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南极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南极洲Antarctica

洲名。在今地球的南端。由围绕南极的大陆和岛屿组成。也称第七大陆。无人定居,目前只有从事科学考察工作者到此暂住。公元1772年南极探险开始后,不少国家对南极洲提出领土要求,1959年签订《南极条约》,对各国的领土要求权冻结30年。

南极洲nánjízhōu

围绕南极的大陆,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绕。

南极洲nán jí zhōu

围绕南极的大陆。1945年王毓梅等《高级小学地理课本》第四册:“地球上共有七个大洲,就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南极洲

地球最南端的一个洲。在世界7大洲中居第5位。总面积约1400万km2,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其中陆缘冰面积158km2,岛屿面积7.6万km2,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0.8%。南极洲大陆海岸线长约24700km,平均海拔2350m,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洲。最高点玛丽·伯德地的文森山海拔5140m。大陆几乎全部被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1880m,最厚达4000m以上。大陆周围的海洋上,有许多高大的冰障和冰山。全洲仅有2%的土地无长年冰雪覆盖,是为南极冰原的“绿洲”,是动植物主要生息之地。南极洲酷寒、风大又干燥。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左右,最低极温曾达-89.2℃,为世界最冷的陆地。全洲平均风速17~18m/s,沿岸地面风速常达45m/s,最大风速可达75m/s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方。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50mm,仅大陆边缘地区可达500mm左右。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mm,大陆内部降水量仅30mm左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南极洲每年4~10月是寒季,11月~次年3月是暖季。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南极洲植物稀少。周围海洋中盛产磷虾,估计年捕获量可达1亿~1.5亿t。南极大陆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1738~1739年,法国人布韦航海时发现了南极洲附近的布韦岛。1772~1775年,英国人库克到达南极附近的南设得兰群岛。1820~1821年,美国人帕尔默、俄国人别林斯高晋和拉扎列夫、英国人布兰斯菲尔德先后发现了南极大陆。1911年12月挪威阿蒙森探险队首次到达南极极点。1929年美国人理查德·伯德飞越南极成功。1959年12月,由12个国家签订了以和平利用,保证科学考察自由,禁止一切军事性质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废物及冻结领土要求为主要内容的《南极条约》。中国于1984年11月20日派出591人组成的考察队,首次赴南极建站和考察。1985年2月,中国南极长城站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端落成,地理坐标为62°12′59″S,58°57′52″W,距北京17501.9km。1988年11月20日至1989年4月10日,中国东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山站地理坐标为69°22′24″S,76°22′24″E,距北京12553.2km,距南极点2903km。

南极洲

南极洲Nanjizhou

世界第五大洲,位于地球的南端,大部在南极圈内。周围被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所包围,北隔970公里宽的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相望。面积141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9.4%,其中岛屿面积755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4700公里,南极洲不仅是纬度最高的大洲,也是地势最高的大洲,平均海拔约2350米,内陆高原达3700米,最高点文森山海拔6096米(均包括冰雪高度)。按地质构造和地貌特点可分为东南极和西南极两部分。东南极较大,主要是一个古老的地盾和准平原,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地、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和极点、南极山脉横贯于地盾的边缘。西南极较小,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斯高地以及玛丽伯德地等,为一褶皱带,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西两部分之间有一沉陷地带,从罗斯海一直延伸到威德尔海。南极大陆几乎全被冰层覆盖(约98%),冰层平均厚度有1880米,最厚处达4000米以上。因此大陆基盘的平均高度仅410米(有1/3低于海面)。大陆冰川体积为2400立方公里,占世界冰量的89%,淡水的70%,因此南极洲也是世界上淡水资源蕴藏最富的大洲。大陆冰川从高处向四面移动,向外延伸成300多个陆缘冰;在周围海上还漂浮着22万座冰山,最大的冰山长335公里,宽97公里,陆缘冰面积达93万平方公里,其中罗斯冰障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整个大陆仅2%的土地无长年冰雪覆盖,称为南极冰原的“绿洲”,是南极生物生存的地方。南极洲是世界最寒冷的大洲,终年被西风寒流包围,气温很低,一般年平均气温-25℃,内陆高原达-56℃,绝对最低气温曾达-88.3℃(苏联东方站,海拔3488米,高出南极点701米),极点最低气温曾出现过-94.5℃的记录。南极大陆最冷月 (7月)平均气温为-20~-70℃,最暖月 (1月)平均气温也在0℃以下。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中部为5毫米,仅大陆边缘或南极半岛可达500毫米。酷寒、烈风、暴雪是显著气候特点,风速一般每秒17~18米,最大风速达每秒75米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多风的地区。每年11月~次年3月为暖季,出现极昼;4~10月为寒季,出现极夜,并常有极光现象。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植物很难生长,仅在无长年冰雪覆盖的“绿洲”上有藻类、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海岸和海中动物较多。以企鹅、海燕、海鸥、海豹、海狮、鲸最多; 海洋中有数量极大的磷虾(10~50亿吨),富有营养物质,是有待开发的重要高蛋白资源;鲸的种类很多,以蓝鲸最大,大的体长33米,体重160吨,相当于2140头体重75公斤左右猪的重量,可得纯脂肪22吨,由于滥捕,鲸的数量急剧减少,海豹也濒于灭绝。南极洲的矿物资源丰富,已发现有煤、石油、天然气、铂、铀、铁、锰、铜、镍、钴、铬、铅、锡、锌、钼、金、银、石墨、金刚石等,大多分布在南极半岛和沿海岛屿上。从南极洲蕴藏有煤的事实,可以证明南极洲在很早以前曾位于温带或热带,气候湿润,有过茂密的森林,以后经长途漂移,才到达南极地区的。南极洲无定居人口,只有一些从事科研考察人员和捕捞船队。1772年开始有探险人员到达,1902年英国建立第一个科学考察站。由于南极洲在经济上、科学上、战略上都有重要意义,有不少国家都对南极洲提出了领土要求。1959年签订的 《南极条约》规定,对各国提出的领土要求权暂行冻结。我国已在南极半岛的尖端附近乔治王岛上建立了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一长城站(南纬62°、西经58°附近,1984年12月31日奠基,1985年2月15日建成),1988年11月我国极地号考察船又在普里兹湾附近考察,并于1989年1月在拉斯曼丘陵建立中山站(南纬69°、东经76°附近)。我国一位女地质学家金庆民在文森峰附近发现了铁矿带,并把一微型五星红旗插在矿体上。1990年3月我国考察队员秦大河与其他五国队员完成了徒步征服南极的壮举。这都说明我国对南极的考察已取得可喜的成绩。

