸马了。”淳于棼连连答谢。
 就在这天晚上,槐安国国王为淳于棼和金枝公主举行了盛大婚礼,从此淳于棼在国中的权势、地位仅次于国王。
 过了几天,金枝公主请求父王让淳于棼做官。国王就派他去治理南柯郡的政事。淳于棼夫妇告别国王来到了南柯郡。由于淳于棼勤于政事,关心百姓疾苦,所以他执政二十多年,始终受到百姓拥戴。
 谁知,好景不长。后来,檀梦国出兵大败南柯郡,紧接着,金枝公主也染病身亡,淳于棼悲痛万分,辞去了南柯太守的官职回到了京城。渐渐地,国王疏远了他。又加上一些嫉妒他的人乘机挑拨他与国王的关系,使得国王更加怀疑他,终于,有一天,国王下令打发他回老家去。
 于是,先前那两个使者又把他送到宫门外,等着他的是一辆破旧的车,车旁一个随从也没有,车顺着原路把他送出了洞穴外。
 走出洞穴,淳于棼又看见了自己故乡的房屋,街道。自家的仆人在打扫庭院,他这时才明白自己刚才好像是过了一辈子,其实不过是一场梦。
 〔赏析〕故事通过主人公的醉后所梦,指出人世间富贵本无常,告诫那些位居高官的人,不要仗恃眼前的荣华富贵而傲物凌人,要明白荣华不常有、富贵不常在的道理。这在封建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故事中流露出的世事皆幻的思想,是消极的。
 故事情节曲折,描写细腻。
 〔作者简介〕李公佐(约公元770年—约公元850年),陇西(今甘肃车南)人。唐代小说家。喜欢收集怪异故事,曾作传奇小说,现存有《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等。其中《南柯太守传》托笔梦幻,讽刺世情,文笔简洁,结构严谨,是他的代表作。

古典小说《南柯太守传 》全文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南柯太守传

 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嗜酒使气,不守细行,累巨产,养豪客。曾以武艺补淮南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家住广陵郡东十里,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阴数亩。淳于生日,与群豪大饮其下。贞元七年九月,因沈醉至疾。时二友人于坐扶生归家。卧于堂东庑之下。二友谓生曰:“子其寝矣!余将秣马濯足,俟子小愈而去。”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梦。见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国王遣小臣致命奉邀。”生不觉下榻整衣,随二使至门,见青油小车,驾以四牡,左右从者七八,扶生上车, 出大户,指古槐穴而去。使者即驱入穴中,生意颇甚异之,不敢致问,忽见山川风候草木道路,与人世甚殊。前行数十里,有郛郭城堞,车舆人物,不绝于路,生左右传车者传呼甚严,行者亦争辟于左右。又入大城,朱门重楼,楼上有金书,题曰:“大槐安国”。执门者趋拜奔走,旋有一骑传呼曰:“王以驸马远降,令且息东华馆。”因前导而去。俄见一门洞开,生降车而入,彩槛雕楹;华木珍果,列植于庭下;几案茵褥,帘帏肴膳,陈设于庭上,生心甚自悦,复有呼曰:“右相且至。”生降阶祗奉,有一人紫衣象简前趋,宾主之仪敬尽焉,右相曰:“寡君不以敝国远僻,奉迎君子,托以姻亲。”生曰:“某以贱劣之躯,岂敢是望。”右相因请生同诣其所,行可百步,入朱门,矛戟斧钺,布列左右,军吏数百,辟易道侧,生有平生酒徒周弁者,亦趋其中,生私心悦之,不敢前问。右相引生升广殿,御卫严肃。若至尊之所,见一人长大端严, 居王位,衣素练服,簪朱华冠,生战栗,不敢仰视,左右侍者令生拜,王曰:“前奉尊贤命,不弃小国,许今次女瑶芳,奉事君子。”生但俯伏而已, 不敢致词,王曰:“且就宾宇,续造仪式。”有旨,右相亦与生偕还馆舍。生思念之,意以为父在边将, 因殁虏中, 不知存亡,将谓父北蕃交通,而致兹事,心甚迷惑,不知其由。是夕,羔雁弊帛,威容仪度,妓乐丝竹,肴膳灯烛,车骑礼物之用,无不咸备。有群女,或称华阳姑,或称青溪姑,或称上仙子,或称下仙子,若是者数辈,皆侍从数十,冠翠凤冠,衣金霞怶,彩碧金钿, 目不可视,遨游戏乐,往来其门,争以淳于郎为戏弄,风态妖丽,言词巧艳,生莫能对,复有一女谓生曰:“昨上已日,吾从灵芝夫人过禅智寺,于天竺院观右延午《婆罗门》,吾与诸女坐北牖石榻上,时君少年,亦解骑来看,君独强来亲洽,言调笑谑,吾与穷英妹结绛中,挂于竹技上,君独不忆念之乎?又七月十六日,吾于孝感寺悟上真子,听契玄法师讲《观音经》。吾于讲下舍金凤钗两只,上真子舍水犀合子一枚,时君亦讲筵中于师处请钗合视之,赏叹再三,嗟异良久,顾余辈曰:“人之与物,皆非世间所有。”或问吾氏,或访吾里,吾亦不答,情意恋恋,瞩盼不舍,君岂不思念之乎?”生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群女曰:“不意今日与君为眷属。”复有三人,冠带甚伟,前拜生曰:“奉命为驸马相者。”中一人与生且故,生指曰:“子非冯翊田子华乎?”田曰:“然。”生前,执手叙旧久之,生谓曰:“子何以居此?”子华曰:“吾放游,获受知于右相武成侯段公,因以栖托。”生复问曰:“周弁在此,知之乎?”子华曰:“周生,贵人也,职为司录,权势甚盛,吾数蒙庇护。”言笑甚欢。俄传声曰:“驸马可进矣。”三子取剑佩冕服,更衣之,子华曰:“不意今日获睹盛礼,无以相忘也。”有仙姬数十,奏诸异乐,婉转清亮,曲调凄悲,非人间之所闻听,有执烛引导者,亦数十,左右见金翠步障,彩碧玲珑,不断数里。生端坐车中,心意恍惚,甚不自安,田子华数言笑以解之。