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昌战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昌战役 南昌战役是抗战相持阶段日军为配合对重庆政府的政略攻势而采取的首次战略打击;也是国民政府在南岳军事会议后以“以攻为守”,“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战略方针为指导而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 南昌是江西省省会,南浔、浙赣铁路线相交其南。武汉会战时, 日军华中派遣军即将南昌列入作战的计划表,只是由于其第一○六师团在德安西北万家岭遭到中国第九战区的歼灭性打击,未能渡过修水而作罢。武汉会战后, 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在《关于武汉广州两作战善后处理的形势判断》认为中国“仍拥有相当大的兵力,保持着余力。其主力军(尤其是中央军)大概部署在湖南、江西及贵州方面,强有力的一个兵团群部署在河南西部及西安方面”,“其中江西和湖南两省是抗战的屏障”。建议大本营“在作战上大致已经达到前进限度的目前形势下,进行政略尤其谋略的重要性更加大了”,但在军事上“如对本来已被压缩的蒋政权采取放任,也将成为严重祸根,带来后患,因而应适当地进行促使其崩溃的各项工作,为支援此等工作,必要时应进行一部分作战”。①汪精卫叛国投日坚定了日军在正面战场发动有限度攻势作战的战略意图,南昌成为日军华中派遣军选择的第一个进攻目标。占领南昌可以扩大长江航运向南的掩护地带,切断中国第九战区和第三战区的联系,保持九江以南地区的安定,消除中国空军轰炸长江日舰的隐患和缩短空中打击南中国的距离。1939年2月6日,华中派遣军下达《对南昌作战要纲》,提出南昌作战的目的在于“割断浙赣铁路,切断江南安徽省及浙江省方面敌之主要联络线”,②掩护长江下游交通,以巩固对武汉地区的占领;南昌作战由冈村宁次第十一军负责实施。冈村宁次为确保对南昌的占领,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和部署,决定以第一○一、第一○六师团为主攻部队,由重炮兵第六旅团、战车部队、航空第三飞行团、海军第三舰队和陆战队一部、海军第二联合航空队协同,沿南浔线攻占南昌;第一○一师团由永修渡修水,分兵两路,一路沿铁路直接攻向南昌,一路经铁路西渡过赣江从西南方向迂回南昌;第一○六师团由永修西北渡过修水,在第一○一师团以西分兵两路攻向安义、奉新,尔后左转渡过赣江,从南面迂回南昌,切断浙赣铁路;炮兵部队掩护步兵强渡修水;战车部队从永修西北渡过修水,经安义、奉新攻向南昌,为步兵开辟进攻道路;第六师团主力沿修水两岸地区向武宁、三都附近攻击,阻止中国军队增援南昌;第一一六师团一部及鄱阳湖海军部队对鄱阳湖东岸都昌沿湖地区进攻,以策应南昌作战,另以一部扫清赣江下游吴城至南昌水路;在南昌战役打响前,第十六师团从湖北安陆向汉水方向、第九师团从岳阳向新墙一线发动进攻,以造成中国军队的错觉,向这些地区增援部队,减轻进攻南昌部队压力。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判定日军下一个进攻的目标是南昌或长沙,1939年2月下旬进一步断定日军将攻占南昌,3月8日蒋介石致电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司令长官为陈诚):“为确保南昌及其后方联络线,决即先发制敌,转取攻势,以摧破敌之企图。攻击准备应于3月10日前完毕,预定攻击日期为3月15日。”