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南杂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南杂剧

南杂剧

又称“短剧”。明中叶后出现的一种戏曲形式。在一个剧本内兼用南北曲,或专用南曲,有轮唱或合唱,体制从一折到十余折,颇类短的传奇。其代表作家有汪道昆、许潮、杨潮观等。

☚ 荆刘拜杀   传奇 ☛
南杂剧

南杂剧

明中叶以后出现的一种戏曲形式。主要是指明代杂剧作家有意识地吸取传奇在形式上的长处,改变杂剧固有格局而形成的一种新体制。这种“吸取”和“改变”主要包括:在剧本形式上突破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惯例,根据内容需要决定剧本的篇幅,南杂剧篇幅从一折直至十馀折不等。在演唱上不仅在不同折中安排不同角色演唱,一折之中也允许不同角色的对唱或合唱。在曲调运用上,兼用北曲和南曲,甚至纯以南曲作杂剧。这种体制的革新在明初就已经开始,如杨讷《西游记》为二十四折,朱有燉《仗义疏财》中有李逵与燕青对唱,贾仲明《吕纯阳桃柳升仙记》用南北合套谱写全剧。明中叶以后,传奇取代杂剧在剧坛上的主导地位,因此杂剧创作的有意革新更成一时风尚,出现了众多的作品。南杂剧的代表作有徐渭《四声猿》、汪道昆《高唐梦》、《洛水悲》和王骥德《离魂》、《救友》等。南杂剧就其形式而言,是对杂剧体制的一种革新,但艺术成就有限,与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相比,影响要小得多。

☚ 北杂剧   乱弹 ☛
南杂剧

南杂剧

明中叶以后出现的一种短小剧本。体制与元杂剧不同。其特点一是一折内宫调、曲牌不拘,主要用南曲; 有时兼用南北曲。如《新丰店马周独酌》共五曲,用了〔南南吕·三登殿〕、〔北正宫·绵缠道〕、〔仙吕·皂罗袍〕与〔商调·莺皂袍〕 等; 二是出场各脚色均安排有唱,并有轮唱、合唱、接唱、背唱,如 《换扇巧逢春梦婆》,老旦、小旦、外、魂旦都有唱。三是篇幅短小,折数不拘。有一折到十余折,类似短传奇,著名剧本有明·徐渭《四声猿》四种,清·杨潮观 《吟风阁杂剧》 32种,各为一折。内容大都取材于历史、神话故事,通过想象,远譬近指,嬉笑怒骂,吟念并重,褒贬美刺,抒发作者的情怀。

☚ 永嘉杂剧   传奇 ☛
000027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