向者群女姑娣,各乘凤翼辇,亦往来其间,至一门,号“修仪宫”。群仙姑姊亦纷然在侧,令生降车辇拜,揖让升降,一如人间。撤障去扇,见一女子,云号金枝公主,年可十四五,俨若神仙,交欢之礼,颇亦明显。生自尔情义日洽,荣曜日盛,出入车服,游宴宾御,次于王者。王命生与群僚备武卫,大猎于国西灵龟山,山阜峻秀,川泽广远,林树丰茂,飞禽走兽,无不蓄之。师徒大获,竟夕而还。生因他日,启王曰:“臣顷结好之日,大王云奉臣父之命,臣父顷佐边将,用兵失利,陷没胡中;尔来绝书信十七八岁矣。王既知所在, 臣请一往拜觐。”王遽谓曰:“亲家翁职守北土,信问不绝,卿但具书状知闻,未用便去。”遂命妻致馈贺之礼,一以遣之,数夕还答。生验书本意,皆父平生之迹,书中忆念教诲,情意委曲,皆如昔年。复问生亲戚存亡,闾里兴废;复言路道乖远,风烟阻绝。词意悲苦,言语哀伤。又不令生来觐,云:“岁在丁丑,当与女相见。”生捧书悲咽,情不自堪。他日,妻谓生曰:“子岂不思为政乎?”生曰:“我放荡不习政事。”妻曰:“卿但为之,余当奉赞。”妻遂白于王。累日,谓生曰:“吾南柯政事不理,太守黜废,欲藉卿才,可曲屈之。便与小女同行。”生敦授教命。王遂敕有司备太守行李,因出金玉、锦绣、箱奁、仆妾、车马,列于广衢,以钱公主之行。生少游侠,曾不敢有望,至是甚悦,因上表曰:“臣将门余子,素无艺术,猥当大任,必败朝章,自悲负乘,坐至覆餗。今欲广求贤哲,以赞不逮。伏见司隶颍川周弁,忠亮刚直,守法不回,有毗佐之器;处士冯翊田子华,情慎通变,达政化之源。二人与臣有十年之旧,备知才用,可托政事。周请署南柯司宪,田请署司农,庶使臣政绩有闻,宪章不紊也。”王并依表以遣之。其夕,王与夫人饯于国南。王谓生曰:“南柯国之大郡,土地丰壤,人物豪盛,非惠政不能以治之;况有周、田二赞,卿其勉之,以副国念。”夫人戒公主曰:“淳于郎性刚好酒,加之少年;为妇之道,贵乎柔顺,尔善事之,吾无忧矣。南柯虽封境不遥,晨昏有间,今日暌别,宁不沾中。”生与妻拜首南去,登车拥骑,言笑甚欢。累夕达郡,郡有官吏、僧道、耆老、音乐、车𦦙、武卫、銮铃,争来迎奉,人物阗咽,钟鼓喧哗,不绝十数里,见雉堞台观,佳气郁郁,入大城门,门亦有大榜,题以金字,曰“南柯郡城”。见朱轩棨户,森然深邃。生下车,省风俗,疗病苦,政事委以周田,郡中大理, 自守郡二十载,风化广被,百姓歌谣,建功德碑,立生祠宇。王甚重之,赐食邑,锡台辅。周、田皆以政治著闻,递迁大位。生有五男二女,男以门荫授官;女亦娉于王族;荣耀显赫,一时之盛,代莫比之。是岁,有檀萝国者,来伐是郡,王命生练将训师以征之。乃表周弁将兵三万,以拒贼之众于瑶台城,弁刚勇轻敌,师徒败绩,弁单骑裸身潜遁,夜归城;贼亦收辎重铠甲而还,生因囚弁以请罪,王并舍之。是月,司宪周弁疽发背,卒。生妻公主遘疾,旬日又薨。生因请罢郡,护丧赴国。生久镇外藩,结好中国,贵门豪族,靡不是洽。自罢郡还国,出入无恒,交游宾从,威福日盛。王意疑惮之。时有国人上表云:“玄像谪见,国有大恐,都邑迁徙,宗庙崩环,衅起他族,事在萧墙。”时议以生侈僭之应也,逐夺生侍卫,禁生游从,处之私第。生自恃守郡多年,曾无败政,流言怨悖,郁郁不乐。王亦知之,因命生曰:“姻亲二十余年,不幸小女夭枉,不得与君子偕老,良用痛伤。”夫人因留孙自鞠育之,又谓生曰:“卿离家多时,可暂归本里,一见亲族,诸孙留此,无以为念,后三年,当令迎卿。”生曰:“此乃家矣,何更归焉?”王笑曰:“卿本人间,家非在此。”生忽若惛睡,懵然久之,方乃发悟前事,遂流涕请还。王顾左右以送生,生再拜而去,复见前二紫衣使者从焉,至大户外,见所乘车甚劣,左右亲使御仆,遂无一人,心甚叹异。生上车,行可数里,复出大城,宛是昔年东来之途,山川原野,依然如旧,所送二使者,甚无威势,生逾怏怏,生问使者曰:“广陵郡何时可到?”二使讴歌自若,久乃答曰:“少顷即至。”俄出一穴,见本里闾巷,不改往日,潸然自悲,不觉流涕。二使者引生下车,入其门,升自阶,己身卧于堂东庑之下,生甚惊畏,不敢前近,二使因大呼生之姓名数声,生遂发寤如初,见家之僮仆拥彗于庭,二客濯足于榻,斜日未隐于西垣,余樽尚湛于东牖,梦中倏忽,若度一世矣。生感念嗟叹,遂呼二客而语之,惊骇,因与生出外,寻槐下穴,生指曰:“此即梦中所经之处。”二客将谓狐狸木媚之所为祟。遂命仆夫荷斤斧,断拥肿,折查枿,寻穴究源。旁可袤丈,有大穴,根洞然明朗,可容一榻,上有积土壤,以为城郭台殿之状,有蚁数斛,隐聚其中,中有小台,其色若丹,二大蚁处之,素翼朱首,长可三寸,左右大蚁数十辅之;诸蚁不敢近,此其王矣,即槐安国都也。又穷一穴:直上南枝可四丈,宛转方中,亦有土城小楼,群蚁亦处其中,即生所领南柯郡也。又一穴,西去二丈,磅礴空圬,嵌窞异状,中有一腐龟壳,大如斗。积雨浸润,小草丛生,繁茂翳荟,掩映振彀,即生所猎灵龟山也。又穷一穴,东去丈余,古根盘屈,若龙虺之状,中有小土壤,高尺余,即生所葬妻盘龙冈之墓也。追想前事,感叹于怀,披阅穷迹,皆符所梦。不欲二客坏之,遂令掩塞如旧。是夕,风雨暴发,旦视其穴,遂失群蚁,莫知所去。故先言“国有大恐,都邑迁徙”,此其验矣。复念檀萝征伐之事,又请二客访迹于外,宅东一里有古涸涧,侧有大檀树一株,藤萝拥织,上不见日,旁有小穴,亦有群蚁隐聚其间,檀萝之国,岂非此耶?嗟乎!蚁之灵异,犹不可穷,况山藏木伏之大者所变化乎?时生酒徒周弁、田子华并居六合县,不与生过从旬日矣,生遽遣家僮疾往候之,周生暴疾已逝,田子华亦寝疾于林。生感南柯之浮虚,悟人世之倏忽,遂栖心道门,绝弃酒色。后三年,岁在丁丑,亦终于家。时年四十七,将符宿契之限矣。公佐贞元十八年秋八月, 自吴之洛,暂泊淮浦,偶觌淳于生儿楚,询访遗迹,翻覆再三,事皆摭实,辄编录成传,以资好事,虽稽神语怪,事涉非经,而窃位著生,冀将为戒。后之君子,幸以南柯为偶然,无以名位骄于天壤间云。
 前华州参军李肇赞曰:贵极禄位,权倾国都,达人视此,蚁聚何殊。