③薛岳以部队整训未毕,补给困难为由,反对使用大兵团主动强攻日军阵地,加上情报失误,错以为日军第十一军七个师团全部部署于本战区,提请延期实施。在此期间, 日军则抢先于3月20日发起攻击。 中国在修水以南及南昌地区的部队是薛岳第九战区四个集团军,另有第三战区的第十六师和第一○二师等部。具体部署为:第九战区前敌总指挥罗卓英所属的第十九集团军第七十、第四十九、第三十二、第七十九军及第二十九军预备第五师,防守鄱阳湖西岸吴城经永修和由永修向西沿修水南岸至武宁的第一线阵地以及南昌外围的第二线阵地,总司令部设南昌;王陵基第三十集团军第七十二、第七十三、第七十八军防守武宁地区;卢汉第一集团军及俞济时第二十集团军第七十四军控制于长沙、浏阳、醴陵地区;汤恩伯第三十一集团军守备鄂南、湘北;湘、鄂、赣边区挺进军樊崧甫部第八军于武宁北横路附近占领防御阵地;第三战区以一部支援南昌方面作战。 南昌战役尚未打响,冈村宁次即按照预定部署,下令在孝感、安陆的藤江惠辅第十六师团以及鄱阳湖的海军第三舰队一部和第一一六师团所属石原常太郎第一一九旅团一部进行牵制性作战。第十六师团及其配属的小岛吉藏骑兵第四旅团于2月下旬即从孝感出发,以主力向安陆、应城方面集结,以一部攻击天门县。25日,第十六师团分兵三路向汉水沿岸第五战区发动进攻,占领了钟祥及长寿和旧口并不断扩大汉水东岸占领区,中国方面为加强防卫,从江南抽调相当部队至汉水西岸。同时,在岳阳的日军第九师团向南佯攻新墙河;在安庆的第一一六师团第一一九旅团与海军对鄱阳湖都昌地区发动进攻并占领都昌,另以一部从湖口乘船横渡鄱阳湖于3月17日攻打修水南部吴城,第十九集团军宋肯堂第三十二军和曾戛初预备第五师等部顽强抵抗,挫敌锋芒,唐永良第一四一师第七二一团一直坚守至23日,经巷战肉搏后乘夜奉命放弃吴城,退守第二线阵地。日军华中派遣军为策应第十一军进攻南昌,令在杭州的第二十二师团以一部进攻钱塘江灵桥、王家塘、董家桥一带的顾祝同第三战区,并将派遣军司令部由南京移至杭州,作出向钱塘江以南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姿态,以牵制第三战区增援南昌。 日军以上牵制性进攻,大大分散了中国方面的力量。 日军主攻南昌于3月20日开始。当日下午16时30分,日军集中澄田四郎炮兵群二百余门大炮从修水北岸各渡河点向修水南岸中国守军阵地发起猛烈炮击,持续两个多小时,中国守军予以炮火还击,但终不敌日军的强大炮火,阵地基本上被摧毁,守军伤亡惨重。日军还混用毒气弹,第七十六师师长王凌云、旅长龚传文、团长唐际遇等人先后中毒。晚7时左右,澄田炮群开始发射烟幕弹,掩护步兵渡河,隔岸守军阵地烟雾弥漫,联系困难,火力受到限制。8时许,松浦六郎第一○六师团、斋藤弥平太第一○一师团借烟幕在炮兵火力掩护下分别从永修、虬津、艾城、涂家埠强渡修水。21日7时40分,第一○六师团渡过修水,强行登陆,突破夏楚中第七十九军王凌云第七十六师、刘多荃第四十九军王铁汉第一○五师防守的第一线阵地并继续向前突进。第一○一师团先于第一○六师团仅以五分钟时间就突破第三十二军傅立平第一四二师阵地,在修水南岸登陆。当时因连续降雨,修水水位上涨,守军修水南岸前沿阵地被淹,水上障碍物被冲走,使得日军顺利渡河,守军第七十九、第四十九军虽同日军拚死争夺,还是被日军迅速突破纵深约二公里的三道重叠设防阵地,被迫于混乱之中向修水南岸西部山区撤退。 日军石井广吉战车部队在中国军队炮击之下,直到21日8时才渡过修水加入第一○六师团作战。当日,冈村宁次命令第一○一、第一○六师团快速向南昌推进,战车部队经岭下桥、安义攻占奉新,保护奉新城南大桥,保证步兵顺利进击。由于赣北春季多雨,3月以来连日降雨,道路泥泞,影响了日军机械化部队快速行进,战车部队直到22日17时才攻占安义,然后在第三飞行团第四十五强击机战队直接支援下,于21时进占奉新。