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通航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南北航运中断。国民党统治区航业局限于上海、台湾、广州一线。由于南北物资不能交流,上海工业减产停工,工业品运输范围越来越小。沪宁煤荒严重,影响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一月初,轮船业同业公会联合向国共双方吁请。“以面粉30万袋北运,交换煤炭10万吨来沪”,国民党行政院批复同意。中国共产党也复电表示欢迎。在各方推动下,二月十二日第一艘南北通航的“大上海”号载面粉1万袋,邮件4666包离沪直驶秦皇岛。以后“唐山”、“南强”、“华胜”、“裕东”、“永兴”、“太平”、“台安”、“福祥”、“华利”、“新康”等轮也加入上海秦皇岛航线。截至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前夕止,秦皇岛先后接卸面粉299,973袋,装出开滦煤炭11万多吨(其中装往上海91932吨,香港2000吨)同时为南北两地人民传递数以万件的邮袋。以后由于国共谈判破裂,秦皇岛与上海的南北通航便告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