 唐传奇《南柯太守传》选自《太平广记》,题为《淳于棼》,注云出《异闻集》,后人根据李肇《国史补》题作《南柯太守传》。
 《南柯太守传》的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和大胆的夸饰,编织了一个离奇的故事:作品的主人公淳于棼醉后梦游槐安国,被槐安国招为驸马,出任南柯太守,屡迁高位,煊赫一时。后因与檀萝国交战失败;公主病死;失宠遭谗,最后被国王遣归。淳于棼醒后惊异,于是沿着梦中踪迹去寻找,才发现梦中所至乃一蚂蚁国。作者借一个蚂蚁国的梦境,巧妙地把现实和梦幻粘合在一起,主人淳公于棼由得宠而被遣,写出封建社会官场盛衰无常的现实,用古槐蚁穴影射朝廷,所谓“幸以南柯为偶然,无以名位骄于天壤间”,这无疑是对腐败的封建上层社会的大胆嘲弄,指斥那些“争名于朝”的豪门贵族,不过是一群在南柯上称王称霸的缘槐蚂蚁而已。篇末所引李肇的“达人视此,蚁聚何殊”的赞语,更进一步点明了这层意思。
 《南柯太守传》将“贵极禄位,权倾国都”的所谓“大富大贵”看成不过是“南柯一梦”,这是对淳于棼那样的热衷仕进的封建文人的讽刺、对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揭露。因此,“南柯一梦”成了人们常用的成语,讽刺那些追逐名利而做不切实际幻想的人。作者借“南柯一梦”的故事来说明“宠辱之道,穷达之运”,使人们“感南柯之浮虚,悟人世之倏忽,遂栖心道门,绝弃酒色”,这是受到儒道互补思想的影响,积淀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篇末言命仆发穴,以究根源,乃见蚁聚,悉符前梦,则假实证幻,余韵悠然,虽未尽于物情,已非《枕中》所及矣。”
 唐代传奇是在魏晋六朝志怪小说基础上有所发展的。《南柯太守传》创作于盛唐时期,当时经济发展,商业繁荣,社会生活内容愈加丰富,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和较为广阔的视角。特别是市民阶层的确立与稳固,则要求文学为读者提供新的审美愉悦。虽然诗的发展已进入鼎盛时期,但诗词作为抒情的文学样式,难以更具体更形象地反映宦海浮沉、功利得失、时世兴衰、爱情悲喜等,于是作为叙事文学样式的唐代传奇便以较为完整的小说形式出现了。《南柯太守传》有着完整的艺术结构,主人公淳于棼进入槐安国,际遇曲折,惊喜交织,忧悲萦迭,作者叙述节奏,疏密相间,开阖有致。仿佛是寻幽千回百转,最后山穷水尽,方知一梦。读者从故事情节中走出,为之惊异,为之感叹,经历了一次心理探寻的满足。
 作者善于环境描写和心理刻画,并且能够把二者融汇一体。例如淳于棼进入槐安国之后,所见所闻,层层渲染了王者气派:“俄见一门洞开,生降车而入,彩槛雕楹,华木珍果,列植于庭下;几案茵褥,帘帏肴膳,陈设于庭上”,这时“生心甚自悦”。笔墨虽简约,但艳羡富贵之情态已昭然。继而描写了见到国王时,有“生战栗,不敢仰视”,“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词”的形态。待因疑忌而失宠后,“遂夺生侍卫,禁生游从,处之私第。生自恃守郡多年,曾无败政,流言怨悖,郁郁不乐”。这段心理描写恰到好处,把一个贪于富贵权势,又不谙官场倾轧的一介书生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南柯太守传》的对话是生动而富有个性的。国王因其“威福日盛”,“意疑惮之”,却含而不露,对淳说:“卿离家多时,可暂归本里,一见亲族。诸孙留此,无以为念。后三年,当令迎卿。”而这位愚书生不知其计,仍然心痴意呆,说:“此乃家矣,何更归焉?”王笑曰:“卿本人间,家非在此。”听了这话,他忽若昏睡,懵然久之,“方乃发悟前事,遂流涕请还。”通过环境氛围的衬托和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把封建社会一些倾慕升迁,而又迂腐孱弱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描绘得神形毕肖了。作者的讽喻鞭笞不流于言表,而完全融入情节起伏与形象刻画之中,正体现了小说的艺术特征。当然,唐传奇并没有进入我国小说创作的成熟与繁盛时期,虽然大多作品已注重典型环境的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塑造,如《李娃传》、《霍小玉传》等都能注意到对人物个性的塑造,但《南柯太守传》的主人公虽有着类型化的描写,却缺乏个性化的深度。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南柯太守传》宣扬富贵如烟,人生如梦的出世思想予以批判。其实,《南柯太守传》同唐代传奇的其他作品一样,虽表现出较鲜明的思想倾向性和批判意识,却没有题旨的严格的指定性,它以神奇的故事流露出当时文人与市民阶层的富有趋向性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却不是对于某种哲学意识的艺术阐释。所以,我们不可附会于单一题旨,并以今日观念予以苛求。
 唐代传奇故事,对后代戏曲有很大影响,明朝戏剧家汤显祖依据这个故事,写成他的“四梦”之一的《南柯记》。