第一○一、第一○六师团在第三飞行团主力掩护下沿南浔路两侧已被突破的纵深阵地急速向南昌方向突进,第九战区前敌总指挥罗卓英急调张言傅预备第九师和王严第一一八师向南昌右翼增援,希图堵住决口,但大雨滂沱,两师进展十分缓慢,无法稳定战线。22日,日军沿南昌公路向防守薄弱的南昌正北乐化的第三十二军李兆瑛第一三九师发动进攻,南昌危如累卵。第九战区长官部令高荫槐(代司令)第一集团军及俞济时第七十四军火速增援南昌;前线各部队在潍溪市东西地区坚守待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也令罗卓英速派主力部队守备南昌,并将第三战区第十六、第一○二师拨归其指挥;第一集团军及李觉第七十军、俞济时第七十四军迅速布防南昌西北侧的高安、奉新、靖安一线。罗卓英奉命增调部队在万家埠、安义、靖安一线布防,增援部队尚未到达, 日军战车部队就突破了靖安、万家埠防线,随后第一○六、第一○一师团跟进,23日攻占安义,24日进占万家埠和奉新。尔后,第一○六师团以主力左旋经大城攻向南昌东南曾家,另以一部由奉新右转攻向高安,阻击前来增援的第一集团军等部;第一○一师团以主力经万家埠绕过乐化等中方构筑的强固国防工事攻向南昌西南生米街,另以第一○一旅团冲向南昌赣江对岸。南昌腹背受敌。 南昌城防空虚,罗卓英急调与日军第一一六师团胶着于涂家埠至吴城一线的第三十二军回防南昌。25日,第三十二军军部星夜赶回南昌坐镇,紧急动员市内全部保安队、宪兵及警察部队布防。26日,日军第一○六师团主力进抵大城,与回防的第三十二军一部发生遭遇战。当日上午, 日军骑兵一部和战车四辆冲入牛行,兵临南昌城下,同第一○二师在赣江边展开激战,战车部队试图强行越过赣江大桥,第32军所部不顾一切将其炸毁,阻止了日军渡河。 日军第一○一师团第一○一旅团进抵南昌赣江对岸,主力进抵南昌西南生米街。傍晚, 日军两个师团主力分别由曾家、生米街等处横渡赣江,27日晨第一○一师团从南、北两个方向攻入南昌城,守城部队约两个团沿街逐屋巷战,最后奉命乘夜撤向进贤。第一○六师团主力经战斗后占领南昌以南铁路,切断浙赣线交通。 武宁方面,日军第六师团主力于20日由箬溪附近开始进攻王陵基第三十集团军彭位仁第七十三军、李玉堂第八军阵地,22日以一部由巾口南渡,进攻夏守勋第七十八军阵地。23日,王陵基亲自督师反攻,稳住守军阵线,击退正面进攻日军并克复加白老山南麓及棺材山、望人脑等地。24日,日军乘中方第七十三军、第八军与韩全朴第七十二军接防之际,挥兵猛攻,并拼命攻击第七十八军侧翼阵地,迫使第七十八、第七十二军从修水北岸的望人脑、棺材山、加白老山及南岸的洞口、罗坪等阵地撤退至武宁以东约四公里的聂家、新宁镇一带,进行夜间攻击。此时, 日军第六师团由修水南岸攻向靖安的井上政吉第三十六旅团和进至安义的第二十三联队加入对武宁的进攻,29日拂晓占领武宁城。第三十集团军退至武宁以西的烟港街南北一线与日军对峙。 南昌东依鄱阳湖,西有赣江天险,周围除众多的湖泊外,多是丘陵山地,易守难攻, 日军机械化部队和炮骑兵只能在铁路两侧发挥作用,中国第九战区在南昌周围布置了五十一个半师约四十余万人,另还有第三战区部分部队参战,但日军仅用不到十天时间就占领了南昌,这固然与日军集中使用战车、炮兵部队为步兵战斗开路和进行各种牵制性进攻有关,而中国军队在防卫部署和指挥上的失当是轻失南昌的关键原因。如修水南岸至南昌间缺乏纵深阵地,主力在前线呈一字形展开,战线绵亘四百余公里,结果一旦决口被打开,很难堵上,后续日军蜂涌而至,长驱直入;道路、桥梁不能及时而彻底破坏,使得日军战车部队远离步兵快速向前突进,成功地为步兵开辟道路;增援部队不能奉命及时集结,当南昌数面受敌之时,前来增援的第三战区第十六、第七十九师仍在东乡、进贤,远离南昌尚有数日之遥,而第一集团军和第七十四军强行东进却是望洋兴叹,到南昌陷落后,第七十四军先头部队才抵达大城附近的祥符观,第一集团军前锋又受阻于高安以安的灰埠,以至南昌城防空虚,守城部队仅仅两个团。 