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山地震带西起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东至新疆库鲁克塔格,长约2500千米,宽100—325千米。涉及天山造山带南部,为加里东与华力西褶皱带。乌恰深断裂、柯坪断裂、普昌断裂及却勒塔格断裂是带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构造。这些构造多为北倾逆断层,多呈近东西走向,自北向南依次向塔吉克盆地与塔里木盆地推覆。该带在新疆境内自1600—1999年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1次,7.0—7.9级地震3次,6.0—6.9级地震37次。是新疆地震区中最活动的地震带,属浅源地震。带内最大地震为1902年8月22日阿图什8.25级地震。本带地震集中分布于柯坪断块隆起与塔里木盆地拗陷交接地段及塔里木盆地拗陷向北突出部位。该带地震活动期为100年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