古诗文《南柯太守传》原文|注释|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南柯太守传

 

[唐] 李公佐


 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嗜酒使气,不守细行。累巨产,养豪客。曾以武艺补淮南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家住广陵郡东十里。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阴数亩。淳于生日与群豪,大饮其下。贞元七年九月,因沈醉致疾。时二友人于坐扶生归家,卧于堂东庑之下(11)。二友谓生曰:“子其寝矣! 余将秣马濯足(12),俟子小愈而去。”
 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髣髴若梦(13)。见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国王遣小臣致命奉邀。”生不觉下榻整衣,随二使至门。见青油小车,驾以四牡(14),左右从者七八,扶生上车,出大户,指古槐穴而去。使者即驱入穴中。生意颇甚异之,不敢致问。忽见山川、风候、草木、道路,与人世甚殊。前行数十里,有郛郭城堞(15)。车舆人物不绝于路。生左右传车者传呼甚严,行者亦争辟于左右(16)。又入大城,朱门重楼,楼上有金书(17),题曰:“大槐安国”。执门者趋拜奔走(17)。旋有一骑传呼曰:“王以驸马远降(18),令且息东华馆。”因前导而去。俄见一门洞开,生降车而入(19)。彩槛雕楹,华木珍果,列植于庭下(20);几案茵褥,帘帏殽膳(21),陈设于庭上。生心甚自悦。复有呼曰:“右相且至(22)。”生降阶祗奉(23)。有一人紫衣象简前趋(24),宾主之仪敬尽焉。右相曰:“寡君不以敝国远僻,奉迎君子,托以姻亲(25)。”生曰:“某以贱劣之躯,岂敢是望。”右相因请生同诣其所。行可百步,入朱门。矛戟斧钺,布列左右,军吏数百,辟易道侧。生平生酒徒周弁者,亦趋其中。生私心悦之,不敢前问。右相引生升广殿,御卫严肃,若至尊之所(26)。见一人长大端严,居正位,衣素练服,簪朱华冠(27)。生战栗,不敢仰视。左右侍者令生拜。王曰:“前奉贤尊命(29),不弃小国,许令次女瑶芳,奉事君子。”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词。王曰:“且就宾宇,续造仪式(30)。”有旨(31),右相亦与生偕还馆舍。生思念之,意以为父在边将,因殁虏中(32),不知存亡。将谓父北蕃交通,而致兹事(33),心甚迷惑,不知其由。
 是夕,羔雁币帛,威容仪度,妓乐丝竹,殽膳灯烛,车骑礼物之用(35),无不咸备。有群女,或称华阳姑,或称青溪姑,或称上仙子,或称下仙子,若是者数辈。皆侍从数十,冠翠凤冠,衣金霞披,彩碧金钿,目不可视(36)。遨游戏乐,往来其门,争以淳于郎为戏弄(37)。风态妖丽,言词巧艳,生莫能对。复有一女谓生曰:“昨上巳日(38),吾从灵芝夫人过禅智寺,于天竺院观石延舞《婆罗门》(39)。吾与诸女坐北牖石榻上,时君少年,亦解骑来看(40)。君独强来亲洽,言调笑谑。吾与穷英妹结绛巾(41),挂于竹枝上,君独不忆念之乎? 又七月十六日,吾于孝感寺侍上真子,听契玄法师讲《观音经》。吾于讲下舍金凤钗两只(42),上真子舍水犀合子一枚。时君亦讲筵中于师处请钗合视之,赏叹再三,嗟异良久,顾余辈曰,‘人之与物,皆非世间所有’。或问吾氏,或访吾里,吾亦不答。情意恋恋,瞩盼不舍。君岂不思念之乎?”生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43)。”群女曰:“不意今日与君为眷属。”复有三人冠带甚伟,前拜生曰:“奉命为驸马相者(44)。”中一人与生且故(45)。生指曰:“子非冯翊田子华乎(46)?”田曰:“然。”生前,执手叙旧久之。生谓曰:“子何以居此?”子华曰:“吾放游,获受知于右相武成侯段公,因以栖托(47)。”生复问曰:“周弁在此,知之乎?”子华曰:“周生,贵人也,职为司隶(48),权势甚盛,吾数蒙庇护。”言笑甚欢。俄传声曰:“驸马可进矣。”三子取剑佩冕服,更衣之(49)。子华曰:“不意今日获睹盛礼,无以相忘也。”有仙姬数十,奏诸异乐,婉转清亮,曲调凄悲,非人间之所闻听。有执烛引导者,亦数十。左右见金翠步障,彩碧玲珑,不断数里(50)。生端坐车中,心意恍惚,甚不自安。田子华数言笑以解之。向者群女姑姊,各乘凤辇(51),亦往来其间。至一门,号“修仪宫”。群仙姑姊亦纷然在侧(52),令生降车辇拜,揖让升降,一如人间。彻障去扇(53),见一女子,云号“金枝公主”。年可十四五,俨若神仙。交欢之礼,颇亦明显。生自尔情义日洽,荣曜日盛(54)。出入车服,游宴宾御(55),次于王者。王命生与群寮备武卫,大猎于国西灵龟山。山阜峻秀,川泽广远,林树丰茂,飞禽走兽,无不蓄之。师徒大获,竟夕而还。生因他日,启王曰:“臣顷结好之日,大王云奉臣父之命。臣父顷佐边将,用兵失利,陷没胡中,尔来绝书信十七八岁矣。王既知所在,臣请一往拜觐。”王遽谓曰:“亲家翁职守北土,信问不绝。卿但具书状知闻,未用便去(56)。”遂命妻致馈贺之礼,一以遣之(57)。数夕还答。生验书本意,皆父平生之迹,书中忆念教诲,情意委曲,皆如昔年。复问生亲戚存亡,闾里兴废(58)。复言道路乖远,风烟阻绝(59)。词意悲苦,言语哀伤。又不令生来觐,云:“岁在丁丑,当与汝相见(60)。”生捧书悲咽,情不自堪。
 他日,妻谓生曰:“子岂不思为政乎?”生曰:“我放荡不习政事。”妻曰:“卿但为之,余当奉赞。”妻遂白于王。累日,谓生曰:“吾南柯政事不理,太守黜废(61)。欲藉卿才,可曲屈之,便与小女同行(62)。”生敦授教命(63)。王遂敕有司备太守行李。因出金玉、锦绣、箱奁、仆妾、车马,列于广衢(64),以饯公主之行。生少游侠,曾不敢有望,至是甚悦。因上表曰:“臣将门余子,素无艺术,猥当大任,必败朝章。 自悲负乘,坐致覆𫘫(65)。 今欲广求贤哲,以赞不逮。伏见司隶颍川周弁,忠亮刚直,守法不回,有毗佐之器(66);处士冯翊、田子华,清慎通变,达政化之源(67)。两人与臣有十年之旧,备知才用,可托政事。周请署南柯司宪,田请署司农(68)。庶使臣政绩有闻,宪章不紊也。”王并依表以遣之。其夕,王与夫人饯于国南。王谓生曰:“南柯国之大郡,土地丰壤(69),人物豪盛,非惠政不能以治之。况有周、田二赞,卿其勉之,以副国念(70)。”夫人戒公主曰:“淳于郎性刚好酒,加之少年。为妇之道,贵乎柔顺。尔善事之,吾无忧矣。南柯虽封境不遥,晨昏有间。今日睽别,宁不沾巾!(71)”生与妻拜首南去,登车拥骑,言笑甚欢。累夕达郡。郡有官吏、僧道、耆老、音乐、车舆、武卫、銮铃(72),争来迎奉。人物阗咽(73),钟鼓喧哗,不绝十数里。见雉堞台观,佳气郁郁(74)。入大城门,门亦有大榜,题以金字,曰“南柯郡城”。见朱轩棨户,森然深邃(75)。生下车,省风俗,疗病苦,政事委以周、田,郡中大理(76)。自守郡二十载,风化广被,百姓歌谣,建功德碑,立生祠宇(77)。王甚重之,赐食邑,锡爵位,居台辅(78)。周、田皆以政治著闻,递迁大位。生有五男二女,男以门荫授官(79),女亦聘于王族。荣耀显赫,一时之盛,代莫比之(80)
 是岁,有檀萝国者,来伐是郡。王命生练将训师以征之。乃表周弁将兵三万,以拒贼之众于瑶台城。弁刚勇轻敌,师徒败绩(81)。弁单骑裸身潜遁,夜归城。贼亦收辎重铠甲而还(82)。生因囚弁以请罪。王并舍之。是月,司宪周弁疽发背(83),卒。生妻公主遘疾,旬日又薨(84)。生因请罢郡,护丧赴国(85)。王许之。便以司农田子华行南柯太守事。生哀恸发引,威仪在途,男女叫号,人吏奠馔,攀辕遮道者不可胜数(86)。遂达于国。王与夫人素衣哭于郊,候灵舆之至。谥公主曰“顺仪公主”。备仪仗羽葆鼓吹(87),葬于国东十里盘龙冈。是月,故司宪子荣信,亦护丧赴国。生久镇外藩,结好中国,贵门豪族,靡不是洽(88)。自罢郡还国,出入无恒,交游宾从,威福日盛。王意疑惮之。时有国人上表云:“玄象谪见,国有大恐(89)。都邑迁徙,宗庙崩坏。衅起他族,事在萧墙(90)。”时议以生侈僭之应也(91)。遂夺生侍卫,禁生游从,处之私第(92)。生自恃守郡多年,曾无败政,流言怨悖,郁郁不乐。王亦知之。因命生曰:“姻亲二十余年,不幸小女夭枉,不得与君子偕老,良用痛伤。”夫人因留孙自鞠育之。又谓生曰:“卿离家多年,可暂归本里,一见亲族。诸孙留此,无以为念。后三年,当令迎卿。”生曰:“此乃家矣,何更归焉?”王笑曰:“卿本人间,家非在此。”生忽若惽睡,瞢然久之,方乃发悟前事(93),遂流涕请还。王顾左右以送生。生再拜而去。复见前二紫衣使者从焉。至大户外,见所乘车甚劣,左右亲使御仆,遂无一人,心甚叹异。生上车,行可数里,复出大城。宛是昔年东来之途,山川原野,依然如旧。所送二使者,甚无威势。生愈怏怏(94)。生问使者曰:“广陵郡何时可到?”二使讴歌自若(95),久乃答曰:“少顷即至。”俄出一穴,见本里闾巷,不改往日,潸然自悲,不觉流涕。二使者引生下车,入其门,升其阶,己身卧于堂东庑之下。生甚惊畏,不敢前近。二使因大呼生之姓名数声,生遂发寤如初(96)
 见家之僮仆拥篲于庭(97),二客濯足于榻,斜日未隐于西垣,余樽尚湛于东牖(98)。梦中倏忽,若度一世矣。生感念嗟叹,遂呼二客而语之。惊骇,因与生出外,寻槐下穴。生指曰:“此即梦中所经入处。”二客将谓狐狸木媚之所为祟(99),遂命仆夫荷斤斧,断拥肿,折查枿,寻穴究源(100)。旁可袤丈(101),有大穴,根洞然明朗,可容一榻。上有积土壤,以为城郭台殿之状。有蚁数斛,隐聚其中。中有小台,其色若丹(102)。二大蚁处之,素翼朱首,长可三寸。左右大蚁数十辅之,诸蚁不敢近。此其王矣。即槐安国都也。又穷一穴,直上南枝,可四丈,宛转方中,亦有土城小楼,群蚁亦处其中,即生所领南柯郡也。又一穴,西去二丈,磅礴空圬,嵌窞异状(103)。中有一腐龟壳,大如斗。积雨浸润,小草丛生,繁茂翳荟(104),掩映振壳,即生所猎灵龟山也。又穷一穴,东去丈余,古根盘屈,若龙虺之状。中有小土壤,高尺余,即生所葬妻盘龙冈之墓也。追想前事,感叹于怀,披阅穷迹,皆符所梦。不欲二客坏之,遽令掩塞如旧。是夕,风雨暴发。旦视其穴,遂失群蚁,莫知所去。故先言“国有大恐,都邑迁徙”,此其验矣。复念檀萝征伐之事,又请二客访迹于外。宅东一里有古涸涧,侧有大檀树一株,藤萝拥织,上不见日(105)。旁有小穴,亦有群蚁隐聚其间。檀萝之国,岂非此耶! 嗟乎! 蚁之灵异,犹不可穷,况山藏木伏之大者所变化乎? 时生酒徒周弁、田子华并居六合县,不与生过从旬日矣(106)。生遽遣家僮疾往候之(107)。周生暴疾已逝,田子华亦寝疾于床。生感南柯之浮虚,悟人世之倏忽,遂栖心道门,绝弃酒色。后三年,岁在丁丑,亦终于家。时年四十七,将符宿契之限矣(108)
 公佐贞元十八年秋八月,自吴之洛,暂泊淮浦(109),偶觌淳于生棼(110),询访遗迹,翻覆再三,事皆摭实,辄编录成传,以资好事(111)。虽稽神语怪,事涉非经,而窃位著生,冀将为戒(112)。后之君子,幸以南柯为偶然,无以名位骄于天壤之间云。
 前华州参军李肇赞曰(113):“贵极禄位,权倾国都。达人视此,蚁聚何殊(114)!”
 