日军第一○一、第一○六师团攻占南昌后,采取了各种防御措施,第一○一师团留守南昌及近郊,第一○六师团控制南昌以西,并以主力沿湘赣公路向西追击,4月2日陷重镇高安,威胁湘赣边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打击这两个突出于九江以南的师团,以牵制日军和策应在敌后展开的游击作战,决定反攻南昌。4月中旬,中国方面即开始反击准备,共动用第三战区上官云相第三十二集团军和第九战区罗卓英第十九集团军、高荫槐第一集团军、王陵基第三十集团军等四个集团军、八个军、二十二个师的兵力。4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达反攻南昌的命令,决定“先以主力进攻南浔路沿线之敌,确实断敌联络,再以一部直取南昌”。④具体部署为:以第一集团军一部监视奉新、安义、靖安日军,相机予以攻占,以主力至少两个师由奉新、安义两侧向乐化、永修间南浔铁路挺进,彻底破坏交通,截断日军后路及增援;以俞济时第七十四军一部监视高安日军并相机攻占,主力经大城、万寿宫向牛行、乐化间南浔路挺进,彻底破坏交通,截断日军增援,协助反攻南昌;刘多荃第四十九军逐次向高安推进,为总预备队;第三十二集团军以一部固守阵地,主力至少三个师策应第九战区,击破南昌之敌,并相机占领,以一个团组成突击队,应用奇袭手段攻取南昌。以上部队归第九战区前敌总指挥罗卓英指挥。第三十集团军以一部向永修以北的南浔路挺进,主力攻击武宁日军,并相机占领。4月19日,罗卓英根据军委会以主力截断南浔路,再以奇兵由赣江以东攻击南昌的指示,作了具体部署。 4月21日,第七十四军以主力由高安西部,另一部由高邮至石头岗之间渡过锦江,分路进攻高安、大城、万寿宫一线。第四十九军一部同时渡过锦江,进攻生米街,打响反攻南昌的战斗。 4月22日,第九战区南昌反击战全面展开。第一集团军万保邦第一八四师、刘正富新编第十师向奉新、靖安以西一线日军阵地发动进攻,鲁道源新编第十一师向靖安北部滩溪进击。24日,第一八四师、新十师从奉新西南及南部和奉新西及西北部合围奉新,并占领奉新周围的凤凰、鸦鸠岭、桃仙岭一带高地,将日军围困于奉新城内。此时,新十一师也已迅速前进至靖安以西的螺丝岭。27日, 日军派兵增援,双方形成相持局面。 23日,第七十四军王耀武第五十一师克复高安。24日,日军集中步兵、炮兵、装甲部队和航空兵全力反击,将高安夺回。26日,第五十一师奋勇反击,再将高安夺回,进而克复祥符观,施忠诚第五十七师占领大城、鼓楼铺,刘多荃第四十九军占领石头岗、生米街,王铁汉第一○五师攻克高邮, 日军第一○一师团集结锦江和赣江交会点西山万寿宫高地和虬岭,死命控制高安和奉新间公路交通,阻止中国军队直接攻打南昌,同时还组织部分兵力不断出击,妄图夺回大城和生米街,均以伤亡惨重而失败告终。27日,中方各路军队继续猛攻,向奉新东南的虬岭、赤土岭推进,日军加强固守,双方形成胶着态势。这样,第一集团军和第七十四军两支部队除第五十一师收复高安、第四十九军预备第九师收复牛行车站外,在赣江以西的其他部队只到达日军占领的赣江以西各据点之间,进行了艰苦的攻坚作战,均未到达南浔路沿线,完成切断南浔路的战略目标。 反攻南昌的上官云相第三十二集团军,以曾戛初预备第五师一个团组成便衣队,潜入南昌城内,从城内策应反攻部队;以段朗如第七十九师作为进攻南昌的主力布置于梁家渡地区。22日,攻城战斗开始。