☚ 太平洋上的岛国   旅游地理学 ☛
南极洲

南极洲Nanjizhou

地处南极地区,面积1 40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9.4%,比欧洲和大洋洲大。整个大陆98%的地区被冰雪覆盖,冰层厚度平均为1 880米,最厚处可达4 000米,而冰层下面的陆地平均海拔仅有450米。可分为东南极和西南极两部分。面积较大的东南极以古老高原为主,横贯南极山脉坐落在高原边缘,山地和附近岛屿多火山。西南极面积较小,为一褶皱带,起伏较大,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是世界最寒冷的地区,周围终年为西风寒流包围,气温很低。中部地区年平均气温为-56℃,绝对最低气温达-89.2℃,是目前世界测到的最低气温。全洲最冷月(7月)沿海平均气温在-20—-30℃,内地在-40—-70℃,既使在最暖月(1月)平均气温也在摄氏零度以下。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内地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0毫米,沿海地区为200—300毫米。常年寒风凛冽,是世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地区。资源丰富,现已发现的矿藏有:铁、铜、铬、镍、钴、金、银、锰、钼、钛、铂族、铅、锌、锡、铀、煤、石油、云母、莹石等。周围海域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磷虾。表面覆盖的冰层,总体积约2 800多万立方公里,约占全球淡水总量的96%,是世界上巨大的淡水库。南极洲是人类认识最晚的一块陆地。从15世纪开始,航海家们就开始寻找世界最南的大陆,终于在1821年首次登上了南极大陆。从此,人类开始了对南极大陆的科学研究。但是至今这里仍无定居居民,只有来自其它大洲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1959年,由12个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条约规定南极洲为非武装区,禁止一切缔约国在南极地区建立军事基地、进行军事演习和核试验、放置核废料,不承认任何国家对南极洲的领土要求,但各国可以自由地进行科学研究,并鼓励各国交换有关南极科学考察的情报。以后又有一些国家参加“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参加该条约。现在,已有原苏联、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南非、新西兰、日本、法国、波兰、巴西和中国等国家在南极洲建立100多个科学考察站,其中有40多个为常年考察站。我国于1985年在南极半岛附近的乔治岛建成南极长城考察站,又于1989年建成位于南极圈之内的中山站。

南极洲

☚ 新西兰   太平洋 ☛

南极洲Antarctica

位于地球南端,由南极大陆、陆缘冰及附近的岛屿组成。四周为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面积141000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350米,是世界最高的一洲。大陆几乎全被冰所覆盖,露岩只占2%。冰层平均厚度1720米左右,最厚达4000米以上。大陆冰的体积2400万立方公里,占世界冰的89%,淡水的70%。气候酷寒,极点最低气温曾达—94.5℃(1967年)。年平均气温—25℃,内陆高原—56℃。南极圈内暖季(11月到次年3月)有连续的极昼;寒季(4月至10月)有极夜。平均年降水量仅55毫米。由于温度低,降雪几乎不融化。风速一般达17—18米/秒,最强风速达100米/秒。植被仅有苔藓、藻类和种子植物,生长在7%的无长年冰雪覆盖的绿洲上。动物有企鹅、海象、海狮、海豹、信天翁、海鸥、海燕等。附近海域多鲸类,甲壳类浮游动物繁多,磷虾为主要捕捞对象。已发现矿物有煤、金、银、钼、锰、铁、镍、钴、铀、铅、锌、硫磺、石墨、石油和天然气等220多种。全洲无定居人口,只有一些科学考察人员。现今已有16个国家在南极设立了科学考察站。中国于1985年在此建成了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长城站。


南极洲

南极洲

围绕南极的大陆,占全球陆地面积的9.4%。世界最冷、风暴最多、风力最强的陆地。冰层平均厚度2000米。

南极洲

the Antarctic Continent;Antarctica

南极洲

Antarctic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