 〔注释〕
 ①本篇选自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②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淳于棼(fen焚),姓淳于,名棼。吴楚,泛指东南地区。春秋时为吴、楚两国之地。③细行,生活细节。④累,积累。豪客,犹上游侠之士。⑤补,古代官员有缺额,补充任用人员称“补”。淮南,唐道名,相当于今湖北省长江以北、汉水以东,及江苏、安徽两省境内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区。裨(pi脾)将,副将。⑥忤(wu午),犯。⑦落魄(bo帛),困顿失意。纵诞(dan蛋),放荡。⑧广陵郡,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酱当时淮南道治所。⑨修,长。大。⑩贞元,唐德宗李适(kuo阔)的年号(公元785—804年)。沈,同“沉”。(11)庑(wu午),厅堂两廊的屋子。(12)秣(mo末)马,喂马。濯(zhuo灼)足,洗脚。(13)巾,古人束发的头巾。忽忽,迷糊恍惚的样子。髣髴,同“仿佛”。(14)青油小车,指油彩涂得很润厚光泽的轻车。牡(mu亩),原指雄性的鸟兽,这里泛指马匹。(15)郛(fu扶)郭,外城。堞(die谍),城上齿状有射孔的小墙。(16)传(zhuan赚)车者,这里指为官员出行供应车马、随从照料的人员。传(chuan船)呼,喝道。古代官员出行时,由侍卫在前吆喝行人避让,叫“喝道”。辟(bi闭),通“避”,躲避。(17)朱门,朱红漆的大门。重楼,几层高的楼房。金书,金字。(17)执门者,守门人。趋拜,小跑着前来跪拜迎接。(18)降(jiang匠),自上而下,这里是对人表示尊敬的说法。(19)俄,不久,一会儿。洞开,形容深广屋宇的门大开着的样子。降车,下车。(20)彩槛(jian贱),彩色的栏杆。雕楹(ying迎),雕绘的柱子。华,同“花”。植,种,种植。(21)案,吃饭的矮桌。小的称“几”。茵(yin因),席子、垫子。褥,褥垫,坐卧垫身使之温软的用具。殽膳,鱼肉饭食。殽(yao姚),同“肴”。(22)右相,官名,辅助帝王掌管政务的首脑。(23)祗(zhi枝),敬。奉,承,迎接的意思。(24)紫衣,贵官的服色。唐制五品以上官员穿朱紫。象简,象牙制的朝笏(hu互)。朝笏,即手版,古代大官僚朝见皇帝时,执在手中,用以记事备忘。(25)寡君,寡德的君主。这是对别国人称本国国君时的谦虚说法。托以姻亲,用婚姻关系结托为亲戚。(26)至尊,指皇帝。(27)衣,作动词,穿。素练,洁白的熟绢。簪(zan赞阴平),作动词,戴的意思。朱华,冠名。(28)奉,敬受。贤尊,对别人父亲的尊称。(30)造,办理,举行。(31)有旨,皇帝另有命令。(32)在边将,在边境领兵。殁,同“没”,陷没。(33)将谓,疑而未决之辞。北蕃,指唐时北方的少数民族。交通,交往,常有勾结的意思。(34)羔雁,指羊、鹅一类牲畜。币帛,指财物衣饰。都是古人婚娶时常用的礼物。威容仪度,指婚礼的排场与礼仪。丝竹,指琴瑟箫管等管弦乐器。(36)冠(guan灌),作动词,戴。翠凤冠,冠名,上面雕镂有翠鸟、凤凰的图形。金霞披(pei配),用金线绣成云霞的披肩。彩碧金钿(dian电),五颜六色的宝石和镂成金花的首饰。(37)遨(ao熬)游,游逛。郎,唐代对一般男子的尊称。(38)昨,这里泛指过去。上巳(si四)日,指农历三月初三日。旧俗这一天要到郊外游玩洗浴。(39)石延,人名。据《唐书·西域传》载:唐代西域石国人住在长安的很多,多以“石”为姓,擅长舞蹈。石延,大约是当时有名的舞蹈家。《婆罗门》,一种印度舞蹈。(40)解骑,把马的鞍蹬解松了,意即人下了马。(41)绛巾,大红色的汗巾。(42)讲,讲座。舍,捐献。在佛教中称为“施舍”或“布施”。或,“时而”之意。(43)这是《诗经·小雅·隰桑》成句。(44)相(xiang向)者,即傧相,古代举行婚礼时导引宾客、赞助行礼的人。(45)故,旧交。(46)冯翊(yi义),唐郡名,旧城在今陕西省大荔县。(47)放游,即漫游。知,知遇。栖托,存身和依靠。(48)司隶,古代负责管理京都治安、缉捕盗贼的官员。(49)剑佩,指古代官僚们佩带的剑和饰物。冕(mian免)服,一种特制的帽子和衣服。古代帝王和大官僚戴的礼帽叫“冕”。(50)步障,古代大官僚出行时遮蔽风寒尘土的行幕。玲珑,明彻的样子。(51)凤辇(nian碾),古代帝王、贵族坐的饰有凤翼的车子。(52)纷然,众多的样子。(53)彻障去扇,即撤去障扇。彻,通“撤”。(54)自尔,自那时起。日洽,一天比一天融洽。曜,即“耀”。盛,增加的意思。(55)宾御,宾客和随从。御,本指驾车马的人,引申作随从服役的人。(56)遽,急忙。但,只。未用,不宜。(57)馈(kui愧),赠送。一以遣之,一并送去。(58)闾(lu驴)里兴废,家乡的变化情况。(59)乖,不顺,阻隔。风烟,即风尘。(60)觐,(jin晋),古时拜见父亲、朝见君主叫“觐”。岁在丁丑,即丁丑年。(61)黜(chu触),降职或罢免。废,废除。(62)藉,同“借”,依靠。(63)敦,郑重的意思。授,通“受”。教命,即教令,指国君的命令。(64)广衢(qu渠),大路。(65)余子,封建宗法社会中除长子外,其余都称“余子”。艺术,这里指技艺,才能。猥(wei伟),谦词,犹言“辱”。朝章,国家的规章。负乘(cheng程),语出《易经·解卦》“负且乘,招寇至。”从等级观点来看,认为背负东西的人不该乘车,否则必将招来灾祸。坐致,因致,招致。 覆𫘫(su粟),语出《易经·鼎卦》“鼎折足,覆公𫘫。”意为,鼎足断了,就会倒掉贵族家的食物。 比喻力不胜任,会把事情搞糟。(66)伏,古代对上级或长辈的一种敬词。颍(ying影)川,唐郡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忠亮,忠诚老实,光明正大。守法不回,遵守法令不会改移。有毗佐之器,有佐理政务的才德。毗(pi皮),辅,助。(67)处士,封建社会指有才学而隐居不仕的人。清慎,清明慎重。通变,通晓事物的变化。达政化之源,懂得施政教化的根本道理。(68)署,暂任的意思。司宪,掌管司法的官员。司农,掌管钱谷的官员。(69)壤,通“穰”(rang瓤),茂盛。庄稼有好收成叫“丰穰”。(70)勉,尽力。副,相称,符合。(71)封境,这里指郡界。晨昏,是“昏定晨省”的省略语,即儿女每天早晚侍候父母的意思。间(jian健),疏隔。暌(kui葵),分离。(72)銮(luan栾)铃,一作“鸾铃”,一种饰有鸾鸟衔铃的车子。一说是驾车的马勒头旁系铃,响声如鸾鸣。古代只有国君或大官坐这种车。(73)阗(tian田)咽,拥挤、阻塞的样子。(74)雉堞(zhidie稚蝶),城上齿状的小墙。台观(guan贯),城楼上用以观望远处的建筑物。佳气,美好的气象。郁郁,蓬勃的样子。(75)朱轩,红漆大门。棨(qi启),一种木制的戟,官员出行时前导用的一种仪仗。森然,威严整齐的样子。(76)下车,这里是“到任”的意思。省(xing),察访,了解。委,托。大理,大治。唐人避唐高宗李治讳,常以“理”代“治”。(77)立生祠宇,为活人立庙,叫“立生祠”。(78)食邑,即国君封给贵族或功臣准许他们按时征收租税的封地。锡,同“赐”。台辅,相当于宰相一类的大官。(79)门荫,贵族、大官的子孙或亲戚,可以按等级授予官位,叫“门荫”。(80)代,犹“世”,唐人避李世民讳。(81)师徒败绩,部队被打得大败。(82)辎(zi滋)重,军中器械、粮草以及各种物资的统称。铠(kai凯)甲,打仗时穿的护身服,铁制的叫“铠”,皮制的叫“甲”。(83)疽(ju拘),毒疮。(84)遘(gou够)疾,害病。旬日,十天。薨(hong烘),公侯死称“薨”。(85)罢郡,解除郡太守职务。护丧,守护妻子的灵柩。(86)发引,出殡。牵引棺材的绳索叫“引”,故称柩(jiu旧)车启行叫“发引”。奠馔(zhuan赚),用酒食祭祀。攀辕遮道,拉住车辕,拦着车道。表示对去职官员的挽留。辕,车前驾车用的直木。(87)羽葆(bao宝),在绸制的伞形车盖上饰以羽毛。官员出行时的仪仗器物。鼓吹,有吹打等乐器的乐队。(88)外藩,指南柯郡。对国都来说,南柯郡是它的屏藩。中国,即国之中央,这里指京城人士。(89)玄象,天象。玄,《易·坤·文言》有“天玄而地黄”之说,因此,后以“玄”为天的代称。谪(zhe哲),谴责。见,同“现”。恐,忧患,灾祸。(90)衅,争端,裂痕。萧墙,宫内作为屏障用的门前小墙。后世把起于内部的祸乱,称为“萧墙之祸”。(91)侈僭(jian践),指超越本分的享受和行为。应,应验,兆端。(92)处,安置。第,宅第,住宅。(93)惽,同惛(hun昏),昏昏沉沉的样子。瞢(meng萌)然,眼睛看不清楚的样子,这里是神志不清的意思。(94)怏(yang样)怏,心有不满的样子。(95)讴(ou欧)歌,歌唱。自若,态度很自在。(96)发,明,有开窍的意思。寤,醒。(97)拥篲(hui慧)于庭,拿着扫帚在打扫庭院。(98)湛(zhan栈),清。东牖,东窗。(99)祟(sui岁),妖鬼害人叫“祟”。(100)荷,扛着。拥肿,指长得卷曲突出的枝干。查枿(nie聂),指枒权。(101)袤(mao贸),长度。(102)斛(hu狐),量器名,古时以十斗为斛,后又以五斗为斛。丹,丹砂。(103)磅礴,形容广阔的样子。圬,通杇(wu乌),往墙上涂泥叫“杇”。嵌窞(qian dan欠旦),坑坑洼洼。(104)翳(yi义),遮蔽。荟(hui会),草木茂盛。(105)拥织,互相交结纠缠。穷,穷尽。(106)过从,交往。(107)疾往候之,迅速赶去问候他们。(108)符宿契之限,符合以前约定的期限。指父信所言“岁在丁丑,当与汝相见”及槐安国王说的“三年后当令迎卿”那句话。(109)吴,指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及长江北面往东的南通、海门一带,隋、唐时以苏州作郡治。之,往、去。洛,洛阳。浦,水边。(110)觌(di迪),见到。(111)摭(zhi直),拾取。辄,就。资,供给。(112)稽(ji激),谈论,考究。非经,即不合于常理的事。著生,依附于人而生活。(113)前,前任。华州,唐代州名。辖境约今陕西省华县、华阴县、潼关一带。赞,题赞,一种文体,即在字画或传记后面加一段评论,以表示自己的感想叫“赞”。(114)极,顶,达到顶点。倾,压倒。
 