23日,第十六师师长何平指挥所部及蒋超雄预备第十师从赣江东岸和赣粤铁路、闽赣公路两侧向北进攻,当日击退市仪街守敌,次日占新村圩和西梁山,然后沿向塘直趋南昌东南郊。第七十九师经武阳、谢埠渡过抚河于26日进抵冈下、吴村,向莲塘发起攻击。预备第五师进抵南昌机场附近,其便衣队也成功潜入南昌市区,在城内数处放火,同守敌一○一师团发生激烈巷战,攻城战斗进入高潮。27日,日军海军陆战队增援南昌,第一○一师团集中主力在航空部队配合下向外反击,双方在南昌东南及正南地区展开为期一周的的争夺战。但第七十九师攻向南昌时,日军利用水网地带不断加强防守,部队伤亡惨重,进攻速度极为缓慢,导致预备第五师便衣队被逐出城外,师长段朗如遂于28日夜擅自改变作战计划,日军得以机会重整防线,重新控制沈口、棠溪、谢埠、莲塘、沙埠潭、剑霞圩、向塘、西梁山、璜溪附近要点。5月1日,蒋介石为整肃军纪,强化反攻力量,下令将贻误战机的第七十九师师长段朗如就地正法,第十六师师长何平戴罪立功,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亲临前线督战,限5月5日前攻占南昌。5月2日,上官云相将总司令部由临川北移李家渡,将刘雨卿第二十六师投入战斗,下令各部队于当日16时以前歼灭沙埠潭、向塘、西梁山地区日军。但日军第一○一师团凭依铁路沿线各市镇、车站,构筑坚固工事,拼命防守,进攻部队伤亡极大,经苦战后柏辉章第一○二师于下午收复向塘、市仪街,何平第十六师收复沙埠潭, 日军增援部队到达后复将沙埠潭夺回。上官云相立即调整作战部署,决定由第二十九军军长陈安宝指挥第二十六师、预备第五师、第七十九师主力于4日黄昏前开始进攻南昌;第十六师师长何平指挥所部及预备第十师、第一○二师第三○四团,继续围攻沙埠潭、西梁山日军,以行牵制;第七十九师一部接替抚河东岸防务;第一○二师一部担任天王渡、市仪街一线防务。 5月3日,第二十六师、预备第五师和第七十九师二个团由武陵渡西岸及瑶湖西岸各地向南昌推进。5日中午,预备第五师到达红门桥,21时发起进攻,经过三小时激战,迅速推进至南昌城外围并破坏了铁丝网, 日军拼命近距反击,攻击部队伤亡奇重,被迫中止进攻。第二十六师第一五二团于5日拂晓占领南昌新龙机场,击毁日机三架,第一五五团于同日上午9时进占南昌火车站,随后同固守日军展开拉锯战。第二十六师主力和第七十九师两个团在莲塘同日军大战。 6日上午8时,日军第一○六师团以空军部队、战车部队、炮兵部队火力支援从南昌城和莲塘出动,与前来增援的第一一六师团从城郊各地夹击陈安宝第二十九军。战况惨烈,胜过以往。第二十六师伤亡严重,其第七十八旅第一五六团团长谢北亭壮烈牺牲。下午17时,亲临前线指挥的第二十九军军长陈安宝在姚庄腹部中弹殉国,第二十六师师长刘雨卿左腿负伤,军心发生动摇。第二十九军参谋长徐志勖和第二十六师师长刘雨卿根据战场态势,在无法完成攻占南昌任务的情况下决定部队向抚河东岸的中洲尾、市仪街一线突围撤退。5月9日,蒋介石在反攻南昌严重受挫之下,下令停止南昌作战。南昌反击战收效甚微,没有达到预定振奋士气,扩大国际影响的目的,但它表明从1939年起,中国军队已在部分地区进行战役性反击。 南昌战役 南昌战役是1939年,日军为占领南昌,切断浙赣路阻断皖浙方面中国军队的主要联络线而发动的一次进攻。1938年,日军进攻武汉时,其第十一军就有攻占南昌的计划,由于第一○一、第一○六师团受到中国军队的严重打击,此计划被迫停止。日军占领武汉后,由冈村宁次指挥的日军与中国第九战区、第三战区部队对峙于赣北修水两岸。1939年3月17日,日军以3个多师团的兵力对南昌发起攻击。中国第九战区和第三战区军队坚决抗击。南昌战役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保卫南昌的作战。