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学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学会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湖南的重要政治团体。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2月由谭嗣同、唐才常等在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下发起,成立于长沙。意在以湖南为先,联合南部诸省志士“相与讲爱国之理,求救亡之法”,“开浚知识,恢张能力,拓充公益”。会章规定,在省城设总会,各府厅州县设分会。讨论地方重大兴革,提出方案,供省政当局参考,有寓地方议会于学会之意。每期举行演讲,由谭嗣同、黄遵宪、皮锡瑞、邹代钧分别主讲天文、政教、学术和舆地。每次听讲者达千数百人。该会曾与顽固派展开激烈斗争,戊戌政变后被取缔。 南学会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在湖南讲求新学,宣传变法的团体。由谭嗣同、唐才常等发起,1898年2月在长沙成立。曾与守旧派展开激烈斗争。在戊戌政变中被取缔。 南学会 南学会由维新派急进分子谭嗣同、唐才常等发起的南学会,于1898年1月在长沙正式成立,总会设于巡抚部院孝廉堂,各府厅州县设分会,每州县须有会友(会员)3~10人,包括官、绅、士、庶各界人士,分议事会友、讲论会友、通讯会友3种。时德国侵占胶州湾,民族危机严重,湖南维新派欲先从湖南发动,联合南方各省士,“专以开浚知识,恢张能力,拓充公益为主义”,讲爱国之理,求救亡之法,并商讨地方重大应兴应革事宜,提出方案,供省政当局采纳,具有地方议会之性质及规模。该会每月讲论4次,分别由黄遵宪、谭嗣同、皮锡瑞、邹代钧主讲政教、天文、学术、舆地。开讲时,巡抚陈宝箴亲率地方官吏参加,以示倡导。听众踊跃,每次到者千数百人。该会曾与守旧派开展激烈斗争,后在戊戌政变中遭破坏。 ☚ 参议机构 湖南省咨议局 ☛ 南学会 南学会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湖南建立的重要政治团体。1897年 (光绪二十三年)冬在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的支持下,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长沙筹备。1898年2月21日,南学会正式成立,推皮锡瑞为会长,谭嗣同主会务。各县设立分会,会员千余人。该会以 “讲爱国之理,求救亡之法”为宗旨。它是讨论地方重大兴革,提出具体方案,供省政当局采纳的组织。有地方议会的性质与规模。其主要活动方式是讲演,制订学规。会员每七天集会一次。由黄遵宪主讲政教,谭嗣同主讲天文,皮锡瑞主讲学术。开讲时,陈宝箴亲率地方官参加,以示倡导。南学会的成立促进了湖南新政的推行和各地学会的成立。后在戊戌政变中被破坏。 ☚ 粤湘举人上书都察院 湖南不缠足会 ☛ 南学会 南学会清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在湖南的政治团体,主要从事舆论活动。由谭嗣同、唐才常、皮锡瑞等在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下,于1898年2月21日在长沙正式成立。该会“专以开浚知识,恢张能力,拓充公益为宗旨”,并讨论地方重大兴革事宜,提出具体方案,供省政当局采纳。长沙设总会,各府,厅、州、县设分会。主要活动方式是讲演。以“讲爱国之理,求救亡之法”为主题。南学会还与守旧派展开激烈斗争,推动了湖南的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南学会被裁撤。 ☚ 参事室 政事堂制度 ☛ 南学会清末湖南维新派创建的政治团体。由谭嗣同、唐才常等发起,于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初一日(1898年2月21日)在长沙成立。谭嗣同、皮锡瑞任学长。旨在“思保湖南之独立”,“激发保教爱国之热心”。主要活动方式是集会讲演;又对湖南地方一切规制之重大兴革,时加讨论,提出方案,供政府参考,故又是个讲求地方自治的政治组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