 〔分析〕
 《南柯太守传》是唐传奇中的名篇之一。作者李公佐(公元770年?—850年?),字颛蒙。陇西郡(今甘肃省陇西县一带)人,曾中进士。他是唐代最负盛名的传奇作家之一,从唐传奇现存的单篇作品来看,他创作的数量最多,计有《南柯太守传》、《庐江冯媪传》、《古〈岳渎经〉》和《谢小娥传》。这四篇作品都作于中唐贞元、元和年间,其中《南柯太守传》写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八月或稍后一段时间内。李公佐虽是进士出身,但在当时日趋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官卑职小,并数度遭到贬黜。宦海中这样痛苦的经历,加深了他对现实政治的认识和对人生道路的探究,这正是他创作《南柯太守传》的思想基础。
 《南柯太守传》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长期以来不少文学史著作和有关论述,都认为是反映了封建士子热中功名富贵的思想,是对醉心仕途的知识分子的揭露和讽刺。其实这个结论并不符合小说的旨意。实际上,小说讽刺和批判的矛头不是指向封建士人,而是指向那些暴发户、“窃位”者的。作者正是站在屈居下僚、才能和抱负得不到施展的封建士人的立场上,对那些无才无德,凭借某种关系夤缘高升的新贵大僚,作了无情的鞭挞和讽刺,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场的黑暗和政治的险恶。
 我们细绎小说全文,可以看到,小说中的主角淳于棼不是什么封建士子,而是一个“将门余子”,落魄军官,是一个没有才干、放荡无行的酒徒。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当时的社会中,却因某种机缘一下子飞黄腾达起来。淳于棼在梦中被召进了大槐安国,当上了驸马;以后更由于裙带关系,被国王委任为南柯郡太守。他的酒友周弁、田子华也因此得到援引,做了贵官,成为他的得力帮手。淳于棼在南柯郡主持一方的军政事务达二十年,位比藩王,贵为宰辅,所生五男二女,也都荣耀显赫。但是盛极而衰,乐极悲来。一旦战争失利,公主病死,他也就从权势的顶峰上跌落了下来。在统治阶级内部激烈的权力争斗中,因为“久镇外藩,结好中国”,“交游宾从,威福日盛”,遭到了国王的疑忌,最后被逐出国门,遣返还乡。他的南柯美梦也终于彻底破灭。淳于棼“梦中倏忽,若度一世”的经历,设事寓理,意蕴深长。小说的最后部分,作者以轻蔑的口吻警告淳于棼一流的人物说:“窃位著生,冀将为戒。后之君子,幸以南柯为偶然,无以名位骄于天壤之间。”篇末作者又借助李肇所作的赞语,进一步点明了小说的主旨:“贵极禄位,权倾国都。达人视此,蚁聚何殊。”把封建朝廷比作蚁窟,把那些爵禄高登的庸碌之徒斥为蚁聚,其讥刺之情,鄙夷之态,是何等的鲜明、强烈。这些点睛之笔,都明白地把小说的主题思想揭示了出来。
 《南柯太守传》所写淳于棼在蚂蚁国的一生经历,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唐时期的社会政治生活。
 唐代自安史乱后,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弄权,政治每况愈下,中央集权遭到了严重削弱。代宗、德宗朝,藩镇割据局面即已形成。藩镇各占一方,各自为政,有的甚至依恃强大的兵力,发动叛乱,对抗中央。像“河北三镇”之乱及“四王二帝”之乱,都是当时有名的叛乱事件①。这种割据局面,以后愈演愈烈,使中晚唐的政局长期处于动荡中。
 宦官是中晚唐社会的毒瘤,是一股最腐朽的力量。德宗、宪宗朝,宦官擅权,朝官受压,南衙与北司之争日趋激烈②。南衙为朝官势力,代表了公卿士流的利益;北司为宦官势力,代表了工商杂类的利益。早在玄宗、肃宗时,宦官就开始逐步得势。德宗时,宦官攫取了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统率禁军,执掌兵权。宦官专权,公开卖官鬻爵,为工商杂类大开了仕进之门。当时神策军将士大都出之长安富家子弟,他们以贿赂取得做官资格,有的甚至因为重赂中尉而被派作地方节度使。这些人一旦得了官职,就要加倍地搜刮,以补偿他们的“损失”。朝官都是进士出身或门荫出身的士流,他们对宦官出身的杂类和流外入仕的胥吏本来就是看不起的,宦官权力上升后,日益侵夺了朝官的职位,当然遭到了士流的嫉恨和反对。
 除了宦官与朝官为争夺权位而火并不已外,宪宗时,朝官内部又爆发了朋党之争,这一朋党与那一朋党之间为追逐权力也是势如水火,你死我活。有的朝官甚至投靠宦官门下,企图凭借宦官势力排斥和消灭异己力量。在这种尖锐剧烈的政治纷争中,有的人朝为贵官,夕遭贬戮,真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这场斗争也极大地冲击了士阶层,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阶级利益。唐代自中叶以来,士流的出路愈来愈窄,他们或长期屈沉下位,不得升迁;或政治角逐失利,遭到贬黜;或在科场竞争中,不获一第;或虽有进士身份,但长期不能释褐入仕。这种不平和不幸的遭遇,使他们对当时政局心怀不满,对那些“窃位”的权势者产生怨恨。
 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正好传达了他们的心声。他通过这样一个虚幻的故事,典型地、形象地概括了中唐时期的社会政治现实,艺术地揭开了当时政治斗争的帷幕,并用冷峻之笔对那些在宦海变幻中急遽升沉的腐旧势力给予辛辣的嘲讽和严正的批判。在唐人小说中,像李公佐这样勇于触及时事,如此深刻地揭示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复杂面貌,还是罕见的。至于小说中所宣扬的浮生若梦、富贵无常的人生观,固然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局限,但也反映了作者对政治现实的愤懑和对当权者的讽刺。这和那些以宣扬佛老思想、维护腐朽政治为主旨的小说,是有所不同的。
 《南柯太守传》不仅蕴涵丰富,立意深刻,而且艺术上也别具一格,有着独特的成就。
 首先,构思巧妙,设想新奇。
 作者充分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在结构故事、描绘人物时,主要遵循着幻想和理想的逻辑,而不受现实生活的客观逻辑所约束,因此他的小说较现实主义创作有更多的自由。那些在现实主义作品中不可能出现的人和事,在他的《南柯太守传》中却奇迹般地出现了。试看这篇小说,作者完全打破了人间和异域的界限,把淳于棼极富起伏变化的一生压缩于一梦之中,让主人公投身蚁国,在短梦中想入非非,享尽了荣华富贵,涉遍了宦海波涛,大喜大悲,陡起陡落,离奇神异,变幻莫测。这样的奇思遐想,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摆脱了人世的羁绊,作者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翱翔,可以更自由地发抒胸臆,表达理想,更率直地评判人物,揭露时弊。这种巧妙的艺术构思往往能够更广泛深刻地反映真实的社会内容,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
 梦境是作者构思的中心。作者以梦境来结撰故事,虚拟一“蚁国”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所,把梦境和现实结合起来,这就为其刻画人物、展示主题开拓了自由天地。
 作者很善于写梦境。梦是人们潜在意识的一种表现,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一种离奇的折光的反映,它既有别于实际生活,又不完全脱离生活。因此,作家只有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写出来,才能使读者从中洞察梦境的奥秘,发现生活的真谛。对这一独特巧妙的艺术处理,李公佐深得其中三味。
 在《南柯太守传》中,作者把梦境写得十分精彩,淳于棼入睡后,始终处于一种迷离恍惚的梦幻状态之中。如淳于棼初见蚁王时惶惧失态的模样;得知父亲为其主婚时迷惑不解的神情;与公主举行婚礼时惴惴不安的内心活动;有了权势后作威作福的架式;以及发遣还乡时瞢然醒悟的情景,都写得梦味十足,真幻莫辨。小说中的人物似乎个个遨游于茫茫云海之中,给人以一种捉摸不定的飘忽感,它吸引着人们急待透过层层云雾去探寻人物的本相和归宿。这种梦中着色、幻中寄情的写法,极富于艺术感染力,往往收到特殊的艺术效果。