3月18日开始,日军第一○一、一○六师团主力及其炮兵、战车等向修水北岸推进,向修水南岸中国守军阵地进行炮击和施放毒气,随后强渡修水,向南昌攻击,南进的日军主力沿途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26日,日军先头部队渡过赣江,进至南昌南郊,与由东边进攻的日军形成对南昌的合围,日军野蛮地大量使用毒气,经过激战日军于27日攻下南昌。第二阶段是南昌反击战。4月下旬,蒋介石调集第九战区10个师的兵力进行反击,从21日开始,各部进展顺利,直逼南昌。27日,日军出动大批飞机在南昌周围对中国军队进行轰炸,并施放毒气、毒弹,同时增派援军,激烈的战斗持续1周。5月5日,中国军队一度攻占南昌车站和飞机场,但由于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到达,以及中国军队中有的部队畏敌不前,行动迟缓,贻误战机,赣江以西部队未能进击南浔铁路断敌后路,使南昌日军得以固守待援。中国军队虽多次发起反攻,均未能如愿,且损失惨重。此役,三十九军军长陈安宝殉国。5月9日,中国军队停止攻击,南昌被日军占领。 南昌战役 南昌地处南浔、浙赣两条铁路的交会处,毗邻鄱阳湖,与长江相通,战略地位重要。武汉会战时期,南昌本是日本攻略的目标之一,但当时由于薛岳兵团的顽强阻击,日军被迫受阻于修水以北之线。尽管如此,南昌地区中国军队的存在,对日军利用长江交通线及控制武汉而言始终是一个威胁。 南昌战役,是日军为巩固武汉、切断浙赣路而发动的,也是自武汉会战后,中日军队之间的一次大规模的交战。南昌战役,中日双方投入兵力如下:国军方面为第一、第十九、第三十、第三十二等集团军,合计13个军,34个师,无海、空军支援。日军方面为第十一军第六、第一○一、第一○六师团及第一一六师团之一部,另有各型作战舰艇40余艘,战机约600架次[1]。 1939年1月底,日军第十一军即制订了《对南昌作战要领》,决定“军约以两个师团及强大的重炮及战车部队等,沿南浔路一线地区进攻南昌。另外,以有力的一部向箬溪-修水公路挺进,以利于上项作战”。2月6日,日本华中派遣军又向第十一军发出《对南昌作战要领》称,“攻占南昌的目的,在于割断浙赣铁路、切断江南的安徽省及浙江省方面敌之主要联络线”[2]。 中方最高统帅部于2月下旬即已判明日军的进攻企图,最初,中方考虑先发制敌。1939年3月7日,军事委员会令第九战区于3月15日向赣北日军出击,但第九战区因部队调整与补给尚未完成,请求展期,军事委员会遂改令赣北中国军队对日军采守势。此时,日军第一○一、一○六师团主力已在赣北德安以南地区完成集结,第六师团亦在箬溪一带完成攻击准备。随后不久,日方即向中国守军发动大规模的攻击。 1939年3月17日晨,日军第一○一师团一部向赣北修水涂家埠北岸青山一带的中国军队进袭,并强渡南岸。东路日军第一○六师团以及海军陆战队一部,则自鄱阳湖向吴城方向进犯,中国守军奋起应战,南昌会战由此拉开序幕。 3月19日,日军第一○一师团于涂家埠、穗津间南渡修水,并向中方阵地炮击300余发混用毒气弹,中方部队旅长龚传文及另两名团长中毒[3]。不久,日军占据涂家埠以北六七里处之大路叶一带。中方守军第一四二师组织反攻,战事十分激烈,大路叶阵地三易其手,双方伤亡均重[4]。与此同时,双方还在涂家埠西北之陈村一带进行了数日交战。由于在涂家埠地区遇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20日晚起,日军主力转向永修至虬津之间,分由狗子岭、刘庄、廖家渡和花园魏四处强渡修水。日军以战车、炮火和毒气弹为掩护,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方第四十九军和第七十九军与敌军血战四日,双方均有较大伤亡。