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来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来堂清释读彻室名。俗姓赵,初字见晓,后更字苍雪,号南来。著有《苍雪和尚南来堂诗集》,简称《南来堂诗集》。南来,禅宗六祖慧能故事。慧能为中国佛教禅宗南宗创始人,佛教史上称为禅宗六祖。据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六祖慧能大鉴禅师》载:慧能,三岁丧父,随母移居南海,受尽人间辛酸。一天,听人念《金刚般若经》,得知受自弘忍禅师,因有寻师之志。龙朔元年(661),历尽艰辛终于在黄梅东山寺见到弘忍禅师,弘忍深受感动,便问:“居士从何处来,欲求何物?”慧能说:“弟子是岭南人,不求何物,唯求作佛。”弘忍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当时对岭南土人的一种称呼),如何堪作佛?”慧能说:“人即有南北,佛性却无南北,和尚佛性和獦獠佛性没有差别,和尚能作佛,弟子当能作佛。”弘忍听了心服口服,命他随从僧众作务舂米。时弘忍年事已高,准备付以衣法,即召集七百弟子各人作偈呈验。时神秀为众中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一时传诵全寺。慧能听众僧颂此偈,以为不合佛之本性,就让人代书作偈题于壁上。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僧皆惊异。弘忍认为慧能达到了一代宗师应具有的“悟境”,决定授予他继承权,即于夜间唤慧能到堂内为他念诵《金刚经》,并传以衣钵,送他到九江渡口。临别时叫他暂作退隐,以待行化。慧能惧怕有人争夺法衣,回到岭南,混迹市廛十六年。终于在仪凤元年正月初八日来到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忽有风吹幡动,二僧辩论风幡,一说风动,一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动。”印宗法师觉得此人非同一般。慧能出示衣钵,印宗欢赞,即聚僧众在该寺菩提树下为他剃发,二月初八日又请名德智光法师等临坛为他受满分戒。两月后,慧能为僧众开示禅门,讲经说法。不久,慧能应韶州刺史韦璩的邀请,赴韶州大梵寺为僧众道俗讲经,弟子法海记录其法语,加以整理,编集为《法宝坛经》,简称《坛经》。唐释惠听的改编本,书名《六祖坛经》,遂成为后来禅宗的“宗经”。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慧能回到新州,命弟子建造报恩塔,次年在新州国恩寺圆寂,年七十六。其肉身不坏,至今犹存。慧能皈依佛门,后成为一代高僧。室名寓宗仰禅宗六祖之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