南柯太守传 - 佛道圣经文学 - 可可诗词网

南柯太守传

 

李公佐


 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嗜酒使气、不守细行。累巨产,养豪客。曾以武艺补淮南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家住广陵郡东十里。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阴数亩。淳于生日与群豪大饮其下。
 贞元七年九月,因沉醉致疾。时二友人于坐扶生归家,卧于堂东庑之下。二友谓生曰:“子其寝矣!余将秣马濯足,俟子小愈而去。”
 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梦。见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国王遣小臣致命奉邀。”生不觉下榻整衣。随二使至门。见青油小车,驾以四牡,左右从者七八,扶生上车,出大户,指古槐穴而去。使者即驱入穴中。生意颇甚异之,不敢致问。忽见山川、风候、草木、道路,与人世甚殊。前行数十里,有郛郭城堞。车舆人物,不绝于路。生左右传车者传呼甚严,行者亦争辟于左右。又入大城,朱门重楼,楼上有金书,题曰“大槐安国”。执门者趋拜奔走。旋有一骑传呼曰:“王以附马远降,令且息东华馆。”因前导而去。
 俄见一门洞开,生降车而入。彩槛雕楹,华木珍果,列植于庭下,几案茵褥,帘帏淆膳,陈设于庭上。生心甚自悦。复有呼曰:“右相且至。”生降阶祗奉。有一人紫衣象简前趋,宾主之仪敬尽焉。右相曰:“寡君不以弊国远僻,奉迎君子,托以姻亲。”生曰:“某以贱劣之驱,岂敢是望。”右相因请生同诣其所。行可百步,入朱门。矛戟斧钺,布列左右,军吏数百,辟易导侧。生有平生酒徒周弁者,亦趋其中。生私心悦之,不敢前问。
 右相引生升广殿,御卫严肃,若至尊之所。见一人长大端严,居正位,衣素练服,簪朱华冠。生战栗,不敢仰视。左右侍者令生拜。王曰:“前奉贤尊命,不弃小国,许令次女瑶芳,奉事君子。”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词。王曰:“且就宾宇,续造仪式。”有旨,右相亦与生偕还馆舍。生思念之,意以为父在边将,因殁虏中,不知存亡。将谓父北蕃交通,而致兹事。心甚迷惑,不知其由。是夕,羔雁币帛,威容仪度,妓乐丝竹,肴膳灯烛,车骑礼物之用,无不咸备。有群女,或称华阳姑,或称青溪姑,或称上仙子,或称下仙子,若是者数辈。皆侍从数十,冠翠凰冠,衣金霞帔,采碧金钿,目不可视。遨游戏乐,往来其门,争以淳于郎为戏弄。风态妖丽,言词巧艳,生莫能对。复有一女谓生曰:“昨上已日,吾从灵芝夫人过禅智寺,于天竺院观石延舞《婆罗门》。吾与诸女坐北牖石榻上,时君少年,亦解骑来看。君独强来亲洽,言调笑谑。吾与穷英妹结绛巾,挂于竹枝上,君独不忆念之乎?又七月十六日,吾于孝感寺侍上真子,听契玄法师讲《观音经》。吾于讲下舍金凤钗两只,上真子舍水犀合子一枚。时君亦讲筵中于师处请钗合视之。赏叹再三。嗟异良久。顾余辈曰:‘人之与物,皆非世间所有。’或问吾氏,或访吾里。吾亦不答。情意恋恋,瞩盼不舍。君岂不思念之乎?”生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群女曰:“不意今日与君为眷属。”复有三人,冠带甚伟,前拜生曰:“奉命为附马相者。”中一人与生且故。生指曰:“子非冯翊田子华乎?”田曰:“然。”生前,执手叙旧久之。生谓曰:“子何以居此?”子华曰:“吾放游,获受知于右相武成侯段公,因以栖托。”生复问曰:“周弁在此,知之乎?子华曰:“周生,贵人也。职为司隶,权势甚盛。吾数蒙庇护。”言笑甚欢。俄传声曰:“附马可进矣。”三子取剑佩冕服,更衣之。子华曰:“不意今日获睹盛礼,无以相忘也。”
 有仙姬数十,奏诸异音,婉转清亮,曲调凄悲,非人间之所闻听。有执独引导者,亦数十。左右见金翠步障,彩碧玲珑,不断数里。生端坐车中,心意恍惚,甚不自安。田子华数言笑以解之。向者群女姑姊,各乘凤翼辇,亦往来其间。至一门,号“修仪宫”。群仙姑姊亦纷然在侧,令生降车辇拜,揖让升降,一如人间。
 彻障去扇,见一女子,云号“金枝公主”。年可十四五,俨若神仙。交欢之礼,颇亦明显。生自尔情义日治,荣曜日盛。出入车服,游宴宾御,次于王者。王命生与群寮备武卫。大猎于国西灵龟山。山阜峻秀,川泽广远,林树丰茂,飞禽走兽,无不蓄之。师徒大获,竟夕而还。生因他日,启王曰: “臣顷结好之日,大王云奉臣父之命。臣父顷佐边将,用兵失利,陷没胡中。尔来绝书信十七八岁矣。王既知所在,臣请一往拜觐。”王遽谓曰:“亲家翁职守北土。信问不绝。卿但具书状知闻,未用便去。”遂命妻致馈贺之礼,一以遣之,数夕还答。生验书本意,皆父平生之迹。书中忆念教诲,情意委曲,皆如昔年。复问生亲戚存亡,闾里兴废。复言路道乖远,风烟阻绝。词意悲苦,言语哀伤。又不命生来觐,云:“岁在丁丑,当与女相见。”生捧书悲咽,情不自堪。他日,妻谓生曰:“子岂不思为政乎?生曰:“我放荡不习政事。”妻曰: “卿但为之,余当奉赞。”妻遂白于王。累日,谓生曰:“吾南柯政事不理,太守黜废。欲借卿才,可曲屈之。便与小女同行。”生敦授教命。王遂敕有司备太守行李。因出金玉、锦绣、箱奁、仆妾、车马,列于广衢,以饯公主之行。生少游侠,曾不敢有望,至是甚悦。因上表曰:“臣将门余子,素无艺术,猥当大任,必败朝章。自悲负乘,坐致覆𫘫。今欲广求贤哲,以赞不逮。伏见司隶颖川周弁,忠亮刚直,守法不回,有毗佐之器。处士冯翊田子华,清慎通变,达政化之源。二人与臣有十年之旧,备知才用,可托政事。周请署南柯司宪,田请署司农。庶使臣政绩有闻,宪章不紊也。”王并依表以遣之。
 其夕,王与夫人饯于国南。王谓生曰: “南柯国之大郡,土地丰壤,人物豪盛,非惠政不能以治之。况有周、田二赞。卿其勉之,以副国念。”夫人戒公主曰: “淳于郎性刚好酒,加之少年。为妇之道,贵乎柔顺。尔善事之,吾无忧矣。南柯虽封境不遥,晨昏有间。今日睽别,宁不沾巾。”
 生与妻拜首南去,登车拥骑,言笑甚欢。累夕达郡。郡有官吏、僧道、耆老、音乐、车舆、武卫、銮铃,争来迎奉。人物阗咽,钟鼓喧哗,不绝十数里。见雉堞台观,佳气郁郁。入大城门,——门亦有大榜,题以金字,曰“南柯郡城”。——见朱轩棨户,森然深邃。生下车,省风俗,疗病苦,政事委以周、田,郡中大理。自守郡二十载,风化广被,百姓歌谣,建功德碑,立生祠宇。王甚重之,赐食邑,锡爵位,居台辅。周、田皆以政治著闻,递迁大位。生有五男二女。男以门阴授官,女亦娉于王族。荣耀显赫,一时之盛,代莫比之。
 是岁,有檀萝国者,来伐是郡。王命生练将训师以征之。乃表周弁将兵三万,以拒贼之众于瑶台城。弁刚勇轻敌,师徒败绩。弁单骑裸身潜遁,夜归城。贼亦收辎重铠甲而还。生因囚弁以请罪。五并舍之。是月,司宪周弁疽发背,卒。生妻公主遘疾,旬日又薨。生因请罢郡,扩丧赴国。王许之。便以司农田子华行南柯太守事。生哀恸发引,威仪在途,男女叫号,人吏奠馔,攀辕遮道者不可胜数,遂达于国。王与夫人素衣哭于郊,候灵舆之至。谥公主曰:“顺仪公主。”备仗羽葆鼓吹,葬于国东十里盘龙冈。是月,故司宪子荣信,亦护丧赴国。
 生久镇外藩,结好中国,贵门豪族,靡不是洽。自罢郡还国,出入无恒,交游宾从,威福日盛。王意疑惮之。时有国人上表云:“玄象谪见,国有大怒。都邑迁徙,宗庙崩坏。衅起他族,事在萧墙。”时议以生侈僭之应也。遂夺生侍卫,禁生游从,处之私第。生自恃守郡多年,曾无败政,流言怨悖,郁郁不乐。王亦知之,因命生曰: “姻亲二十余年,不幸小女夭枉,不得与君子偕老,良用痛伤。”夫人因留孙自鞠育之,又谓生曰: “卿离家多时,可暂归本里,一见亲族。诸孙留此,无以为念。后三年,当令迎卿。”生曰:“此乃家矣,何更归焉?”王笑曰:“卿本人间,家非在此。”生忽若昏睡,瞢然久之,方乃发悟前事,遂流涕请还。王顾左右以送生。生再拜而去,复见前二紫衣使者从焉。至大户外,见所乘车甚劣,左右亲使御仆,遂无一人,心甚叹异。
 生上车,行至数里,复出大城。宛是昔年东来之途,山川原野,依然如旧。所送二使者,甚无威势。生逾怏怏。生问使者曰:“广陵郡何时可到?”二使讴歌自若,久乃答曰:“少顷即至。”俄出一穴,见本里闾巷,不改往日,潸然自悲,不觉流涕。二使者引生下车,入其门,升其阶,已身卧于堂东庑之下。生甚惊畏,不敢前近。二使因大呼生之姓名数声,生遂发寤如初。
 见家之僮仆拥篲于庭,二客濯足于榻,斜日未隐于西垣,余樽尚湛于东牖。梦中倏忽,若度一世矣。生感念嗟叹,遂呼二客而语之。惊骇,因与生出外,寻槐下穴。生指曰:“此即梦中所经之处。”二客将谓狐狸木媚之所祟。遂命仆夫荷斤斧,断拥肿,折查枿,寻穴究源。旁可袤丈,有大穴,洞然明朗,可容一榻。上有积土壤,以为城郭台殿之状。有蚁数斛,隐聚其中。中有小台,其色若丹。二大蚁处之,素翼朱首,长可三寸;左右大蚁数十辅之,诸蚁不敢近:此其王矣。即槐安国都也。又穷一穴,直上南枝,可四丈,宛转方中,亦有土城小楼,群蚁亦处其中,即生所领南柯郡也。又一穴:西去二丈,磅礴空圬,嵌窗异状。中有一腐龟壳,大如斗。积雨浸润,小草丛生,繁茂翳荟,俺映振壳,即生所猎灵龟山也。又穷一穴,东去丈余,古根盘屈,若龙虺之状。中有小土壤,高尺余,即生所葬妻盘龙冈之墓也。追想前事,感叹于怀,披阅穷迹,皆符所梦。不欲二客坏之,遽令掩塞如旧。
 是夕,风雨暴发。旦视其穴,遂失群蚁,莫知所去。故先言“国有大恐,都邑迁徙”,此其验矣。复念檀罗征伐之事,又请二客访迹于外。宅东一里有古涸涧,侧有大檀树一株,藤萝拥织,上不见日。旁有小穴,亦有群蚁隐聚其间。檀萝之国,岂非此耶。嗟乎!蚁之灵异,犹不可穷,况山藏木伏之大者所变化乎?时生酒徒周弁、田子华并居六合县,不与生过从旬日矣。生遽遣家疾往候之。周生暴疾已逝,田子华亦寝疾于床。生感南柯之浮虚,悟人世之倏忽,遂栖心道门,绝弃酒色。后三年,岁在丁丑,亦终于家。时年四十七,将符宿契之限矣。
 公佐贞元十八年秋八月,自吴之洛,暂泊淮浦,偶觌淳于生儿楚,询访遗迹,翻覆再三,事皆摭实,辄编录成传,以资好事。虽稽神语怪,事涉非经,而窃位著生,冀将为戒。后之君子,幸以南柯为偶然,无以名位骄于天壤间云。
 前华州参军李肇赞曰:贵极禄位,权倾国都。达人视此,蚁聚何殊。