此后,日军一路西进至狮子山与太子岭一带,迫使中国守军向南转移,另一路则向滩溪方面进攻。22日,日军在滩溪以北之大源桥受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遂增加兵力,并且向中方阵地大量放射毒气,中国守军牺牲颇众,只得转退滩溪以南一带的高地续守。 东路在鄱阳湖西岸登陆进犯的日军第一○六师团,在狮子山附近受到中方预五师和第一四一师的阻击,鄱阳湖内之日军舰艇亦被中国军队击毁数艘。在激战数日后,日军凭借优势兵力分路向吴城进攻,并出动飞机狂轰滥炸,兼以连续施放毒气,中方守军伤亡惨重,吴城于24日陷入敌手。基于万家埠阵地已受日军优势兵力之压力,中方第三十二军遂转退至乐化以北的第二线阵地。 为便于作战指挥,蒋介石于3月23日下令重新划分第三、第九两战区的作战地境,暂定为鄱阳湖南岸,沿抚河,经南丰,再沿闽赣边境之线,线上属第三战区。同时,蒋令第三战区速调第一○二师开赴南昌增援,归罗卓英指挥[5]。同日,日军第一○六师团一部沿公路向万家埠和安义进犯,另一路则向安义与靖安之间的乾州突袭。当日,日军占领了安义城,并进至奉新附近,中方第四十九、第七十、第七十九等军逐次南移,未能予日军有效阻击,不久奉新陷敌。 日军第一○六师团攻占安义、奉新后,除以一部向高安突进外,其主力部队由安义左旋,径向南昌突进。为迟滞日军攻势,中方第一○二师于25日奉命扼守奉新通往南昌之公路,但随着日军主力的抵达,第一○二师很快被击破,不得不退至丰城一带。第三战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急调第三十二军自乐化赶赴南昌守备,但第三十二军尚未全部抵达,从西南方向之新洲、生米街迂回攻袭南昌的日军已经攻入城内。双方随即发生遭遇战,为争夺渡河,双方均伤亡重大。27日,日军第一○一、第一○六师团主力向南昌城发起猛攻,蒋介石致电中方守军第三十二军宋肯堂部,命其死守南昌待援[6]。然而在日军的强大攻势下,第三十二军大部被迫于当晚撤出南昌,向进贤一带转移,该军第一四一师师长唐永良率余部拼死抵抗,与日军血战至28日凌晨方才奋力突出重围[7]。 为策应南昌附近会战,第九战区曾调驻湖南长沙、浏阳一带的第七十四军和第一集团军之第三、六十、五十八军前往高安东北之祥符观、会埠街地区,牵制日军第一○六师团。由于南昌快速失陷,上述各军遂在该地区与敌军展开对峙。此时,中方第十九集团军所部主力,在靖安、安义、大城等地附近与日军激战后,向上高附近转移。4月9日,高安陷敌。与此同时,中方第七十军在清安一带侧击日军,以策应处于被敌包围的第七十九军奋力突围,第七十军复与第四十九军一并转移至高安以东的锦江南岸地区。 南昌陷敌当日,日军第六师团主力仍与中方第三十集团军对峙于武宁东北之津口一带,双方互无进展。28日,第六师团乘中方第三十集团军换防未竟之时突然发动攻击,中国军队被迫后撤,武宁遂于当日失守。 1939年3月30日,桂林行营发言人就中国军队弃守南昌发表谈话称:“敌人此次增兵赣北,拼其最后之死力,以四师团之众攻我南昌,经我猛烈之抵抗,旬日间,敌伤亡达一万五千余,并有高级指挥官多人,亦不能免,我当以消灭战之目的既达,乃于二十九日自动放弃,仅余空城之南昌,而向新阵地作有计划之转移,准备反攻,此仅就军事上言,南昌已失去死守之价值。再言南昌在政治上既已非我赣省省会之所在地,一切物资民众早已按照计划疏散,亦已失去政略之地位。故此次南昌之放弃,纯属循我既定之持久抗战一贯之方针,与全面战局毫无影响,而图增敌人之困难,益使其深陷于泥淖中而已。”[8]当时蒋介石虽然对“南昌失陷如此之速”感到不满,但仍然清醒地认识到,“南昌失守后之战略,仍以不决战为主也”[9],“此时战略,仍以打击敌军消耗敌人为主旨,而不在城市之得失”[10]。 