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南昌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南昌市Nanchangshi

江西省省会。位于江西省北部。总面积7402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568平方千米。总人口407.9万(1997),其中市区人口157万人。辖南昌、新建、进贤、安义4县。赣江、抚河、锦江、潦河流经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陆交通便利,有港口作业区4个,水运航线118千米,最大停泊能力5000吨位。公路基本成网,并相继开通直达邻省的跨省线路。南昌航空港已与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厦门市、武汉市、福州市、长沙市直接通航。有江西财经大学等高等院校。有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军官教育团旧址等革命遗址和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滕王阁等著名建筑。1999年南昌市参加第4届城运会获5枚金牌、2枚银牌,是历届城运会中成绩最好的一次。市内的大型体育设施有南昌市东湖区游泳场、江西省体育场、江西省体育馆、南昌市体育场。


南昌群众迎接第11届亚运会火炬

南昌市【同义】总目录


南昌市洪都

南昌市

江西省省会。历史名城。总面积7402km2,市区面积617km2。2000年总人口433.8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75.89万;市区人口170.2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33.9万。年平均气温18.1℃,1月均温7.3℃,7月27.3℃。年降水量2366.5mm。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35.1亿元,人均10028元。工业总产值285.46亿元,农业总产值69.44亿元。已形成冶金、电力、机械、纺织等多种行业门类的工业体系。有耕地22.5万hm2。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156.12万t,油料9.77万t,甘蔗3.28万t,肉类20.79万t,禽蛋10.04万t,牛奶4.75万t,水产品22万t。水路可通各河流及鄱阳湖沿岸各级城镇,并可经鄱阳湖入长江。公路通车里程1958km。2000年铁路客运量906万人次,货运量223万t;公路客运量2978万人次,货运量2784万t。市内有各类自然科学专业技术人员3.1万人,江西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高校12所,在校学生78252人。城市建成区面积84km2。城区铺装道路总长584km,道路面积684.2m2。公交营运车辆867辆,年客运总量2.77亿人次。自来水日供水能力129.3万t,年供水总量3.69亿m3。园林绿地面积2852hm2,城市绿化覆盖面积3022hm2。革命胜迹有: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周恩来故居、朱德旧居、叶挺指挥部旧址、军官教导团旧址等。还有百花洲公园、晋代万寿宫、梅岭风景区和滕王阁等多处名胜古迹。南昌市2003年总人口445.4万,其中市区人口196.37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41.02亿元,工业总产值415.32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17亿元。高等院校33所,在校学生18.44万人。

