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南台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南台寺

南台寺

位于衡山瑞应峰下,福严寺南下方约一公里。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海印和尚创建。寺左崖壁刻“南台寺”,字径0.7米,旁刻“梁天监年建”“沙门海印”两直行小字。唐天宝二年(743),高僧希迁(700—790)结庵于寺东大石上,时人称“石头和尚”,于此著《草庵歌》《参同契》各一篇。其弟子后创立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派,法嗣遍天下,故此寺有“天下法源”之称。南宋时,曹洞宗传法日本,日本佛教曹洞宗视南台寺为祖庭。现存南台寺为淡云和尚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三十二年重建。重建第二年(1907),自称为石头(希迁)第四十二代法孙的日本高僧梅晓送来日本藏经六部,当时王闿运撰刻了《日本僧赠南台寺藏经记》碑文。此藏经与碑刻均毁于“文革”。现存殿宇前三进为山门、弥陀殿、大雄宝殿,第四进为法堂、祖堂、云水堂。寺内文物除梁朝石刻外,还有宋人石曼卿写“释迦文佛”石刻及希迁和尚墓塔“见相塔”。

☚ 福严寺   邺侯书院 ☛
南台寺

南台寺

位于南岳瑞应峰下,陈废帝光大元年(567) 沙门海印创建。唐代禅宗法嗣石头希迁道场,亦为禅宗祖庭。宋时建筑宏伟。明时一度荒芜,至明孝宗弘治年间 (1488~1505) 苦行僧无碍以“坐木榻,啖野菜,不尚食者七年”的决志,获邑人支持,南台寺得以修复。清乾隆嘉庆年间一度废置。光绪初年,经妙见、淡云苦心募化修建,又具丛林规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住有僧众20余人从事农业生产。十年动乱时为南岳林场占用,拨乱反正后交还佛教。1984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八十年代末,经南岳佛协多方筹措,主殿已维修加固,新建了藏经殿、祖堂、方丈室,部分结构落架翻修,再现了禅宗道场风貌。寺附近有石头希迁墓塔。方丈宝昙法师,38名比丘住寺。

☚ 福严寺   上封寺 ☛

南台寺

南台寺

距福严寺约1.5公里,为南朝梁代天监年间 (502~519) 海印禅师所建,寺侧尚有海印所书“南台寺”三字石刻。是南岳最古老的佛教传流之所,因而有“天下法源”之称。唐天宝二年(742),佛教禅宗八祖无际禅师石头希迁来南岳,以石状如台,结庵其上,南台寺遂成为佛教青原系道场。后青原系派生出曹洞宗,故南台寺便为曹洞宗的法门丛林。日本僧人道元曾来中国求法,受戒于曹洞宗第十三代法孙如静。这支宗派后在日本繁衍,成为日本佛教一大宗派,以此日本曹洞宗视南台寺为祖庭,尊石头希迁为祖师。至今,日本曹洞宗还很重视希迁的《草庵歌参同契》。南台寺初建后,因年久失修全部倒塌。清光绪年间 (1875~1908)淡云、妙见师徒募捐重修,陆续兴建佛殿、关帝殿、禅堂、斋堂等。面貌焕然一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日本佛教徒、石头希迁第四十二代孙梅晴和尚率日本僧人护送铁眼板《藏经》一部,绸面精装,共500卷,放于南台寺藏经殿。清代著名经学大师王壬来曾写成《日本送藏经缘起碑》,详细记载了赠经经过,为中日文化交流留下珍贵史料。据旧志载,南台寺内原有贝叶佛像32张,现已不存。此外,寺内还有一石像,重数百斤,人呼“飞来罗汉”,相传为宋代芭蕉和尚庵的谷泉和尚独个肩负来的。

☚ 福严寺   望日台 ☛
南台寺

南台寺

位于南岳瑞应峰下。梁天监年间 (502—519)沙门海印创建。唐代禅宗南宗青原系僧人希迁(700—790)开法于此,大阐宗风,成为禅宗祖庭,影响及于海内外。希迁曾于寺东大石上结庵而居,著《参同契》一文传世。该寺修建后,历经兴废,直到宋孝宗乾道元年 (1165)才重新修缮,张栻有《题南寺》五律一首。明初,寺又沦为荒址。明孝宗弘治年间,苦行僧无碍禅师重建。清初,寺复荒废。乾隆、嘉庆年间,寺僧于南岳大庙之西廊建“老南台寺”,原寺遂废。至清末,淡云、妙见师徒于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募捐重建南台寺,历时四年完成。寺院山门偏西而立,中轴线上为关圣殿、大雄宝殿、方丈室,东西各有厢房。光绪年间 (1904) 日僧梅晓(六休)来湘礼祖,赠送铁眼版《大藏经》全部。民国年间,寺内办有南岳佛学研究社。“文革” 中为林场职工住宿。1985年2月退还僧人管理,恢复丛林制度,修复一新。被列为汉族地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1987年重建观音殿、药师殿,兴建48米高的9级浮屠金刚舍利塔,1992年举行首次传戒法会,为1200名弟子授戒。1996年在长沙举行石头希迁与曹洞禅学术研讨会。1999年秋再次举办传戒法会,有600多次弟子受三坛大戒。(参见“旅游文化·南台寺” 条)

☚ 福严寺   上封寺 ☛

南台寺

南台寺

位于衡山风景名胜区南岳镇白龙村东,居瑞应峰麓。南岳六大佛教丛林之一。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朝梁天监年间海印和尚创建。据传海印常在寺后左南山岩壁一如台的大石上坐禅念经,故寺名 “南台”。唐天宝二年(743),僧人希迁(又名石头和尚)住持此寺,该寺即为佛教禅宗青原系道场。希迁的法嗣开创了青原系下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广布天下,流传海内外,三派弟子均视其为祖庭,尊希迁为祖师,故南台寺又有“天下法源”之称。后曹洞宗形成南宗禅,成为中国佛教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主流。南宋时,曹洞宗和南岳系临济宗传到日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日本曹洞宗法脉高僧梅晓 (六休上人) 曾来南岳虔祖拜塔,五年后 (1907)率佛徒数十人亲自护送《铁眼版大藏经》到南台寺,举行隆重的赠经仪式,成为一时盛事。以后日本佛教徒不时派出代表团来此礼祖,是为中日友好往来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南宋乾道元年 (1165) 重修。明初寺院荒废。弘治年间重建。清初寺院又废圮。现存寺宇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 重修。占地面积9226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四进,由山门、关帝殿、大雄宝殿、方丈室等建筑组成,左右两侧为斋堂、禅堂、祖堂、香积厨等。山门挂“古南台寺” 匾额。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构架,小青瓦硬山顶。前后出廊。寺外古木参天,修竹繁茂,绿荫蔽日,风景秀丽。周围石壁上有崖刻5处,其中有海印书丹“南台寺”、明夏良书丹的诗文和清光绪年间保护山林的禁令等。寺院有小路直通南岳古镇,沿途有天生磴、金牛石、望岳山庄等景观。

☚ 福严寺   希迁墓 ☛
000149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