南昌失陷之后,日军继续在赣北攻击中国军队,中方亦十分重视赣北战场,不愿轻易退出这一地区,双方仍有若干战事。1939年3月底至4月初,中日双方屡次交锋,赣北武宁、祥符观、高安等地也数度易手。即便是对于南昌,中方自最高军事当局以下,亦希望早日收复。4月上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电令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罗卓英,令其统一指挥第九、第三战区之部队。此后,军事委员会又制定《攻略南昌计划》,其方针是先以主力进攻南浔路沿线之敌,确实断敌联系,再以一部直取南昌。攻击开始之时机为4月24日顷[11]。赣北之中国军队基本完成整训后,蒋介石于4月16日电令第九战区代理司令长官薛岳,命其以第三十二集团军的第七十九、十六、预备第十师、预备第五师之一部攻击南昌,第十九、一、三十集团军则在赣北其他各处对日采取攻击行动[12]。 为争取时效,中方将攻击开始时间提前至4月22日。但4月21日起,中方第七十四军就首先由高安以西,及高邮市、石头岗间地区北渡锦江,向高安、大城、石头岗、万寿宫、生米街等地之日军发起攻击。至26日,中方部队先后攻克大城、高安、生米街等要点,并续向奉新东南之虬岭、赤土街前进,途中因遭遇日军顽强抵抗,进展困难。就在第七十四军发动攻击的同时,第一集团军亦开始向奉新反攻。武宁方面第三十集团军,除以主力部队牵制右翼武宁之敌外,另以一部驱逐张公渡之敌,并破坏敌后交通,协同庐山、岷山游击队,策应南昌方面之作战。 4月25日,中方部队迫抵南昌城郊,其一部潜入城内活动,予敌重创。次日,中方军队一部曾两度攻克南昌东侧老飞机场,27日又克复市郊之段冈及大佛塔等处,并逼近南昌市区南部的莲塘、向塘等处。日军为挽回颓势,随即增兵固守,进而出动大批兵力向中方部队猛烈反击。中方攻势一度受阻。4月29日,罗卓英下令,限上官云相所部于30日进占南昌[13]。5月1日,蒋介石下令,限5月5日攻下南昌。对此,白崇禧、薛岳等将领均提出:南昌之敌既已有备,我之攻击颇难摧毁克敌之坚固阵地,5月5日前攻克南昌恐难达成任务[14]。在此情势下,中方第二十九军之第二十六师仍于5月5日再度克复南昌飞机场和南昌车站,进而向南昌城防阵地实施突击。此后,日军紧急从上海调来海军陆战队5000余人,并凭借空中的优势狂轰滥炸,投掷大量毒气弹,致使中方之攻势受挫,在激战中,亲率第二十六师发起进攻的第二十九军军长陈安宝腹部中弹,壮烈殉国,第二十六师师长刘雨卿亦身负重伤,官兵伤亡尤重[15]。 鉴于反攻南昌之举难以一举奏功,且第五战区日军行动渐趋积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遂于5月9日下令部队停止攻击南昌,转而恢复原有态势,与日军在南昌周边地区保持对峙。据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报告,自4月22日至5月9日,中方在反攻南昌的作战中死伤官兵共计6883人,生死不明官兵达1284名,另损失轻重武器若干[16]。而日军方面也受到重大损失,计战死约500名,负伤约1700名[17],也无力进一步反击中国军队,南昌会战由此结束。总体看来,南昌会战的结局表明,日军占领武汉之后,并没有能够歼灭中国军队的主力,更没有能够削弱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中国军队已经体现出了改单纯防御为攻势防御的战略意图,虽然这一战略指导方针尚需在实际作战中得以历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