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宗论Nanbeizonglun
明代画家董其昌提出的关于划分山水画家为南北两个派别的理论。董其昌在《容台别集·画旨》中说:“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斯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伯骕,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他以佛家禅宗分为南北为喻、推及到绘画史的发展,按绘画的创作方法和画家的身份,将唐以后的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二宗,水墨渲淡的文人画家列为南宗,将以青绿勾填的职业画家列为北宗。“南北宗论”,尚率真,轻功力,崇士气,斥画工,重笔墨,轻丘壑,尊变化,黜刻画。他这种崇“南”贬“北”的理论虽然有其片面性和不符合史实之处,但对绘画从风格上进行区别和研究的美学观念,对后世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