 
 《南柯太守》作者李公佐,约生活于贞元、元和年间,是中唐重要的传奇小说作家。除本篇外,还写有《谢小娥传》、《冯媪传》、《古岳渎经》等。他的世次比沈既济稍迟,一般认为《南柯太守传》在情节设计乃至主题思想方面曾受沈氏《枕中记》的影响。这篇小说叙述吴楚豪士淳于棼某日酒醉,卧于其家东庑之下,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受到国王眷顾信任。不久出任南柯郡太守,二十年治绩显著,一帆风顺。后有檀萝国入侵,不幸战败。接着公主病死,淳于棼遂罢郡护丧还都。谁知此后国王对他渐生疑忌,又加流言中伤,终于使他无法继续留住而被遣回人间。淳于棼梦醒后感念嗟叹不已,寻思梦境,忽悟大槐安国或与其家一株老槐树有关。于是发掘槐树下的洞穴,发现一个构造复杂的巨大蚁巢,蚁王蚁后赫然在此。所谓南柯郡,则是这棵槐树南向大枝上的另一蚁巢。而檀萝国便是居住在一棵大檀树所附藤萝上的另一群蚂蚁。淳于棼边挖边想,所见情景竟能与梦境中经历的事件、地点一一相合,心中诧异不已。从此,他“感南柯之虚浮,悟人世之倏忽,遂栖心道门,弃绝酒色,”三年后死去。小说最后,作者记述了创作经过,点明了主题并引用时人的赞语作结。这样的收尾几乎是唐传奇的一种常规,是传奇小说在形式上尚部分地残留史传和志怪写法的痕迹。
 虽然《南柯太守传》所叙述的是一个虚构的荒诞故事,但却富有现实的讽谕意义。淳于棼“嗜酒使气,不守细行”,又一无专长技艺,只因他娶了公主,做了驸马,便凭裙带关系当上大官。妙就妙在他本人还多少有几分自知之明,当公主问他“子岂不思为政乎”时,他的回答甚是老实:“我放荡不习政事。”但公主的态度就截然不同:“卿但为之,余当奉赞!”完全是一副后台强硬、有恃无恐的架势,充分显示了这位皇女的骄横跋扈、任性胡为。果然,她向父王一提,不几天,淳于棼就被任命为南柯太守,成为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了。小说于此平平叙来,实已于不动声色之中暗含褒贬。再与下文公主死后国王对淳于棼态度大变,由日渐疏远直到遣其归籍的情形对照,其讽刺世态炎凉和以利相结的裙带关系全不可靠的意味就更是显而易见。问题是这种情况在唐代上层社会特别是官场中可谓比比皆是。正因为如此,才使庸人居上位、贤能被埋没的不公观象日益趋于严重,大批出身寒微、缺乏奥援的人才壮志难酬,抱恨终生。由此看来,李公佐这样写淳于棼的命运变化,应当是针对现实有感而发的。这篇小说的基调固然倾向于消极出世,但却蕴含着对于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对于封建统治阶级丑恶本质一定程度的谴责和批判。
 从小说创作的艺术方面来看,《南柯太守传》是一篇比《枕中记》技巧更为圆熟的传奇作品。
 首先,它有 《枕中记》更为丰富而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社会风俗描写。这就使它更加远离了史传与志怪的规范而显得更 “小说化” 了。小说对淳于棼与槐安国金枝公主结亲的情节展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般史著的人物传记提到婚姻之事大抵只介绍双方门阀地位之类,绝不会花费笔墨去写结亲成婚的具体过程,即或偶有涉及也总是十分概略。《枕中记》写到卢生婚事只有寥寥数语。《南柯太守传》却花了全部篇幅的四分之一光景来描述淳于棼与公主的婚事,从如何提亲、定亲到如何准备、如何成婚,涉及了贵族之家一整套的婚姻礼俗,既为我们提供了唐代婚俗的宝贵资料,又使小说更加有血有肉,引人入胜。这里有槐安国王托淳于棼父亲遗命向他提亲和淳于棼对父命的思考等情节,显示出唐代士子婚嫁必须秉承 “父母之命” 的成规。这里还详细描写了驸马亲迎之前,女方亲属诸姐妹到馆舍看望新郎,与之谈话戏谑的场面,写了国王派遣三名男子 (其中有淳于棼的好友) 来充当 “驸马相”(即新郎的傧相)的情况。这些都是唐代贵族婚俗具体而微的反映。小说对前者尤其写得兴趣盎然、诙谐活泼。《南柯太守传》作为传奇小说,正是在史著止笔的地方起步,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造,从而获得独特的、为史传所不能取代的文献价值和使读者愉悦欣快的审美功能。
 其次,《南柯太守传》表现出更大胆而周密的艺术想象力。它不但让淳于棼在梦中经历了由入赘皇家、飞黄腾达到失宠被逐、尝尽人情凉薄的过程。而且进一步把淳于棼的梦境安排在蚂蚁国之中。这就使小说的虚构想象和假定性又多了一个层次,多出一番曲折。把群聚生活而有严密组织的蚁巢设想为酷似人类社会的槐安国,并用以影射封建王朝的上层集团和官场,这是十分大胆的创造,也只有在小说中才能容许如此无稽荒诞的假设并以假当真、煞有介事地敷演情节。这里充分显示了作者想象虚构的缜密细致。而正是由于这种想象构思才引发了对于人生、对于人类社会的深沉反思和深刻叹息。作者的同时代人李肇总评这篇小说道: “贵极禄位,权倾国都,达人视此,蚁聚何殊?”淳于棼固然是做了一场蚁聚的梦,大唐王朝乃至一切王朝的皇帝贵戚、达官名宦们生前迷恋权位,死后讲究哀荣,又何尝不是 “蚁聚”,不是做梦呢?
 第三,《南柯太守传》在刻画人物、制造氛围,特别是模拟人物对话的声口表情方面也有所进步。淳于棼新婚前夕,前来看新郎的 “诸女姑娣” 的举动言谈,把群女欢欣艳羡之情写得何等活泼灵动。其中一人对淳于棼回顾两件往事,等于是两个插曲,写得既富于情趣,又给人以梦寐中事恍惚依稀之感,与全文风格极为协调谐和。小说中有的次要人物虽然只有一二句话,往往也写得贴切而有声色,如公主劝淳于棼从政时的话,又如其母送她随夫出守南柯时的谆谆叮咛,恰是一个标准贤妻良母的口吻。这些地方说明李公佐已具备通过一言一行以塑造人物形象的本领。至于淳于棼形象刻画得尚不够丰富成功,这同作者的总体构思有关。
 《南柯太守传》 与宗教思想的联系是显然的。这主要体现于小说的总体倾向,尤其是由全部情节所引至的故事结尾上。当淳于棼在大槐安国度过半生,尝够了宦海风波、人世炎凉,从而痛感荣华富贵之虚无,人生寿命之短暂后,那就必然会导致 “栖心道门”,也就是衷心皈依宗教的结果。汪辟疆先生说: “此文造意制辞与沈既济《枕中记》大略从同,皆受道家思想所感化者也。唐时佛道思想最为普遍。其影响于文学者,随处可见。以短梦中历尽一生,此二篇足为代表。”( 《唐人小说·南柯太守传叙录》) 另外,众女戏新郎的场面与许多小说描写的仙女聚会十分相象,散发着浓郁的道教传说气息。这些女子的名字 “华阳姑”、“青溪姑”、“上仙子”、“下仙子”以至“灵芝夫人”之类,也令人想起道教仙话中的人物。而其中一女言及的“于天竺院观右(石)延舞《婆罗门》”“于孝感寺悟(晤)上真子,听契玄法师讲《观音经》”等等,则又明显地有着佛教色彩。看来李公佐是故意牵扯两教为我所用,为小说增添情趣,这也是他的幽默之处。
 《南柯太守传》的影响十分深远。它在唐代就曾盛传一时,脍炙人口,据云竟有好事者根据小说所写淳于棼“家住广陵郡东十里”而在扬州建造了“南柯太守墓”。在民间口头或文人笔下,“南柯一梦”、“梦里南柯”已成为睡觉做梦或希望成空、理想破灭等含义的习用语。这篇小说所阐扬的观念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到了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以之改为《南柯记》剧本,与据《枕中记》改编的《邯郸记》同为著名的“临川四梦”之一。

南柯太守传

又名《南柯记》。传奇小说。唐李公佐(约770—约850)撰。一卷。公佐字颛蒙,陇西(今属甘肃)人。生活在代宗至宣宗年间,历代、德、顺、宪、穆、敬、文、武、宣诸朝。宪宗元和间曾任锺陵(今江西南昌)从事,武宗会昌初任杨府录事参军。著有《谢小娥传》、《庐江冯媪传》、《古狱凟经》等。是篇写淳于棼酒醉卧槐,梦入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做了南柯太守,因政绩卓著,屡升高官,权要显贵,引起国王疑忌,终被罢官归家。醒后,原是在屋旁蚁窝中作了一番梦游。构思颇与李泌《枕中记》类似,对封建社会的宦海浮沉和醉心于功名利禄者有所揭露。富于文采,描写生动。有现实主义表现。却也流露出富贵如烟,人生如梦的消极出世思想。《虞初志》、《合刻三志》、《唐人说荟》、《龙威秘书》等本均题《南柯记》。鲁迅辑《唐宋传奇集》题此名。

南柯太守传

南柯太守传

传奇小说。唐李公佐作。作者站在屈居下僚、才能和抱负得不到施展的封建士人的立场上,对那些无才无德,凭借某种关系高升的新贵大僚,作了无情的鞭挞和讽刺,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场的黑暗和政治的险恶。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真幻交织,虚实相间,构思相当巧妙,设想异常新奇。另外,它结构精美,情节曲折,描写非常细腻。鲁迅称赞它“假实证幻,余韵悠然”。这一评价是很公正的。明代汤显祖的《南柯记》,即取材于此。

☚ 古镜记   柳毅传 ☛

南柯太守传

传奇小说。唐李公佐作。写淳于棼醉后入梦,被槐安国招为驸马,出任南柯太守,廉能称职,深受百姓爱戴。后因与檀罗国交战失败,公主又随之谢世,于是宠衰谗起,终被国王遣送出郭。淳于棼醒后录踪发掘,发现二国都是蚁穴。从此他深感人生虚幻,乃栖心道门,不问世事。结构严整,情节丰富,脉络清晰。明汤显祖《南柯记》,即取材于本篇。此作收入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本。

南柯太守传

南柯太守传

唐陇西人李公佐著, 是一篇讽刺小说。作者以简练流畅的文笔讲述了淳于棼酒醉入梦,被大槐安国国君迎进皇宫,招为驸马,而后出任南柯太守30年,生5男2女,享尽荣华富贵。后因战事败北,公主遽然去逝,宠衰谗起,被逐出郭,惊而梦醒,感慨不已。以此揭示了一个想往上爬的读书人的一生,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给迷恋官场、热衷利禄的人以讽刺和嘲弄。《南柯太守传》写成后, 当时的史学家李肇写了四句韵文的赞语附于篇末, 即: “贵极禄位, 权倾国都, 达人视此, 蚁聚何殊。”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据此创作了 《南柯记》为著名的 “临川四梦”之一。李公佐的 《谢小娥传》写一个侠义肝胆女子为父为夫报仇的故事,也很有名。明朝小说家凌濛初在《初刻拍案惊奇》中改写为《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

☚ 权载之文集   李益集 ☛

《南柯太守传》nan ke tai shou zhuan

The Story of the Prefect of South Branch→李公佐(Li Gongzuo)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