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 敲诈敲(敲搕;敲磕;敲榨) 搕诈 扎诈 椎斫 勒索敲诈:索诈 勒索敲诈钱财:訾笮 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要财物:敲竹杠 敲钉锤 勒索、敲榨没有满足的时候:诛求无厌 诛求无度 诛求无时 诛求不己 诛求不辍 诛求无己 诛求无艺 邀取无艺 (仗势或用威胁、欺骗手段索取财物:敲诈) ☚ 勒索 讹诈 ☛ 诛求无度zhū qiú wú dù勒索榨取没有限度。也作“诛求无艺”。 诛求无度zhūqiú-wúdù〔主谓〕 诛求,责求、勒索;度,限度。敛取钱财等没有限度。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平居之遇官长,虽甚谨畏,适有贪残之吏,头会箕敛,~,则亦起而为变,及其就死,亦甘之如饴矣。” ※ 度,不读作duó。 △ 贬义。多用于描写贪婪。 【近义】诛求无厌 诛求无已 赏罚不信;诛求无度 赏罚不信;诛求无度shǎng fá bù xìn;zhū qiú wú dù【上】信:信用。奖赏与惩罚到时不能兑现,失信于民。《韩非子·初见秦》:“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也。” 【下】诛求:勒索。勒索、榨取钱财没有限度。 ◆也作“诛求无已”“诛求无厌”。唐浩明《曾国藩》:“洋人本性贪劣,诛求无度,这点你心里要清楚。” 【综】统治者赏功罚罪没有章法,失信于民;勒索钱财没有限度,为所欲为。 【例】秦代赋役繁重,刑罚严酷,赏罚不信,诛求无度,终于引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罄山采木;竭泽求鱼 违条舞法;枉墨矫绳 ☛ 00001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