南昌市

南昌市

江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地处赣中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滨,位于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之间。“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南临五岭,北接宣扬,西控荆楚,东翼闽越,平原绵延,负江依湖,江河交流。
土地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4.4%。东南属赣中南山地丘陵地貌,西与九岭山脉相接,全境山、丘、岗、平原相间,其中岗地低丘占34.4%,水面占29.8%,平原占35.8%。
南昌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以非金属建材矿为主,有花岗岩、石英石、石灰石、陶瓷土、河沙等近30种。全市森林覆盖率为16.8%,主要树木有413种,常见树种为松、杉、樟等,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水杉和誉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也有零星分布。野生动物有480多种,其中国家级保护鸟类20余种,珍稀鸟类12种。境内江河湖塘星罗棋布,以鄱阳湖为中心散布着军山湖、金溪湖、青岗湖、瑶湖等大小数百个湖泊。市区东北有艾溪湖、青山湖和贤士湖,城区内有东、西、南、北四个风景湖。水利资源总量为7.27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有2.45万千瓦。
南昌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冰冻期短。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冬冷夏热,秋爽春寒;春夏多雨,秋冬干燥。平均气温悬殊,春季17.5℃,夏季28.2℃,秋季20.9℃,冬季6.3℃,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全市总人口415.84万,人口密度为562人/平方公里。现有38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9%以上。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各地,以回族人口为多。全市港、澳、台胞、海外侨胞、外籍华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定居港澳台人员外,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的居住人数较多。
南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建城2200年以来,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人文荟萃,商贾络绎,楼台相望,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使她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以“英雄城”驰名天下,彪炳史册。古老的名胜交融于奇妙的自然风光之中,秀丽的山水装点着江南文化古城的独特风貌,构成南昌特有的旅游资源。东有京东、瑶湖水上娱乐区,南有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文化游览区,西有梅岭、梦山度假、宗教旅游区,北有鄱阳湖、南矶山、象山候鸟观赏区。名列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耸立在赣江之滨,再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观。有“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和位于伏虎山绝壁飞瀑间的洪崖丹井、享有“小庐山”之誉的梅岭及古柏苍翠的西山万寿宫、绳金塔等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百花洲、苏圃、苏堤等有中国园林之美,又具水陆花木之胜;水上观音亭、孺子亭、佑民寺等更是名声鹊起,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
南昌工业门类齐全,形成了机电、轻纺、化工、医药等30多个行业、150多个种类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洪都航空集团、江铃汽车集团、江西纸业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和江西五十铃汽车、全顺汽车、齐洛瓦冰柜、草珊瑚牙膏、洪都摩托等一批拳头产品,国家级的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南昌昌北开放开发区已经成为南昌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农业特色明显,基本建成了优质大米、优质油料、芝麻、花生、马蹄、荞头、优质果品、瘦肉型猪、禽蛋、特种水产等“十大”产业基地,特别是粮食产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最多,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以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发达,拥有4万多个商业批发、零售网点,并拥有洪城大市场、万寿宫商城、南昌农贸大市场等大型综合性批发市场,特别是洪城大市场,作为国家级中心批发市场,日销售额一千五百多万元人民币,在全国享有盛名。
南昌同世界各地的交往与合作日益密切,先后与日本高松市、日本青森县东北町、墨西哥托卢卡市、芬兰瓦·托市结为友好城市,同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及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1992年,国务院批准南昌市为内陆重点开放城市,享受同沿海特区同等的优惠政策,国内外、省内外经济市场全面拓展,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南昌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基础设施齐全,交通发达便捷。昌北、京东新区初具雏形,“一江南岸”格局开始形成。城市交通立交化,城市绿化率33.1%,气化率25.5%,日供水量103万吨。昌北乐化民用机场按国际一流水平建设。浙赣、皖赣、向九、向乐等铁路穿城而过,尤其是京九铁路纵贯全城并与浙赣线交汇,成为内地连接港澳和西部地区连接东部沿海的大通道,形成其承东启西的大区位优势。105、320、316三条国道交汇南昌、直贯邻省与全国联网。全国最长的双层立体分流两用桥——南昌大桥、新八一大桥、新火车站和老福山、坛子口、银三角立交桥的竣工,极大地改善了交通环境,构建南昌城区与外环公路交通网络。水路经赣江入长江出东海。空运有直达北京、上海、香港、昆明等地的始发航线和中转航线34条,民航运输年起飞9330架次。京九铁路、浙赣复线、国际性现代化昌北乐化机场的通车、通航,使南昌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 旅游城市/著名城镇   九江市 ☛

南昌市

位于江西省北部,赣江下游,向九铁路线上。地处鄱阳湖平原,地势平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1926年设市,现为省会和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面积568平方公里,人口为129万。工业有钢铁、电子、机械、化学、造纸、纺织、食品等。市内建有“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名胜有百花洲、滕王阁等。

南昌市

南昌市

位于江西省北部,赣江下游。汉豫章郡治,隋为洪州治,五代南唐及明、清为南昌府治。1926年设市。江西省省会,直辖市。辖新建、南昌、进贤、安义4县和东湖、西湖、青云谱、湾里、郊区5个区,面积7402平方公里,人口380万(市区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138万)。为江西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1927年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既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英雄城”。已建立冶金、电力、机械、汽车、纺织、化工、电子、仪表、食品等工业。轻纺、化工、机械、医药产品及玉雕、牙雕等工艺品远销海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昌北开放开发区面积8.9平方公里,既是高起点的现代经济区,又是高新技术开发区。进区企业已超过200家,计划发展成为30万人口的新城区。南昌市城区是综合运输枢纽。向塘至降江铁路与浙赣铁路交会;新建京九铁路穿过市区。105、316、320三条国道交汇,公路四通八达。水路经赣江与腹地相通,经鄱阳湖可连接长江沿岸各港。民航可直通国内各大城市。乐化正兴建大型机场。除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纪念塔外,名胜古迹还有百花洲、青云谱、孺子亭、绳金塔、西山万寿宫和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等。

☚ 吉首市   景德镇市 ☛
000012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